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自贸协定正式达成,99%的产品零关税,日本有可能成为最大赢家吗?你怎么看?

sbwsw


7月17日,日本和欧盟签署了全球最大的贸易协定(EPA),这不仅对于两国来说是一件大事,对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而言,也是一件大事。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贸易主义抬头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他上台之初,不到数日就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对其他国家,不管是盟友还是非盟友,特朗普也都进行了贸易制裁,其反对自由贸易,大搞单边主义的倾向已经跃然台上。

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和欧盟想要谋求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发展,在贸易上的合作必不可少。此次贸易协议的签订,意味着一个占全球GDP三成的自贸区即将成立,这个区域内包括了6亿多的人口。

而在日本方面,如果该协议生效,根据预计将会促进GDP增长1%左右,同时创造出29万个就业机会,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日本方面预计的2019年全年GDP增速也不过1.5%左右,近十年间,日本的经济基本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阶段。在2007年时,日本GDP已经有了5.5万亿美元,到了十年后的2017年,却只剩下4.9万亿美元。

这次的贸易协定的签订,对于日本来说,也是一次难遇的机会,若是能够抓住此次机会,必将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助推器。

同时,这也是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无声的控诉,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条件下,多边主义的全球合作才是经济发展应该沿袭的道路。


盘和林看经济


这份自贸协定(即欧经济合作协定(EPA))是从2013年就开始谈判了,至今4年时间。其核心的内容是:除日本大米外,几乎所有农林水产品均为取消关税的对象。



这份自贸协定意义重大。整个欧盟GDP规模达到17.3万亿美元,而日本GDP为4.87万亿美元,两者之和22.2万亿美元。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7年全球GDP为74万亿美元,欧盟-日本自贸区占30%。


同时,日本和欧盟又是出口大国。据统计,日本-欧盟占全球贸易的约40%。(2017年全球贸易额17.8万亿美元)。



尤其对日本来说,由于对外贸的依赖更高,且体量更小,得到的益处更大。日本-欧盟双边贸易为1294亿欧元,双方商品出口额大致对等,均超过600亿欧元。据日本政府估算,欧盟-日本自贸协定将促使日本GDP增长约1%,并创造约29万个工作岗位。


日本GDP增长率常年维持在1%左右的极低水平,如果这份自贸协定就能提供1%的增长动力,其对日本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下图为日本GDP增速)


日本在自贸协定方面进展很大,除了和欧盟达成自贸协定,在太平洋,日本在美国“退群”后,承担了缩水版TPP事实上的盟主。据日本NHK电视台7月16日报道,包括日本在内的11国今年3月签署了TPP。本月,日本继墨西哥之后也完成了缔结协定所需的国内程序。再有4个国家完成国内批准程序,TPP将具备生效条件。


即便不包括美国,缩水版TPP仍然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0%左右。


所以,从日本的国际贸易布局来看,还是非常务实的,不动声响地就把钱赚了。(下图为TPP成员国分布,注意美国已不在其中)



回到日本和欧盟的自贸协定这件事情上。孔方兄其实最担心的还是,美国加入进来。


虽然特朗普叫嚣要对欧洲的汽车征税,但在6月下旬的G7峰会上,他也提出了欧美之间商品零关税的想法(注意是所有商品)而在7月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她将支持降低欧盟对美汽车进口关税。而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援引业内人士消息称,德国宝马、大众和戴姆勒的首席执行官近日与美国驻德国大使格雷内尔会晤,表示如果美国撤除对进口欧盟汽车的关税,他们将支持欧盟撤除对美国的此类关税,并放弃对美方增税的威胁。


所以,如果最终日本、美国、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同时加拿大和墨西哥同美国达成新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发达国家很可能抱团在一起,不带其他国家玩,可怎么办?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新闻及其背后的经济逻辑。


孔方财经


这更像是一次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示威。

从地区与地区的协作而言,并没有“最大赢家”一说。日本和欧盟签署全球最大的双边贸易协定之后,对欧盟的农业,以及日本汽车工业,都是重大利好,双方因此收割了一场双赢的局面。

