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諸葛亮之妻黃月英是真醜還是假丑?她的結局如何?

用戶63846865372


無論在電視劇《三國演義》,還是在正史《三國志》中,關於諸葛亮之妻黃月英的描述都是一個詞“醜女”。

如果說作為小說的《三國演義》是為了突出諸葛亮不以貌取人的優秀品質而將黃月英描述成一個醜女的話,那麼作為正史的《三國志》則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可見歷史上諸葛亮之妻黃月英確實是真醜,而非假醜。

身有醜女,黃頭黑色

據《三國志》載:(黃承彥)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許,即載送之。

這是但是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向諸葛亮推薦自己女兒時的一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聽說你現在要討媳婦啦,我有一個醜女兒,黃色的頭髮、黑色的皮膚,雖然醜但是卻是一個才女,她的才能足以和你相媲美。諸葛亮聽完之後,欣然答應。雖然我們中國人都有自貶自家孩子的習慣,比如說對外說自己的兒子叫犬子。但是在怎麼貶低自己的孩子,也不會在女兒的終身大事上去貶低。

可見黃月英在歷史上確實是一個醜女,否則又怎麼會連自己的父親都嫌棄呢?在看一下那句“身有醜女,黃頭黑色”。黃頭黑色,按照這個描述來看,黃月英有點像現在的印度女子。這無疑是與當時絕大部分人的審美相背道而馳,即便是黃月英長得再好看,只要她的頭髮一天是黃色的、皮膚一天是黑色的,在當時的人看來就是一個醜女。順便一提,在絲綢之路開闢之後,很多外國人就沿著這條道路來到了中國。所以黃承彥能生出這樣一個“黃頭黑色”的女兒也不足為其。

至於黃月英的結局如何,在正史中暫時沒有找到相關記載。

只有在《三國演義》中有過這麼一句簡短的記載“及武侯死後,夫人尋逝,臨終遺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這樣一句簡短的話,實在是讓人對黃月英的結局無從所知。

假如《三國演義》記載正確的話,那麼至少黃月英沒有死在戰亂之中,畢竟諸葛亮死之前,黃月英還活著的話,那麼她應該早已經搬到了安定的蜀國裡面了,所以黃月英最終的結局應該是正常的生老病死。


煮酒君談史


題幹裡包含了兩個問題,一是“真醜還是假醜”,二是“結局是如何死的?”,悅史君一一分析作答。

第一個問題,“真醜還是假醜”?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武鄉侯,輔佐先主劉備建立蜀漢。

後主劉禪追諡他為忠武侯,東晉王朝則因他的軍事才能而追封為武興王。

諸葛亮所在的諸葛氏家族,是琅邪郡的一個望族,他的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但諸葛亮從小比較悲慘,他3歲喪母,8歲喪父,只好跟隨由後將軍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

東漢朝廷並不承認袁術的任命,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據守荊州的成武侯、鎮南將軍、荊州牧劉表。

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耕種,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很多人對他都是不屑一顧。

諸葛亮不是尋常人,他在自己的交際圈子裡很火,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對他很推崇,襄陽名士黃承彥甚至主動把女兒黃氏嫁給了諸葛亮,諸葛亮也一口答應。

題幹中的“黃月英”,就是黃承彥的女兒黃氏,“黃月英”這個名字是民間訛傳,悅史君出於謹慎起見,遵從史書稱黃氏為“黃夫人”。

黃夫人的醜名,出處就在《三國志》裡,悅史君給大家逐一分析:

第一,(黃承彥)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許,即載送之。

在這裡,黃承彥對諸葛亮說自己有一個醜女兒,頭髮黃皮膚黑,但是才華可以與諸葛亮相配,諸葛亮答應並迎娶了黃夫人。

這個能說明黃夫人長得醜嗎?

悅史君認為,並不能。

一般父母平時可能會誇誇自己的孩子,但在婚嫁這種大事上,還是比較謹慎的;古人更是如此,很多時候說醜說笨,實際上卻是反義詞,又美又聰明。

第二,時人以為笑樂,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在這裡,當時的人把諸葛亮娶妻當笑話看,鄉下人還編出了“不要學諸葛亮娶醜媳婦”的玩笑話。

那這個能說明黃夫人長得醜嗎?

