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作以后的你越来越穷了?

前两天,一段时间没有联系的恬恬突然约我吃饭,匆匆赶过去,到了才发现,一桌五六个人,并不认识,暗自诧异,恬恬拉我入座,并举起了桌上的杯子,“今天请过来的呢,都是我心里真正看重的朋友,今天这顿呢,算是我们的散伙饭,以后大家到了六安,记得喊我招待啊,这里我待不下去了,就撤了。”

一顿饭吃的感慨横生,恬恬本就是豪爽的人,也藏不住什么情绪,几杯酒下肚,在那里吐起了苦水。

为什么工作以后的你越来越穷了?

作为家中的独女,从小万千宠爱于一身,大学毕业后拒绝父母的安排,留在大城市里,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可是,不管工资涨了多少,就是攒不下来钱,还得时不时靠父母接济。

本就自尊心超强的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中午吃饭都要跑到离公司好远的沙县小吃,日子过的紧巴巴的,而房东给她发消息说,她租住的一居室,以后每月房租涨500,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跟稻草,看看自己乱糟糟的生活,思考了一个晚上,决定离开这座城市。

恬恬人美工作能力强,每个月工资一万多,却在房东提出房租上涨500时毫无招架之力,最终不得不仓皇离开这座城市,让人唏嘘不已。

为什么工作以后的你越来越穷了?

一.为什么工作以后的你越来越穷了?

前一阵子,隐形贫困人口一词悄然走红,官方定义是:指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恬恬是,很多年轻人亦是。

《中国青年报》曾经发布过这样一个调查:28.4%的年轻人是月光族,45.4%的人工作两三年要靠父母经济资助,而他们中间很多人,其实都是“隐形贫困人口。”

打开各种APP,铺天盖地的广告,“你跳你的操,我买我的包,点燃心中的圣火,买全我要的色号。女生要让自己贵一点。”在这种信息轰炸下,给年轻人造成了一个思维定势,不管你挣多少钱,一定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买东西要买贵一点的。买了戴森吹风机,可以减少护发了,买了海蓝之谜的眼霜,可以减少去美容院了,见朋友肯定要敷一百多一张的“前男友面膜”,爱马仕的包包买来就是值的,都工作了还用什么小Ck啊。

光大银行、苏宁易购等各大品牌联合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趋势数据报告》显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年轻人办理信用卡的比率超过76%,且超前的信用消费已被大部分中高收入年轻人所接受。

蚂蚁花呗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指出,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即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花呗;而在购买手机时,76% 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

无数年轻人坚信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用花呗,信用卡透支,来维持光鲜体面的生活,却无暇让自己拥有同等增长速度的挣钱能力。

你挣钱的速度跟不上你的欲望,越工作,越穷。

为什么工作以后的你越来越穷了?

二.消费的速度慢一点,理性一点。

印第安人有一句俗语:别走的太快,等一等你的灵魂。

当无数年轻人致力于提升物质的丰富,囤积大量物品,我们并没有因此感到满足,反而目标越来越模糊,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买买买和精神的贫穷一旦联手,不可避免会让一些人掉进欲望的深渊,从而沦为物质的奴隶,丧失独立的自我。你可以观察下自己冲动购物下的物品使用频率,十双鞋子里可能只有几双是最常穿的。想花就花的关键在于量力而行,最重要的是学会掌控自己的欲望,因为欲望这种东西是满足不了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补偿心理,意思是在一个地方造成的心理损失感,就一定要在别的地方补回来。在如今的高压工作环境下,很多人觉得我工作这么辛苦了,一定要多买点奖赏自己。加了一个星期的班,那跑去商场买一个Coach,最近这么辛苦,去高档日料店里吃一顿,但是消费前考虑一下,你的创收能力能满足当前的消费水平吗?

无论在哪个年纪,理性消费都是非常重要的,当你年轻的时候,还可以依仗着父母,当你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孩子报补习班,你能说“不好意思,爸爸最近买了一双AJ吗?挤掉那些无谓的消费,把钱花在投资自己的身上。

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把钱消费在保值的投资,多提升自己,读书,健身,学习。乱花多了尚且会迷人眼,消费多了就只剩赤裸裸的穷了。

如果你不懂掌控自己的欲望,不会理财,过不多久可能就会成为显性贫困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