对于日本来说,最大赢家当属汽车工业,最大的输家也当属于美国的汽车工业与农业。这对于动辄挥舞关税大棒的美国而言,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首先,日系品牌在欧洲设厂生产,将大大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日欧EPA签署后,对日本汽车工业最能马上产生积极效应的是,目前被课以3%-4.5%进口税的汽车零件,有超过九成产品种类将在协议生效后进口税归零。这意味着,丰田、本田、日产、铃木等在欧洲设厂的日系品牌,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日系车整车出口欧盟,有望在一定时期后,获得巨大的竞争力。

实事求是的说,目前日系车在欧盟这个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整个市场占有率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税门槛。目前,全球前三大汽车市场分别为:中国、美国与欧盟。其中,欧盟对日系车设置的关税高达10%,而第二大市场美国对日系车所设关税仅为2.5%。

高达10%的汽车关税一直是日系车品牌进军欧盟之痛。此番双方签定双边贸易协定,对此也有重新的界定:欧盟将在日欧EPA生效后第8年取消对日本汽车征收的10%关税,并将尽早实施零关税。

可以预测,作为美系车重要出口市场的欧盟,将在一段时间后面临日系出口整车的重大冲击,将马上受到日系品牌在欧盟设厂并增产的重大冲击。有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汽车出口额538亿美元,其中超过20%是销往欧洲。

第三,日欧形成巨大自由贸易圈,有望提升日本品牌的地位。

日欧形成约占全球四成贸易额、约6亿的人口的自由贸易圈,对包括汽车品牌在内的日本品牌,都有着巨大的提升机会。

日欧EPA签署后,日方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希望因此“提升日本品牌的地位”。这句话切中肯綮。虽然日欧EPA对拉动GDP增长,以及增加就业机会,均会有指标性的意义,但是更大的意义还在于推升核心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最后想说的是,多边主义理念才是世界经济繁荣的正确之路,而非单边保护主义。


波士财经


7月17日,日本和欧盟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目前日本和欧盟的GDP之和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大约三成。按照经济总量计算,

客观讲,这的确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自贸协定。长期跟踪互联网金融和中美经济等问题的【小哥哥】认为,日本和欧盟虽然签署了协定,但这一协定的落地,仍需日本国会和欧洲议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但依目前形势判断,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获通过,几无悬念。在美国向世界挑起贸易战的国际大背景下,日本和欧盟联手签署协议,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于日本和欧盟而言,都是赢家,因此,

不能说日本是最大赢家。

只要是支持自由贸易体系的行为,就目前看,我们都欢迎,哪怕是邻国日本。但有一点不得不考虑,原本在中美经贸摩擦的背景下,有观点认为中国可以与欧盟联手对抗美国。日本和欧盟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使得这一可能性进一步下降。

【小哥哥】认为,实际上,美国和欧盟,尽管眼下存在不少矛盾和分歧,但毕竟同属西方阵营,在意识形态上相通。而相比日本和中国而言,欧盟可能更容易与日本走近,

这就是国际政治和经济的现实。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是顺应国际社会的主流民意,利好全球经济发展的举动,我们都支持,都欢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有信心,有底气,也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度,应对压力,妥处挑衅,扬我国威,灭敌人的威风。

欢迎关注头条号【小哥哥打算盘】,读懂互联网金融,了解美国经济,❤️你么么哒。


小哥哥打算盘


什么叫最大赢家呀?一个贸易协定一定是互惠的,在签订的时候,你即便占的比例多,也就多个百分之一或二,当然,随着协议的执行,如果出现了某些变化,让你占的收益更多,那是以后的事情!但根据条约的文本和日本欧洲之间的关系,这个收益是对半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不要再老聊什么最大赢家了,这种说法太狭隘了,而且也非常没有出息!这个就是那种占便宜心理,属于是那种经常受穷的人产生的一种心理暗示,属于心理疾病。为什么说三代才出一贵族啊,就是因为第一代和第二代穷得时间都长,你不可能产生那种贵族绅士的意识,只有到了后面几代人,经过良好的教育和修养,才能够达到绅士和贵族的那种状态。

人和人之间不可能只交易一次,这次做了交易以后,肯定要见面的时候,你不可能一次交易就把好处全部拿走,后面你想带进交易,那就非常困难了!只拿你该拿那一部分,给别人合理的让利,这个买卖才能干的长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