悅史君先交代兩個背景。

一是先前我們說過的,“(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當時的人對身處窘境、胸懷遠大志向的諸葛亮,一直冷嘲熱諷,他娶個老婆,當然也不能浪費這個捉弄機會。

二是黃承彥乃襄陽名士,他是南郡大士蔡諷的女婿,而蔡諷的小女兒嫁給了成武侯、鎮南將軍、荊州牧劉表,蔡諷的兒子蔡瑁也是劉表麾下大將。

諸葛亮娶了黃承彥的女兒黃氏,就與風頭正勁的蔡氏家族有了聯繫,更與成武侯、鎮南將軍、荊州牧劉表搭上了關係,這也對諸葛亮迅速瞭解時局變化,東漢朝廷和各地諸侯的政治動向,提供了便利。後來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中,拿出《隆中對》,顯然有得益於此的地方。

一個隱居在鄉下的困窘小子,娶了高高在上的白富美,不被人嫉妒是不現實的。

綜上,悅史君認為黃夫人是假醜,但是有多美,由於沒有留下她的畫像,不便過多猜測。

第二個問題,“結局是如何死的”?

我國的史書一向惜墨如金,再加上重男輕女的思想作祟,黃夫人也就在嫁諸葛亮的時候出現了前面那麼幾句話,接下來就再也沒有提及她的下落了。

諸葛亮在“隆中對”之後,跟隨劉備南征北戰,打拼蜀漢江山,他的個人感情沒有再提。

雖然史書記載了諸葛亮的兒子蜀漢武鄉侯、行都護、衛將軍、平尚書事諸葛瞻,但他是不是黃夫人的兒子,史書沒有說明。

綜上,悅史君認為,黃夫人很可能是在後方照顧老小,安然去世。


歷史這樣說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在琅琊國陽都縣(今山東沂南)。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東漢末年曾擔任太山郡丞。他的叔父諸葛玄也有一定的社會聲望和地位,同當時的世家大族袁術以及荊州牧劉表都有密切的交往。

史載:諸葛亮有兄弟3人,哥哥諸葛瑾,弟弟諸葛均。另還有兩姐,沒有留下名字。大約在諸葛亮8歲時,其父染病離開人世。一家人靠叔叔接濟度日。漢獻帝初平四年(193年),曹操替父曹嵩和兄曹德報仇,率兵攻徐州牧陶謙,諸葛亮的家鄉挨近徐州,也成了軍閥廝殺的戰場,數十萬無辜百姓罹難,有些地方“雞犬亦盡,虛邑無復行人”。

徐州戰火突起,諸葛玄為躲避兵災,接受了袁術的邀請出任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太守之職,帶著諸葛亮一家(大哥諸葛瞻留守未去)輾轉南行。之後,東漢朝廷又派朱皓為豫章太守,諸葛玄非朝廷命官,恩主袁術面對曹操的威脅也已自顧不暇,勢單力薄的他只得匆匆撤離。荊州是老朋友劉表的地盤,他年輕時名列“八駿”之一,是“清流派”在官場中的領軍人物,他在暗流洶湧的東漢末期政壇上保持中立,因此在他的勢力範圍內還算風平浪靜,且荊州一向文風鼎盛,是個很難得的“避難之地”。

劉表請諸葛玄做他的幕僚。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年紀還小,就在劉表創辦的“學業堂” 裡讀書。然而,由於諸葛玄仕途不順,中途丟官,如今寄人籬下,生活上還要仰人鼻息,於是憂憤成疾,一病不起,於漢獻帝建安二年(197年)亡故。

彼時剛滿17歲的諸葛亮謝絕了劉表的好意,不願再接受他的“人道主義援助”,而是帶弟弟諸葛均來到襄陽城西約20裡處的一個叫“隆中”的地方,決心自立自強。見諸葛亮如此有志氣,劉表也很高興,派人幫他搭起茅舍,資助他購置或開墾了一些田產,之後,諸葛亮姐弟三人便在此定居了下來。

在隆中耕讀隱居期間,諸葛亮很注意結交在荊州地區有影響力的顯赫人物,特別是地方上聲望卓著的名士,同他們拉近關係,虛心向他們請教,以增長自己的見識,增強自身能量,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力 。荊州士族領袖龐德公就是諸葛亮在此期間認識的。

龐德公是當地豪強大姓中的頭面人物,也是荊襄地區頗有聲望的大名士,人稱“龐公”。他隱居在襄陽城外峴山之南,自耕自食。他人脈廣,見識高,劉表很傾慕他,幾次請他出山做官,都被他婉拒。龐德公身邊聚集了一批才能出眾之人,他們常在一起切磋學問,議論時政,揮斥方遒。龐德公慧眼識才,很能相人,他的言論在南方士大夫群體中很有影響,堪稱一呼百諾。

