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姐姐凑钱23万给弟弟买房娶媳妇 我们真的不一样

11个姐姐凑钱23万给弟弟买房娶媳妇 我们真的不一样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请无论性别,无条件呵护幼小的他和她。

因为这种思想,父母害死了自己的孩子来自有书亲子共读

看到一则热点新闻,“山西22岁男子高浩珍结婚,11个姐姐凑23万帮他买房”。

虽然新闻的主流评论是“有一个宠溺你的姐姐,是什么体验?”但我却默默心疼那位背后的母亲,忍受12次10级疼痛,闯12次鬼门关,才得来一个儿子……

可怕的是,有着如此生子执念的父母并不在少数。

11个姐姐凑钱23万给弟弟买房娶媳妇 我们真的不一样

闺蜜的姐姐昨天刚熬出月子。

今年38岁高龄的她,已有一个女儿,但随着二胎放开,婆家和老公天天催生二胎,让“拼”个儿子。闺蜜姐姐明知自己怀孕易患“妊娠高血压”,但却冒着生命危险,坚持生二胎。

果然胎儿7个多月时,妊娠高血压如期而来。由于血压太高,血管随时面临爆裂,只好提前剖腹,孩子放在营养箱。

看着憔悴的姐姐,闺蜜特别心疼,但她姐姐却在庆幸:因为终于生了个儿子,以后可以不用再生了……

这就是重男轻女思想深入骨髓的普通家庭的典型实例。可这样的例子却屡见不鲜。

11个姐姐凑钱23万给弟弟买房娶媳妇 我们真的不一样

在网上随意搜索,就能看到很多母亲居然冒着生命危险连续几年不间歇剖腹三次、四次、五次,就为生儿子。

既然是这么辛苦“拼来”的儿子,当然就成为了家庭的中心;而出生在这些家庭中的女孩,往往就成为了家中“独子”的陪衬,甚至承担着帮扶家中“独苗”的重任。

比如,文中开头新闻中高浩珍家的画风是这样的:

“父母务农,姐姐们大多七八岁下地干活,小弟弟却鲜少吃苦;父母体弱多病,基本上是姐姐们照顾;弟弟结婚没钱,彩礼、办婚房、酒席等也全靠姐姐们帮衬;儿子买婚房的23万花销,全是11个姐姐凑的……”

报道里说,由于一直生女儿不生儿子,这家人被政府罚了不少款,但是妻子没有结扎,直到生出儿子后才不生了。

姐姐帮扶着弟弟,看似手足情深高,一片安乐祥和。但全国却不知有多少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女孩,因为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11个姐姐凑钱23万给弟弟买房娶媳妇 我们真的不一样

前段时间有则热点新闻,讲的是,有个准新娘刚拍完婚纱,却在婚礼前一天晚上,累死了。

女孩累死的原因是工作太拼了。因为家境差,她不仅要自己努力筹备嫁妆,还要每月供养父母、弟弟。父母甚至放话:哪怕女孩出嫁后,也要帮弟弟。

女孩死前是年薪超20万的经理,也算是小有成就了。但就是这样一位年轻能干的女孩,压力却大到深夜猝死。而来自父母强加的压力也许就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婚礼变葬礼,真是令人唏嘘。

在这些可怕的家庭里,父母根本称不上爱女儿,他们养女儿是有条件的。他们认为女儿长大后,理应回报自己:让女儿在出嫁之前,赶紧多挣点钱给自己养老,帮自己养儿子。

不然自己那么多年的付出白搭了,白养了个女儿送给婆家,所以要趁早连本带利讨回来。

令人遗憾的是,现今,虽然男女平等的言论铺天盖地,但事实上,重女轻女的思想在全国依然盛行。

而这一情况有多么严重?从一些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我国男女人口性别比是118.06,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孩,就有118个男孩出生。

全国人口普查报告图显示,华南大部分地区性别比居然高于120。

这说明国内还存在数量庞大的重男轻女家庭。

11个姐姐凑钱23万给弟弟买房娶媳妇 我们真的不一样

可以想象,在这些家庭中,有多少女孩可能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家庭关爱方面受到忽略,而且极可能沦为帮扶父母兄弟的工具,被迫牺牲自己的幸福。

