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就任总统后的内阁名单里没有这个大佬的名字,实在说不过去

袁世凯就任总统后的内阁名单里没有这个大佬的名字,实在说不过去

116

中山先生宣布解除总统职务和袁世凯宣誓就任总统的时间,谁不去度娘就可以准确答出来?

提供2个答案,给你50%的机会:

A.1912年3月8日、1912年4月1日

B.1912年4月1日、1912年3月8日

按照常理,应该是A,一个卸任了,另一个才好就任嘛,不然不是南北两个内阁么,谁说了算,听谁的?不过现在既然提出这个问题,估计有人会觉得古怪,会特意去选B。

袁世凯就任总统后的内阁名单里没有这个大佬的名字,实在说不过去

油画表现的谁可能看出?

正确答案,的确是B。也就是说,从3月8日到4月1日这20多天,有两个总统两个内阁,而且都在运行。比较南、北两个内阁名单,很有意思:

南京内阁VS北京内阁(括号内):

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黄兴(段祺瑞)

海军部长:黄钟瑛(刘冠雄)

司法部长:伍廷芳(王宠惠)

财政总长:陈锦涛(熊希龄)

外交总长:王宠惠(陆徵祥)

内部总长:程德全(赵秉钧)

教育总长:蔡元培(蔡元培)

实业部长:张謇(北京政府将实业部拆为农林和工商两个部,总长分别是宋教仁和陈其美)

交通总长:汤寿潜(施肇基)

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

很明显,南、北两个内阁的人选绝大部分都不同,只有两人“通吃”,都出现在内阁名单上。一个是王宠惠,分别在南京内阁和北京内阁担任外交总长和司法总长。更厉害的是蔡元培,两个政府都认他为教育总长。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细节:南京内阁方面,中山先生本来嘱意章太炎当教育总长,但没通过……

通过两份名单的对比还可以发现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居然没有革命元老+大佬黄兴的名字,简直岂有此理!

袁世凯就任总统后的内阁名单里没有这个大佬的名字,实在说不过去

成龙扮演的黄兴

其实,袁世凯给黄兴留了位子。在南京内阁中,陆军总长和参谋总长都由黄兴兼任。袁世凯为了摆平南北关系,打算“一分为二”,陆军总长由段祺瑞来干,参谋总长则是黄兴的。

但是,黄兴拒绝了,两个原因:

第一,29日北京内阁名单征求意见时,根本就没有黄兴当参谋总长的事儿,而是第二天(30日)袁世凯发布命令补充的。在黄兴看来,这难免有“嗟来之食”的感觉,很不爽。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参谋总长没什么实权,只是幕僚长,最重要的人事权和指挥权统统没有。

袁世凯就任总统后的内阁名单里没有这个大佬的名字,实在说不过去

黄兴书法

当然了,黄兴不好意思直说不愿领职的原因,于是在辞谢时主动要了另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职务——南京留守处善后。他的辞职电写得不错:“袁大总统命以兴继任参谋总长,已复电力辞。至两江一带军队,维持整理,刻不容缓,兴纵怀归隐之志,断不敢置经手未完之事宜于不顾,以负我军界同胞。已商请唐总理妥定办法,务使南方各军队,布置得宜,各安其所。俟布置大定,始行告退,以遂初志。”

有人这样评价黄兴的选择:“可见革命党人勇于任事,不求名利的伟大襟怀”。你以为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