史載,諸葛亮歸隱隆中後,對龐德公非常敬重,他經常登門求教且執禮甚恭,每次都是“獨拜床下,跪覆益恭” ,態度很是恭敬、虔誠。

龐德公對諸葛亮的為人、才具、抱負逐漸有所瞭解,覺得他學養精粹、高屋建瓴、進取心強,將來必能幹出一番大事業。於是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龐德公對諸葛亮非常器重並寄予厚望,稱他為“臥龍”。“臥龍”是對暫時蟄伏隱居的人中俊傑之最高點贊。從此,諸葛亮的名聲不脛而走,愈發響亮。後來,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娶諸葛亮的二姐為妻,兩家成了親戚,彼此關係越來越緊密了。

有了龐德公做“靠山”,諸葛亮因之得以結識了更多的荊州名士。在此期間,經龐德公介紹,諸葛亮相繼和司馬徽、黃承彥、龐統 、龐林(龐德公之侄)、習禎、馬良、馬謖等人交往。他和這些荊襄俊傑關係密切,並取得了他們的鼎力支持,為日後的臥龍騰飛打下了厚實的基礎。後來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在荊州建立政權時,這些頗具號召力的地方豪強都是其最為重要的支持力量。

不久後,諸葛亮又同荊州另一世家大族黃家拉上了親戚關係。河南名士黃承彥學識淵博,性情豪爽,他和劉表是連襟,都是荊州水軍將領蔡瑁的姐夫,但卻屢次拒絕劉表請他出仕做官的邀請。他雖在野,在地方上卻極有影響力,其勢力地位僅次於龐家。他非常喜歡年輕俊朗的諸葛亮,認為他氣宇軒昂,卓爾不凡,而且他見解精深,足智多謀,是一個很有前途的青年才俊。

黃承彥和諸葛亮很熟悉,彼此說話直來直去,並不避忌,他有一女曰黃氏(月英是民間傳說中的名字),正待字閨中,於是就直接到隆中草舍中對諸葛亮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麵,才堪相配”。諸葛亮豈是以貌取人之輩,他討老婆重德才不重顏值,便爽快地應下了這門親事,並很快將這位“黃頭黑麵”的才女娶進了家門。

婚後,夫妻二人相敬如賓,始終如一。據說黃氏的顏值確實很低,智商與才德卻出類拔萃,堪與諸葛媲美。她對諸葛亮體貼入微,把家務事處理的井井有條,是個實至名歸的賢內助。

據傳說,隨著諸葛亮聲名日盛,社會交往增多,家裡經常有客人來往。為了款待客人,黃月英總結了當地民間磨面的經驗方法,研製並創造了木製機器磨面的工具,磨起面來省時省力,既快又好。後來,諸葛亮在此基礎上,根據有關科學原理髮明製造了木牛、流馬,在崎嶇山道上搬運糧草,往來如飛,既提高了軍糧轉運效率,又為蜀軍後勤保障供給省了不少力。當然,這只是一則玄虛的傳聞,不一定是史實,但卻反映了諸葛亮的妻子黃氏雖無美貌、卻有大智慧,是一位賢良聰慧之人,同時也反映了後人對諸葛“醜妻”黃月英的尊敬和愛戴。

諸葛亮成了豪強黃承彥的乘龍快婿,又間接與劉表、蔡瑁攀上了親戚,由此而形成的穩固社會關係,可以說是諸葛日後在荊州成長進取的政治靠山。有這些在荊州呼風喚雨的當權者的維護和支持,為素有大志的諸葛亮在荊襄立足和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他可以通過親戚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分析東漢末瞬息萬變的世局,分析彼時詭譎莫測、錯綜複雜的戰略關係,並找到相應的對策,總結各方面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因此,他未出茅廬,便對天下大勢瞭然於胸,心裡早有一套“興復漢室”的宏大構想與具體實施細則了,他只是在靜待符合其標準的、可以值得 他輔佐的明君出現。

史料對黃氏最終結局的記載極為缺乏,從《三國志·諸葛亮傳》裡透露出的一些蛛絲馬跡中可以分析出,諸葛亮死時她仍健在 。以諸葛亮在蜀國的崇高威望,且其子孫諸葛瞻、諸葛懷、諸葛尚等人都已成才做官,其徒蔣琬、費褘、姜維等人均握實權,後主劉禪一定會對其遺孀黃氏尊重有加並恩養終身,可以推論並判定,黃氏最後應該是能夠得以善終的。

