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国!贵州松桃苗乡野鸭有何神奇?CCTV都来专访!

人生就是一段长长的旅行,我们不愿错过沿途的风景,结果越走越远。

回首时才明白:走得太远容易让人忘记当初为了什么而出发。

放慢脚步,回头望望,重拾最简单的自己,再出发。

今年这个五月来得好快,转眼间端午又快要到了。

古时,五月被视为“毒月”、 端午节都要吃鸭蛋,祛寒、祛毒,俗说“要吃鸭蛋粽,才把寒意送”,让身体健健康康,开始下半年的历程。

跋山涉水,只为寻找最真的味道!

厉害了我的国!贵州松桃苗乡野鸭有何神奇?CCTV都来专访!

经过多次实地走访,我们最终定格在松桃·苗王湖

贵州松桃,苗民世居于此,人文历史厚重。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水质纯净,自汉朝苗王瓦德以来,因酷爱野鸭,采摘苗家草药,辨识配料,历时数月,精研出色香味俱全、吃后令人神气大振的八宝野鸭煲,后遂成贡品。

厉害了我的国!贵州松桃苗乡野鸭有何神奇?CCTV都来专访!

它不是普通的鸭子

它不是普通的鸭子,而是纯正的绿头野鸭,放养于自然山水之中,所产的鸭蛋没有腥味。

01.舌尖推荐,好吃好营养的野鸭蛋

松桃苗王湖·绿头野鸭蛋是一道美食,主要营养价值是可以降低血脂,清洁血管内壁,预防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等。绿头野鸭蛋,绿色无公害产品。

2017年9月28日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017年底获得贵州省十佳美食之一。

2018年2月8日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定证书。

厉害了我的国!贵州松桃苗乡野鸭有何神奇?CCTV都来专访!

苗王湖的野鸭蛋 PK 其他鸭蛋/鸡蛋:

特点:绿头、野鸭、会飞···

慢养:苗王湖被誉为“生态明珠”、“绿色氧都”,当地的野鸭以高山、活水慢养而成。

天然:以青草野虾为食,辅以杂粮,故而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野香味浓。

养生:绿头野鸭是多用型的珍禽品种,集肉佳、味美、观赏、药用于一体,含有人体多种必需的氨基酸及钙、钾、钠等多种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达23.8% 。

养殖的特色绿头野鸭全放养在无公害养殖基地,是世界上优质食用型肉鸭之一。其肉质和蛋品均赞鲜嫩,味道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十几种氨基酸,利于人体生长发育,降低脂肪,清洁血管内壁,预防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是人类佐餐的特优佳品。

营养价值:一个野鸭蛋的微量元素是普通1个鸡蛋的5倍。

02.好产地、好品种、匠人打造的野鸭蛋

了解我们的伙伴都知道,我们选择农产品,一定要遵循“三好原则”,即最好的产地、最优的品种和农人的态度。

是否在用匠人之心做农业。人的磁场不对,再好的产品我们也不做。人对了,所有的事情就对了。

厉害了我的国!贵州松桃苗乡野鸭有何神奇?CCTV都来专访!

贵州松桃苗王湖·野鸭

目前,松桃以苗王湖为龙头,野鸭养殖辐射全县28个乡镇,以苗王湖牵头,已带动周边1300多户农民实现脱贫,“我为苗王高科每年代养1万羽绿头野鸭已有10年之久,年均收入20多万元,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走上了富裕之路。”近日,松桃苗族自治县迓驾镇牛角村养殖户杨秀权说。(来源:铜仁新闻网)

厉害了我的国!贵州松桃苗乡野鸭有何神奇?CCTV都来专访!

对,Ta 还是会飞的野鸭子

对,Ta 还是会飞的野鸭子

厉害了我的国!贵州松桃苗乡野鸭有何神奇?CCTV都来专访!

苗王湖牵头人唐朝阳

野鸭“召唤”技术,全国不可多得野鸭生态驯养技能

“苗王湖”野鸭养殖牵头人唐朝阳,在十年前就开始养殖绿头野鸭,起初由于欠缺养殖经验,近万只野鸭多次飞出去后就不回来了,因此损失不少。后不断外出学习和向专业人士取经,终于研究出一套野鸭放养召唤技术,全国各地不断有人来取经呢。不忘初心,唐朝阳给自己取了个“唐鸭子”的品牌,并把技术传给当地养鸭的贫困户,实实在在地带着当地人一起寻找脱贫致富的梦想。

当故乡的味道遇到有情怀的生意,每个产品都记载着一个故事

03.再看看苗王湖的野鸭蛋和鸡蛋有什么样的区别?

厉害了我的国!贵州松桃苗乡野鸭有何神奇?CCTV都来专访!

厉害了我的国!贵州松桃苗乡野鸭有何神奇?CCTV都来专访!

厉害了我的国!贵州松桃苗乡野鸭有何神奇?CCTV都来专访!

厉害了我的国!贵州松桃苗乡野鸭有何神奇?CCTV都来专访!

苗王湖的野鸭蛋还可以当乒乓球玩(当然是煮熟的野鸭蛋),相信吗?

资源的不匹配,平台的不完善,足以让很多农村农业从业者望而却步,好玩邦和星农公社的心愿,如何通过好产品的推广,而不是情感绑架,让每一个农村家庭活得更有尊严,还有做梦的权利,被理解,被陪伴,Serve for china····

这一次,我们在松桃找到好吃的食物,苗王湖野鸭蛋,值得推荐!已经帮大家检查过了,他的口感不错,品质非常好。

04.野鸭蛋要发展?旅游来助力

总有一些人,会为美食找寻出路。

放飞的,不仅仅是苗王湖的野鸭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