我就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严重的地区,小时候目睹身边邻居姐姐们,为帮家里减轻负担,十几岁就辍学挣钱帮兄弟盖房子、娶媳妇,耽误或放弃自己的爱情、青春和幸福的,比比皆是。

但是另外一个常见现象就是,大多数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男孩,由于独受尊宠,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以及软弱、依赖的性格。

到最后能力不足,他们连娶妻生子都要依靠父母,别说指望他养老,能不啃老就不错了;最后,他的姐妹甚至比他承担更多的养老责任。《欢乐颂》中,樊胜美式的悲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实,重男轻女的家庭,最后多半靠的是女儿。

11个姐姐凑钱23万给弟弟买房娶媳妇 我们真的不一样

那么,反过来,在重男轻女家庭中长大的男孩,看似占尽天时地利,享受着父母“接近满分”的关注和宠溺,他们内心理应觉得十分幸福了吧?未必。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转发过一篇题为 《一个男人的眼泪》的博文,一名博友在该文中控诉自己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所遭受的尴尬和痛苦。

该博友透露,自己有好几个姐姐,作为男孩,自己从小吃穿用度各方面受优待,刚毕业父母就帮他在城里买了房。

但在婚恋方面,他总是受到父母以各种爱之名关涉,比如女友被嫌弃家境差、不够独立、不好生养、八字克夫……

最后博友连“吹”了好几个女友,三十多岁的大龄青年,还在为自由婚恋的事苦闷彷徨。最后只能哀求父母,让自己好好谈个恋爱。但懦弱易妥协的他,最终不会决然反抗父母,争取自主婚恋。

但愿最后,该博友不至于因为父母的横加干涉,一生都无法找到伴侣,从而孤独终老,或遁入空门吧。

那么,那些同是家有儿女却又能正确开启培养方式的家庭,画风又是怎么样的呢?

11个姐姐凑钱23万给弟弟买房娶媳妇 我们真的不一样

同事LINDA家有一对孪生姐姐和一个弟弟。她说,她的目标就是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坚强、独立、有绅士风度的男子汉。所以,在她家,她女儿经常被家中两位男士和妈妈宠成小公主。

而她儿子小小年纪便懂得尊重女性,经常说要保护妈妈和姐姐,家务活也会抢在姐姐之前干。

可以想象,这样的家庭培养出的男孩子,长大后一定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子汉。家庭也更容易幸福。

同是家有儿女的“女儿奴”吴尊,则在《爸爸去哪儿》中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宠女模式”:仅仅因为女儿长大是要嫁人的,比起儿子,他会多疼、多爱女儿一些,从小就带着她一起睡,经常带着女儿上节目;

甚至一直想着为女儿将来的丈夫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还提出了十条“名震江湖”的《追女须知》……

11个姐姐凑钱23万给弟弟买房娶媳妇 我们真的不一样

所以,家有男孩女孩,正确的开启方式,不是全家人去宠溺、迁就男孩,而是从小就要让男孩养成坚强、独立、尊重爱护女性等好习惯。

这样培养出来的男孩,长大后,才会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一个爱护妻子的好丈夫,一个尊重父母长辈的好儿子。

11个姐姐凑钱23万给弟弟买房娶媳妇 我们真的不一样

虽然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养老制度的健全,中国大部分人已摒弃了“养儿防老”的过时观念。

但家有儿子,仍需正确培养,否则只能养出更多的“伪娘”、“啃老族”、败家子,到时只会让父母晚景更凄凉。

所以,若为人女儿,请保持思想独立,不要被父母以“孝顺”“手足之情”之名裹挟,盲目牺牲自己,来帮助家中所谓的独子,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帮助,也是对兄弟和父母的最大帮助。

若为人父母,家中儿女双全,本是人生幸事,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天使,请无论性别,无条件呵护幼小的他和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