【答題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網絡配圖】


鐵馬冰河wu


諸葛亮之妻黃氏,史書記載很有限,只知道是黃承彥的女兒,連名字都沒有傳下來。民間一般認為叫黃月英。其實那時候雙名其實少見。


史書對黃夫人的相貌記載很清楚:“黃髮黑膚”,按中國傳統審美,是醜女。真醜。


(很酷的黃家父女)

當然,諸葛亮娶醜女,總是讓人有些遺憾。因此後來有些人說,黃夫人其實是個美女,醜陋是假裝的。

至於美女假裝醜女的原因,一說是黃夫人才貌雙全,遭到相鄰的嫉妒,故而趁她深居簡出,汙衊她是個醜女。

二說黃夫人擔心美女在戰亂中會遭到歹徒的傷害,因此改扮醜女,直到嫁給諸葛亮,才恢復舊貌。

三說黃夫人雖然貌美,卻一心找到一位不重貌而重色的郎君,故而對外自稱醜陋。等到諸葛亮娶了她,大為驚喜。

周大荒的《反三國演義》裡面採用了第二種說法,即為避免引人垂涎而扮作醜女,還說黃夫人原貌 “蛾眉鳳眼,皓齒朱唇”。

日本漫畫《志狼三國》中,黃月英五官明豔,身材婀娜,張飛大呼“美人”,而且設定黃月英是印度美女,所以黑皮膚黃頭髮。

在《三國無雙》中,黃月英貌美如花。



諸葛亮娶了黃月英之後,在正史記載中,黃夫人從此杳無音信。《三國演義》中,也只是在117回蜀漢滅亡前夕,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臨危受命時,帶出了黃夫人的一小段文字:

原來武侯之子諸葛瞻,字思遠。其母黃氏,即黃承彥之女也。母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韜略遁甲諸書,無所不曉。武侯在南陽時,聞其賢,求以為室。武侯之學,夫人多所贊助焉。及武侯死後,夫人尋逝,臨終遺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

所以,她到底怎麼死的,什麼時候死的,其實都是謎團。


天外村藥房


古人云“娶妻娶德”。諸葛亮不是尋常人,看待問題的方式肯定異於常人高於常人。當襄陽名士黃承彥主動提出把女兒黃氏嫁給了諸葛亮時,諸葛亮也一口答應了。


黃夫人的醜名,出處就在《三國志》裡,有書君給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


(黃承彥)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許,即載送之。


在這裡,黃承彥對諸葛亮說自己有一個醜女兒,頭髮黃皮膚黑,但是才華可以與諸葛亮相配,諸葛亮答應並迎娶了黃夫人。



這個能說明黃夫人長得醜嗎?肯定不能,那為什麼流傳下來的都是黃夫人的醜呢?其實這是和諸葛亮本人有關。


諸葛亮是什麼人呢?“(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當時的人對身處窘境、胸懷遠大志向的諸葛亮,一直冷嘲熱諷,你想一個窮小子還那麼清高自傲,能少了別人的風言風語?他娶個老婆,別人當然也不能浪費這個捉弄他的機會。



我們來捋一捋黃夫人的來歷,其實黃夫人是黃承彥的女兒,黃承彥乃襄陽名士,他是南郡大士蔡諷的女婿,而蔡諷的小女兒嫁給了成武侯、鎮南將軍、荊州牧劉表,蔡諷的兒子蔡瑁也是劉表麾下大將。


諸葛亮娶了黃承彥的女兒黃氏,就與風頭正勁的蔡氏家族有了聯繫,更與成武侯、鎮南將軍、荊州牧劉表搭上了關係,這也對諸葛亮迅速瞭解時局變化,東漢朝廷和各地諸侯的政治動向,提供了便利。這就是後來諸葛亮為什麼能在劉備三顧茅廬中,拿出《隆中對》的理由了。


一個隱居在鄉下的困窘小子,娶了高高在上的白富美,不被人嫉妒是不現實的。別人的酸話也是難免的了吧?


可是後來黃夫人是怎麼死的呢?

