比亞迪、寧德時代再出手,動力電池&車企開啓聯盟模式

比亞迪、寧德時代再出手,動力電池&車企開啟聯盟模式

近日,動力電池行業又有大動作!比亞迪和長安汽車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聯合投資50億元人民幣成立以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合資公司。雙方將共同在動力電池與整車的匹配、動力電池的產業應用等方面做出積極的探索,聯手打造全球領先的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化平臺。

比亞迪與長安汽車“聯姻”,雙方將通過股權關係和資本紐帶建立起全方位的戰略合作關係,也標誌著比亞迪在動力電池對外開放業務上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比亞迪還將積極引入更多國內外主機企業,通過設立合資公司、引入戰略投資在內的一系列戰略舉措,加快動力電池業務發展。

電池中國網瞭解到,比亞迪在第307批和309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分別為東風汽車、成都客車、山東泰開汽車和北京華林特裝車等多家車企的專用車及客車配套動力電池。據瞭解,除了與長安聯手,比亞迪還與長城、北汽、廣汽等主機廠達成了動力電池方面的合作,而且包括車和家、零跑汽車在內的多家新造車勢力都有意與比亞迪就電池業務展開合作。

無獨有偶。就在比亞迪攜手長安汽車的前一天,寧德時代與東風汽車合資成立東風時代(武漢)電池系統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由寧德時代和東風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各持股50%。該公司將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

寧德時代結親東風汽車,將會拓寬雙方在各自領域的市場份額,對寧德時代而言,可以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在動力電池領域的龍頭地位。除了東風汽車,在國內寧德時代已經和上汽、北汽、吉利、長安、宇通等主流車企達成合作;同時,寧德時代也與寶馬、大眾、捷豹路虎、戴姆勒、日產等跨國企業簽約。此外,蔚來、威馬等造車新勢力也宣佈,將使用寧德時代的電池。

電池中國網瞭解到,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電池產能逐漸放量增長,目前國內電池企業規劃的產能已經大大超過同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量。基於整合產業鏈、實現優勢互補、消化過剩產能等目的,動力電池企業與新能源車企深度合作的案例並不在少數。

除了比亞迪和寧德時代,還有多家國內主流動力電池企業與汽車企業達成戰略合作。2015年年初,欣旺達與奇瑞汽車約定共同投資設立蕪湖奇達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從事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電池模組、電源管理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2015年9月,波士頓電池和陸地方舟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就新能源物流車相關事宜進行合作,併為其新能源中巴車和乘用車研發動力電池系統;2015年年底,國軒高科與北汽新能源結成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就共同建立海外研發平臺、合資建設電池廠等項目達成協議;2016年,銀隆新能源與中車時代簽訂協議,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2017年,駱駝股份與唐駿汽車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8年年初,天津力神與東風實業簽署協議,雙方將共同出資組建東風力神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

總體而言,目前國內電池企業與汽車企業的合作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單純考慮價格因素和供貨的戰略合作,為穩定雙方的合作關係,汽車企業通常會給予電池企業某種程度上的優先配套權;第二類是針對產品研發、市場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多維度考量而形成的深度綁定合作;第三類是建立在資本、股權基礎上的融入式合作,在共同利益的驅動下,此類關係更加紮實穩固。

電池中國網注意到,電池企業和汽車企業的戰略合作並不只是發生在中國企業之間。早在2013年,三星SDI就與大眾汽車集團簽署協議,將為後者的電動車提供鋰離子充電電池;此外,三星SDI還與寶馬集團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特斯拉與松下共同建立超級電池廠的事情人盡皆知,一方面,松下的電池銷量有了保障;另一方面,特斯拉生產的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擁有了最有力度的品質保證。而LG與通用的合作被認為是通用在電池領域與特斯拉的競爭戰略。2016年推出的雪佛蘭Bolt的大部分零部件全部由LG提供,因而幾乎被稱為“LG Car”。

電池中國網認為,伴隨著國家補貼退坡以及“雙積分”的政策壓力,在國內動力電池產能過剩、電池成本增加、消費市場不斷變化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電池企業和汽車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在合作模式上也將呈現多樣化趨勢,未來也將成為新能源行業發展新的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