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为何能成为大将?因为他是有大功的红25军代表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共有千余名将领挂上了将帅金星。其中,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众所周知,徐海东是参加黄麻起义创建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的元勋之一。他加入红军后茁壮成长,作战勇猛,一刀一枪从基层开始打拼,一直升到代表一个方面战略力量的军团长。徐海东和吴焕先、程子华等人共同带领红25军北上长征,历时10个月,跋涉四省转战近万里,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及时巩固了这块全国最后的红色苏区。抗战初期,徐海东担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旅长,指挥所部东进华北,两战平型关,南下苏皖,威震敌胆,受到延安表彰。

徐海东为何能成为大将?因为他是有大功的红25军代表

然而因长年征战身体多次负伤,旧疾累加日益虚弱,徐海东病倒在了战场上。他毅力坚强,身体稍好些就继续工作,反反复复,直到躺在担架上指挥部队转战,深深感动了广大指战员。有部下就自豪地说:“我们的首长,躺着也比敌人站着高!”由于病势加重,他不得不离开新四军第四支队领导岗位转入长期休养。徐海东肯定想不到,从此他就离开了日思夜念的战场,只能看着战友们驱日寇,战老蒋,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对于自己被授予大将军衔,徐海东深感不安,觉得自己长期养病,工作太少了,受之有愧。军委首长则认为徐海东是有大功的人,获得大将军衔不高也不低,恰当!

有的网友认为,徐海东升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率部保卫陕北苏区,成功迎接三大红军主力北上,立有大功。他是陕北红军的代表,又及时支援了中央红军5000大洋,雪中送炭,表现突出,自此奠定了日后当上大将的基础。

应该说,上述说法有正确也有误区,下面试作浅析。

徐海东能当上大将,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徐海东为何能成为大将?因为他是有大功的红25军代表

首先纠正一下的是,徐海东并不是陕北红军的代表。想作为一个系统(也称山头)的代表,必须在历史上与该系统有密切联系,并且获得过举足轻重的高级地位。陕北红军(准确说是西北红军)的历史清楚表明,其创建和发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刘志丹与谢子长,不存在第三者。徐海东和程子华率领红25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共同组成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之后到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中间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历史上毫无联系,只是当了一个月的军头就能当代表,可能吗?马上中央红军就到了陕北,重建红一方面军,彭德怀任司令员,是不是彭总也能当陕北红军的代表?不言自明的事情。

徐海东不是陕北红军的代表,但却是红25军的代表。红25军本属红四方面军系统,但自从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西征川陕后,红25军坚持苏区斗争,突破强敌包围,艰难转战北上,已发展为一支独立的战略力量。在红军长征史上,红25军是作为与红一、二、四三大方面军并列的四支红军主力之一,可见其历史地位。红25军的代表人物本来当之无愧应是军政委吴焕先,但他在长征路上牺牲,军长徐海东就成为了红25军的代表。

第二,红25军不仅是一支独立的战略力量,还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危局。徐海东率领红25军到达陕北时,正值陕北苏区遭到陕、甘、宁、晋20余万敌军的大规模“围剿”之际。正如没有朱老总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仅靠秋收起义部队是难以发展和巩固根据地的。没有历经百战经验丰富的红25军到来,擅长游击战但缺乏运动战经验的陕北红军要独立打退强敌,那也是很难的。徐海东不愧有“徐老虎”之称,不玩虚的,专打强敌,指挥红十五军团连续取得劳山、榆林桥两次战斗的胜利,打痛和震慑了东北军,及时巩固了陕北苏区,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北上。如果没有红25军到达陕北,面对强敌“围剿”的陕北红军很可能跳到外线游击作战,那么苏区就将沦入敌手,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将无所依傍,未来的革命“落脚点”和“出发点”也将不复存在,中国历史很可能改写。

徐海东为何能成为大将?因为他是有大功的红25军代表

第三,5000大洋事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长途劳顿,经济上非常困难,不得不找红十五军团去“化缘”。徐海东二话没说,将经理部账上的7000大洋批出5000给中央红军。这可不得了!这是大家都很困难情况下雪中送炭的“救命钱”,感动的不是一个两个,不仅是中央首长,还有广大指战员。不久前经历了“草地惊变”的中央,现在遇到了如此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一方大员,那种感慨必定刻入肺腑!难怪主席当即甩出了掷地有声的话:“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分析了上述三方面原因,结论就很明确了:徐海东是一个方面的代表,而且关键时刻立有关键大功,影响深远,军内威服。尽管他早早就离开了战场,但并不影响已牢固奠定的历史地位。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那是实至名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