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云南旅游形象 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宁可不要游客人数、旅游收入等‘数据的增长’,也要整顿好云南旅游市场,提升旅游品质”“云南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绝不会半途而废,只会越来越严,力度越来越大”,2017年以来,全省上下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放出狠话,向社会承诺:云南将以壮士断腕之决心、刮骨疗毒之毅力,全面整治旅游市场。

重塑云南旅游形象 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时隔一年多,云南旅游市场整治情况如何?全省各地贯彻落实《云南省旅游条例》《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情况如何?带着问题,7月18日至21日,省政协副主席高峰带领由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联合组织,相关省级部门负责人、省政协委员参加的“我省旅游旅游市场整治情况”调研组一行,深入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旅游发展的重点地区进行了视察。

重塑云南旅游形象 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在宁蒗彝族自治县泸沽湖景区,视察组查看了景区导览标识、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垃圾桶、停车场等基础服务功能设施,详细了解了摩梭小镇规划建设情况,视察了里格村旅游市场整治情况。在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迪庆州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等景区,视察组对旅游购物、景区环境保护、导游薪资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一路走来,视察组成员还随机询问了多名游客对云南旅游市场整治的看法和对景区服务的满意度。

重塑云南旅游形象 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通过视察,视察组发现,经过一年多的旅游市场整治,一段时间以来严重困扰丽江和迪庆旅游发展、严重影响丽江、迪庆旅游形象的各种“乱象”得到全面整治,旅行社及导游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进店购物、导游随团进店、人盯人消费、不明码标价以及坑蒙拐骗、以次充好等现象基本杜绝,“不合理低价游”得到有效遏制,景区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游客投诉率明显下降,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旅游形象得到修复,丽江、迪庆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重塑云南旅游形象 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在落实22条云南铁腕治旅措施中,丽江市探索建立了由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中心,旅游警察支队、工商旅游执法支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联合巡逻队、司法调解中心,各涉旅部门,执法履职监督办公室组成的“1+5+N+1”为核心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已在全省推广。

迪庆州取消了购物点接待团队资格,不再定点购物。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旅游监理中心,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信息,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应急指挥提供保障。出台了《迪庆州旅游市场监管调度指挥部指挥中心方案》,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指挥中心工作新机制。

重塑云南旅游形象 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随着视察的深入开展,丽江和迪庆旅游市场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被诊断出来。如丽江市存在社会治理能力不能满足游客需要、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迪庆州存在旅行社低价恶性竞争情况依然存在、导游薪酬制度未能有效落实、部分景区服务质量不高、违法手段更加隐蔽等问题。

结合视察发现的问题,视察组提出,丽江市和迪庆州要以旅游市场整治为契机,积极谋划旅游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把丽江和迪庆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旅行社和导游监管工作机制,健全“不合理低价游”整治工作机制;结合“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的开展实施,逐步实现旅游市场监管“看得见、管得着、成体系”,助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高峰说,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富民产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加快推动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塑云南旅游形象,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希望丽江抓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不松动,加快推动丽江旅游转型升级,在大健康产业方面积极作为;迪庆州要坚持旅游整治不动摇,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不动摇,维护藏区团结和谐不动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