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建筑会说话不吹不捧,奇迹之塔,应县木塔

谨以此后的一系列文章致敬梁思成先生,林徽因先生。

笔者执着于边缘文化的探寻,对于古代建筑营造之文化也只有特别少的涉猎,希望大家和我互相关注,定不食言。

这几篇我打算跟着两位先生走过的这些建筑轨迹给大家讲讲故事。

如果建筑能说话的话,我这一次给大家找到的便是这应县木塔又名释迦塔。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不吹不捧,奇迹之塔,应县木塔

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有暗层,实为九层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不吹不捧,奇迹之塔,应县木塔

夜晚的应县木塔如有佛光,传说有夜明珠在塔身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不吹不捧,奇迹之塔,应县木塔

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不吹不捧,奇迹之塔,应县木塔

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

如果说什么是建筑奇迹的话,应县木塔绝对榜上有名,历经千年,木制结构不腐不毁,避火避水,明武宗朱厚照曾题四字“天下奇观”看完它的经历之后就觉得太实至名归了。

释迦塔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成,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给予南侵的鞑靼、瓦剌部以有力回击。回京途中,驻跸应州。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工"四字。此匾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重装。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鞑靼小王子犯阳和(山西阳高),掠应州。明总兵王勋迎战,被困于应州。明武宗率师援应。十月,两军在应州血战六天,小王子败退。这次决战,给鞑靼一定的打击,从此,边境安宁了几年。第二年七月,为了庆祝应州之捷,明武宗二次来应州,登塔宴赏功臣,书写了"天下奇观"四字赞美木塔。

1926年,冯玉祥军队向山西发展,遭盘踞于此的阎锡山的死命抗拒,冯阎大战在山西爆发。此次战争,木塔共中弹二百余发,大受创伤。1948年解放应县时,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以木塔为制高点设立了机枪阵地,木塔被12发炮弹击中。

还有这千年地震,洪水,火灾,木质结构的应县木塔,至今屹立不倒...

这样的神迹面前,我将其他的故事就太看不起这应县木塔了...

这样古老的塔传说一定很有趣:传说此塔为鲁班所建,鲁班大神当年初悟鲁班书,正是他的技术集大成之时。鲁班的妹妹与哥哥赛手艺,妹妹说在一夜里能做十二双绣花鞋,哥哥鲁班要是能在一夜之间盖起一座十二层的木塔就算哥哥的手艺高。结果,鲁班真的修成了十二层的木塔,只是修完之后土地爷承受不住,塔直往地下陷,鲁班便举手一推,将塔分成两截,上半部被他一掌拍到了今天的内蒙古一带,留下的五层慢慢地钻出地面,就成了如今的释迦塔。

玉皇大帝为了保护鲁班的劳动成果,使木塔与岁月并存,便派火神爷和龙王爷分别送来了避火珠和避水珠。自此,木塔便可自行防火、防水,洪水到了塔前便会绕过木塔向四面八方流去。后来佛祖觉得人家都表示了,纪念咱的也该表示表示,于是扔了一颗夜明珠下去,此后释迦塔夜晚如佛光普照。因为有了避火珠,木塔从没遭过雷击,即使在战争年代,炮弹打在塔身上燃起大火也会在瞬间熄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