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在沪揭晓

2018年3月30日,第26届上海影评人奖在沪举行。近百名嘉宾出席了本届影评人奖的颁奖典礼。

第26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在沪揭晓

作为一个由专业和业余影评人相结合投票评选出的奖项,上海影评人奖传递出一个信息:在因资本而喧嚣沸腾的市场环境中,沉静的艺术追求与品质呈现依旧是好电影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由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孙甘露为评委会主席的第26届上海影评人奖评委会评选出“2017年度华语十佳影片”如下:

《一念无明》、《芳华》、《冈仁波齐》、《村戏》、《明月几时有》、《嘉年华》、《闪光少女》、《相爱相亲》、《大护法》、《战狼2》。

第26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在沪揭晓

郑大圣导演上台致辞

此外,上海影评人奖还评出了2017年度新人新作、新人导演、新人编剧、新人男演员、新人女演员和电影理论与评论贡献奖。

获奖名单

年度新人男演员奖

李鸿其(《缝纫机乐队》)

年度新人女演员奖

张慧娟(《村戏)》

年度新人编剧奖

《暴雪将至》编剧董越

年度新人导演奖

梅峰(《不成问题的问题》)

年度新人新作奖

《一念无明》

年度电影理论评论贡献奖

谢飞


第26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在沪揭晓

年度新人男演员奖

李鸿其(《缝纫机乐队》)

他以其精湛的演技诠释了电影《缝纫机乐队》中架子鼓手“炸药”一角。台词表达准确,角色塑造生动,表演节奏亦张弛有度,影片中演绎出的架子鼓技巧更是令人惊艳,整体表演透露着异于新人演员的沉稳自如。因此,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评委会特授予他最佳新人男演员奖。

第26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在沪揭晓

年度新人女演员奖

张慧娟(《村戏)》

张慧娟在电影《村戏》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农村少女的角色。她的表演,既还原生活,有着本色表演的质朴、自然、率真、可爱;在一个以男性角色为主的电影中,她的出现,为影片提供了少有的温暖和感动。为此特授予最佳新人女演员奖。

第26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在沪揭晓

年度新人编剧奖

《暴雪将至》编剧董越

在一个追凶破案的表象之下,呈现了某种不可捉摸的命运力量,剧作传递出上个世纪末中国内地城镇在体制变更下的特有纹理,以及人性在此呈现的幽暗深度。

第26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在沪揭晓

年度新人导演奖

梅峰(《不成问题的问题》)

以精雕细刻的手法,以寓言隐喻的形式,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国民性批判的力作,中国电影美学的佳作——《不成问题的问题》。他以介于黑白二者之间的“灰”,深化了人物,丰富了画质,也极其完美地渲染了主题。整部影片简洁而丰富,直接而复杂,中通而深刻。虽是处女之作,但已臻圆熟大气,尤显学院风范。

第26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在沪揭晓

年度新人新作奖

《一念无明》

几近完美的小人物和生活流,隐忍克制的大事件和小爆发,《一念无明》致敬了千疮百孔的人生,无法绕路的活着和爱。电影角色、叙事和节奏充分展示了一部新人新作的出手不凡。

第26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在沪揭晓

年度电影理论评论贡献奖

谢飞

他,曾经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为中国和世界观众贡献过《本命年》《香魂女》等杰出的电影作品;他,也曾作为中国最好的电影学院院长,为中国电影培养过一代代青年才俊;当他因年事渐高,放下导筒,却又拿起纸笔,继续为中国电影鼓与呼,他2012年对中国电影政策发出的恳切呼吁至今仍然引起电影人的深切共鸣,他近年来更通过豆瓣和微博为看过的每部电影认真的评分,虽然文字有限,却让影迷感动,让电影人致敬!

本次获奖的大多是国内近年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影人,但有趣的是,有两位著名电影艺术家以各自的新“身份”领取了新人奖项。

第26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在沪揭晓

这其中,谢飞是大陆“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的《本命年》《香魂女》等影作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的美誉度,如今,他开通了豆瓣和微博账号,为看过的每部电影评分,并做评论,成了一位“青年”网红影评人。

第26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在沪揭晓

而作为资深电影编剧的梅峰,去年初次试水导演,将老舍的小说拍成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也赢得了影迷的诸多好评。

第26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在沪揭晓

本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颁奖典礼由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主办,得到了各方机构、专家、媒体及志愿者的大力支持。

成立三十余载的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将继续秉着推动影评、促进创作、繁荣电影的宗旨,传播电影文化,开展电影教育与公益活动,促进电影创作、评论、放映、评奖的良性互动、共生共长。

期待来年再相聚!

第26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在沪揭晓

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

公号:藤井树观影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