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办法判断口若悬的面试者,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

各位HR宝宝们:

以下的坑,你有没有踩过!

候选人面试的时候,口若悬河,思维敏捷,试用期却“高开低走”

候选人在面试中给人感觉一般,结果入职后,却像股票一样“低开高走”

所以说HR招人难,找到合适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更难。今天百灵鸟团建君就跟大家分享四大办法判断口若悬的面试者,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

四大办法判断口若悬的面试者,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

方法一 :细节追问法

比如对方的学历,经历,业绩,离职原因,家庭情况等。用5W2H的方式,具体实施要点就是紧追不舍,不要给候选人太多思考的时间!

方法二:颠倒顺序法

故意打断提问的顺序,不按照正常的问问题的套路。比如发问的顺序可以不按照传统结构化面试的顺序按部就班的去问,不一定每个人来了都先做自我介绍,可以直接切入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打乱对方精心设计的面试顺序,让其按照面试官的节奏来。

四大办法判断口若悬的面试者,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

方法三:间断重复法

对于拿不准的信息,或者关键要素的信息,面试官需要在不同时间段设计出一连串的换汤不换药的问题去间断重复提问,作为互相验证。一般来讲,判断一个人的某个点是否精准,至少需要3次验证,才会避免误判。此处告诫各位面试官们千万不要迷恋所谓的第一印象,或者过分迷信九型人格,血型,星座,籍贯之类的工具。面试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终只能去相信行为表现和现象背后的逻辑分析,切忌仅凭第一印象或者工具,或者某一个点就把候选人判“死刑”了。

方法四:快速插话法

实际就是突然打断并且转换话题,打乱对方的表达节奏。为了彻底打乱节奏,避免对方造假,面试官总是在候选人谈的最HIGH的时候,突然出击!这样不定期的几次操作以后,候选人就比较难流畅的造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四大办法判断口若悬的面试者,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

PS小技巧:

许多时候,当候选人在滔滔不绝之际,优秀的面试官早已从对方的回答中捕捉到了自己想要验证的关键信息,但为了迷惑候选人,面试官表面看起来在听候选人描述,实际却是在拿着简历,或盯着候选人的时候,内心在思考下一个需要验证的关键信息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