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故事:丰庄桑村鲤鱼上堂楼的传说

民间一直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算卦灵验的传说故事,接下来要讲得就是祖辈们口口相传发生在我们村的真人真事。

这件事发生在民国初年,延津北部的桑村。村里住着一户姓李的富户人家,家中骡马成群,地有千顷。只可惜老太爷去逝过早,由老太太苦心执掌家业。老太太心胸慈悲乐善好施,村中父老乡亲有谁家遭了灾遇了难,生活中有了过不去的坎她都会伸手相助。逢年过节谁家吃不肉,吃不上白面她总会及时进行接济。

延津故事:丰庄桑村鲤鱼上堂楼的传说

草长莺飞叶落花黄,岁月匆匆。老李家的家境虽一天强似一天,可老太太的身体却是大不如前。初冬这天中午,阳光暖洋洋地普照着大地,几片黄叶在树上瑟瑟飘摇。村中大槐树下围了一群人,问东问西啧啧称奇,惊叹之声不绝于耳。一群中从南方来的一位算卦先生正慢条斯理讲得头头是道,大家伙被算卦先生的卦辞佩服地五体投地。这一幕正好被从地里回来的李老太太的大儿子(大套)看了个正着。回到家中后,他便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起算卦先生如何神奇。精神萎靡满腹心事李老太太听说后,立即嘱咐大套把算卦先生请到家中看看。

算卦先生进得门来在李老太太家中粗略看了一遍,捋了捋山羊胡说道,你家不是求财,必是求运,我就给你家算算家运吧。你家只要鲤鱼上不到堂楼上,我保管家运永昌财源长久。

老太太的儿子听了问道,鲤鱼又没腿,又怎么会上到堂楼之上,真是可笑之极。家里的其他人也觉得算卦先生在胡说八道,纷纷进行质异,本心听问个所以然的老太太只好挥挥手把算卦先生打发了出去。此后,全家人也都没有把算卦先生的卦辞当回事儿。

延津故事:丰庄桑村鲤鱼上堂楼的传说

时光过地真快,转眼间已是寒冬腊月,寒风终日呼啸着撕裂着大地,气温一天冷似一天,苗家洼里的冰冰结了足足有一拃厚,屋檐下的冰溜子也挂了一尺有多长。人老体蓑的李老太太在病痛和寒冷的双重夹击下一命归阴驾鹤西去。

老太太的灵柩前鸡鸭鱼肉各种供品齐全,一对娃娃胳膊粗细的白蜡烛长明不熄。守灵至第五天深夜,正值夜肃人静人困之时,突然从墙角窜出一只花狸猫来,身子一纵便上了供桌衔起大鲤鱼便跑,从梦中醒来的大套、二套起身便追,怎奈那花狸猫动作灵敏,三跳两跳上了堂楼屋顶便没了影踪。二套指着跑没了影的花狸猫急切地对大套说,“哥,猫把鱼衔到堂楼顶上了,这可咋办?”大套闻得此言,浑身一震,算卦先生的话如同炸雷一样响在耳边。他一把捂住二套的嘴,连夜又出去买了一条鲤鱼供奉在了老太太的灵柩前。并再三嘱咐二套这事千万不能对任何人说起。

第二年春天大旱,老天没下一场雨,村民打下来的小麦还不够交地租。麦收过后,好不容易下了一场透雨,全村的老百姓才把秋苗种上。之后的几十天里风调雨顺,秋庄稼长势喜人。看着日日长高的秋苗,家中余粮不多的乡亲们悬了多少天的心才算慢慢放下来。老天哪,这秋天的收成总算有了着落。

延津故事:丰庄桑村鲤鱼上堂楼的传说

谁料这天傍晚全村的乡亲们正端碗在大槐树下吃着晚饭,忽然就从南边铺天盖地飞来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蚂蚱。这些蚂蚱落在玉米上、大豆上、高梁上、红薯上转眼间就叶子全无成了光杆。这些遮天蔽日蚂蚱吃完了一块又一块地的庄稼,直看得乡亲们心惊胆颤。为了对付这些来势汹汹的蚂蚱,乡亲们曾用绳子在地里来回拉网式驱赶,曾在地头挖沟填埋,但丝毫无济于事。三天三夜过后,直吃得村里村外天地间没有了一片绿叶才离开。

夏粮欠收,秋粮颗粒无收,绝望悲观饥饿的在毫无生气的桑村上空环绕漫延。好在接替李老太太掌管家业的大儿子大套,依然延续了李家乐善好施的家风,不时拿出些粮食来接济一下乡亲们,才使得大家稍稍看到一丁点能存活下去的希望。

然而,长此以往李家也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有道是救得一时急,救不起万家穷呀。

延津故事:丰庄桑村鲤鱼上堂楼的传说

第二年春天,本应是万物吐绿百花盛开的季节,可地里的野菜,树上的树叶树皮已被早早吃光。周边三里五村的饥民们渐渐都把求生的目光聚拢到殷实的李家。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黑压压的饥民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李家团团围住。“吃大户,分口粮”的叫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手持快枪站在家门口看家护院的二套那见过这种阵势,本想开枪吓唬一下失去理智的饥民,不曾想手一抖却把一个饥民打死在了现场。愤怒的饥民们急红了眼,一轰而上把二套团团围在中间,乱棍之下二套被活活打死。混乱之中,仅抢光了李家的粮食,又放一把火把一座上好的庭院烧成了一堆破砖烂瓦。当家人大套也这场大火中没了下落……

秋风起,秋叶黄,转眼已是时光百年,桑村的许多人和事都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历史,可鲤鱼上堂楼的传说还在我们桑村一代代流传……

延津故事:丰庄桑村鲤鱼上堂楼的传说

作者简介:苗秀兵;丰庄镇桑村人,赵古一矿上班,爱好文学,热爱家乡的风水人情,期望把家乡的各种传说以文字的形式传播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