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生因不適應天天哭還要退學,醫生說這種病多是父母嬌生慣養造成的,你怎麼看?

向日葵之語


適應障礙指的是當生活明顯發生改變後,會產生短期痛苦及情緒方面的障礙。這些改變包括喪期、換工作、移民、難民、慢性疾病、經濟困難、新生兒、退休等,既包括正面事件也包括負面事件。常見的表現有出現抑鬱的心境,會感到對當前的生活難以應付。比如剛入大學的新生因為不能適應覺得自己無法畢業了,但是隻要熬過了這段時期就好了。往往會伴隨相關的身體上的不舒服,如頭痛頭昏胃痛心慌等,甚至產生一些暴力行為,還有些產生退行的行為,如吃手指等。適應障礙一般是當生活改變後的1-3個月之內反應出來,反應出來後一般都能在1個月之內消失。如果沒有發生生活改變,那麼就不會產生適應障礙。適應障礙是蠻常見的現象,學生群體是高發群體,適應不了非常苦惱。因此,其實並不需要上綱上線,或者覺得是因為父母溺愛、沒出息等等,這就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且通常會在1個月內恢復,當然,這指的是正常情況下,如果在這期間,曉紅感受不到身邊人的支持,只有指責的話,可能會加劇症狀,重要他人的支持很重要,比如父母、室友和輔導員。因此,這段時間如果有必要的話父母可以去一趟學生陪曉紅過幾天,室友則邀請曉紅一起上學、吃飯,而輔導員則可以鼓勵曉紅參加一些集體活動,等曉紅慢慢感覺到大學裡的好,自然也就會慢慢恢復了。當然,也可以選擇心理治療,通常採用cbt療法比較有效。


希樸羊


揚州女孩小紅去年6月份參加高考,由於高考成績不理想,再加上父母希望藉此機會鍛鍊一下她的獨立生活能力。所以為他報考了一所遠在四川的大學。

在讀大學之前,小紅在家除了學習其他事情一概不用管。家人也知道她從小嬌生慣養慣了,所以想趁大學的機會鍛鍊她。



入學之時小紅就哭哭啼啼,入學之後更是一天一個電話往家打。小紅說她不適應學校的生活1.集體宿舍人太多,她睡不著覺。2.宿舍的人欺負她,不和她說話。3.食堂的飯太難吃,吃不慣。

媽媽想著這些都是小事,女兒遲早都會適應的。誰知過了半個學期,輔導員突然打來電話,說小紅經常一個人在宿舍裡哭,還曠課。

家人這才心急火燎的趕到學校。到了學校之後小紅的第一個要求就是退學。說啥也不上大學了。

不得已媽媽只好把小紅領回了家。



醫生診斷

醫生診斷後認為,小紅是患了適應性障礙症。這種症狀主要多發於,從小嬌生慣養的,父母包辦一切的孩子身上。

精養的孩子更易得這種病

現在許多父母提倡從小精養孩子。只吃進口水果,只玩高檔玩具,只穿名牌衣服。在家裡閱讀,練琴,寫作業,可就是不做家務。還有許多父母認為這就是精英教育。

獨生子女更易得這種病

獨生子女從小佔據了家裡所有的優質資源。家裡爸爸媽媽一切都圍著孩子轉。更易養成孩子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不適應集體生活。

態度要堅定,手段要溫柔

心理醫生建議,治療大學生的適應性障礙,要態度堅定手段溫柔。

一定要堅定的把孩子推出家門,但過程不要操之過激。


加油辣媽


其實有很多的大學生 ,他們在剛剛進入學校的時候都很不適應,甚至萌生過退學的想法。因為大學和初中高中以純學習為主的學習環境來說差別真的是太大,它就相當於半個社會,有許多形形色色 、沒有接觸觸更沒有看到的情況發生,也就是說不管你能不能接受 ,到了就有 環境 你就必須要接受。


身邊有很多朋友包括自己, 上大學最初的那半年時間都很鬱悶。但是如果一個大學生天天哭 ,就有點太矯情了,再怎麼說也是一個成年人了 ,應該具有基本的抗挫折能力。


大學裡,一個人是正常的, 要學會習慣孤獨。

容易接受那些你看的慣或者看不慣的 ,因為不管你怎麼樣, 他們都會存在。

必須明白 :在大學不是像讀高中一樣以學習論英雄,要讓自己有所長。

無法改變環境, 那麼就讓自己適應環境。

每個人在一個新的環境中都會有不適應,這個 大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有點弱,父母應該適當的教育孩子抗挫折。

大學只有你讀完了之後才知道它的精彩之處。不要抓住你看不慣的、 無法忍受的事情而糾結 、苦惱。專注於你的學業和你畢業時的計劃,想想差距在哪裡,努力學習,做好自己!


Avivi遨翔雲端


能考上大學,說明智商沒問題,但是這孩子的情商幾乎為零。讓人擔憂。吃不了苦,受不了挫折,意志力脆弱,無成事之本領,庸庸一個讀書郎,對社會也沒太大的貢獻。我看到這個問題,有點氣憤,真為孩子的父母感到累啊,這麼多年怎麼過來的。孩子上大學至少17-18歲了。說得有些過了。但是最起碼的適應能力都沒有,以後走進社會怎麼辦?有些大學生生活中的洗洗衣服不會就算了,但是還能在學校呆下去。我們這位呢,上學都學了什麼?老師和家長都教你什麼了?孩子的家長真的好好想想了,怎麼挽救這個大孩子。等你們有一天不在了,你的孩子怎麼辦?


職場媽媽的育兒日記


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慢慢培養出來的。

一個能夠考上大學的大學生,智商肯定沒問題,但要想很好地適應新的大學生活,僅靠智商是不夠的,還得靠情商。

從曉紅的表現來看,她的情商,自然低得可憐。但造成這一切的,不怪曉紅,而怪他的父母。

從曉紅的成長曆程來看,她的父母屬於那種包辦孩子一切、只要孩子好好讀書的父母。父母這要做,客觀上剝奪了曉成自我成長的機會。

打個比方吧,一棵小樹,一直在溫室裡長大,長得挺高,長得挺壯。有一天,小樹移到室外,狂風暴雨劈頭蓋臉地打了下來,小樹根本適應不了。曉紅呢,就是這樣的一棵小樹。

如今,因為不適應大學生活,曉紅已患上適應性障礙。事情至此,曉紅的父母可能十分後悔,可後悔,又有什麼用呢?除了慢慢培養女兒的生活能力,可能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曉紅的經歷,也給其他家長提了個醒。對孩子,絕不能事事包辦,該孩子去做的事情,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愛孩子,就要捨得讓孩子吃苦,捨得讓孩子受累。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