我國的史書一向惜墨如金,再加上重男輕女的思想作祟,黃夫人也就在嫁諸葛亮的時候出現了前面那麼幾句話,接下來就再也沒有提及她的下落了


其實這個諸葛亮的個人性格也是分不開的,諸葛亮神機妙算,他知道憑自己的才能,肯定會招來別人的妒忌,說不定那些小人會拿他的家人來威脅自己。而自己呢肯定不能受到別人的威脅,所以早早地就替黃夫人打理好了以後的路。


當然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黃夫人到底醜不醜呢?只有諸葛亮心裡自己有數,必定“情人眼裡出西施”嗎!諸葛亮他本人都不顯得醜,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說別人醜呢?至於她的身後事,史書沒有說明,我們就別過多的去猜測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答 | 江隱龍

僅從基因上看黃月英醜的可能性可以說是非常小,幾乎不可能。我們來理一理黃月英的“基因圖譜”:黃月英的父親是黃承彥,其母是蔡諷的長女。蔡諷有兩個女兒,除了大女兒嫁給了黃承彥之外,小女兒可是嫁給了劉表——也就是蔡夫人。蔡夫人之美色不必多說,黃承彥也是一位“高爽開列”的“沔南名士”,其長相能差到哪去呢?黃月英基因如此,其姿色縱然不是國色天香,想必長殘的可能性也不會有多大吧。

至於說黃月英醜,那真是因為老爹太坑女兒了。當時諸葛亮想找老婆,黃承彥主動去找他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配”。其意為“聽說你要找老婆,我有個醜女兒,頭髮黃,皮膚黑,但才華與你相配”。諸葛亮當下就答應了,這件事流傳下來,黃月英就不明不白地成了“醜女”,諸葛亮也落下一個“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的段子。

黃承彥跟諸葛亮說自己女兒醜,一方面可能是自謙,另一方面試探諸葛亮品行的原因更多一些。黃承彥與諸葛亮之前就認識,他們和龐德公、司馬徽、龐統、蒯良、徐庶等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人物,黃月英若真醜,恐怕也不等黃承彥自己說了,大家心裡估計都有數,諸葛亮還能不知道麼!再退一步,黃月英真的醜的話,黃承彥怕是也不好意思與諸葛亮提這門親事吧!

黃月英無非是黃頭黑色。以中國人的皮膚。黑估計黑不到哪去,我們看看黃髮黑皮膚的美女有多少……

打住。以上說的是黃月英醜的可能性真的很小。那她怎麼死的呢?史書無記載。民間傳說諸葛瞻是她的兒子,但如果她與兒子一道戰死於綿竹,一定有數不清的故事曲目流傳了。黃月英很可能留在了荊州,畢竟她的親戚均在荊州;果然跟著諸葛亮入蜀,史書一點都未提及也是有些奇怪。史書中無黃月英、孫尚香的晚年,只能說她們晚年沒有什麼值得記載的事件,所以黃月英在荊州的可能也是遠遠高於在益州的。


隱語


諸葛亮的老婆黃月英,史稱其長相醜陋,黃頭髮,黑皮膚,但才華卻與諸葛亮相當 。很多人說黃月英很幸運,嫁給了大才子諸葛亮,人長的帥,又有才華。諸葛亮卻很不幸,娶了個醜女,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史書中關於黃月英的長相併沒有做過多的描述,《三國志》中是這樣描寫的:
黃承彥者,高爽開列,為沔南名士,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許,即載送之。時人以為笑樂,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黃月英是個醜女,是她父親黃承彥說的,而描述他醜只是黃頭黑色,通俗點說就是黃頭髮,黑皮膚,黃月英再黑也不會是像非洲黑人那樣,我們認為黃髮黑膚比較醜是因為先入為主造成的,我們來看看下面的照片:

真正意義上美醜不僅僅只有容貌、膚色還有頭髮,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因為黃承彥說自己的女兒是黃頭黑色,就認為諸葛亮娶了個醜女。

俗話說一瘦遮百醜,上面的圖片我們也看到了,拋去容貌不管,黃頭黑色的這兩個人是不醜的。除非長得是歪鼻子歪嘴,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因為黃承彥可是個帥哥。

對於黃月英是如何死的,史書中並沒有記載,因為黃月英沒有單獨的傳記,只是出現在諸葛亮傳裡,而三國志通俗演義則說黃月英是在諸葛亮死後病死的。


歷史百家爭鳴


三國演義裡面,最有名的醜女恐怕非諸葛亮的老婆黃月英莫屬了!

雖然在三國演義裡面,對黃月英的著墨並不多,但是攔不住無數的愛好者對他的研究!我們都知道,其實諸葛亮去世的時候是非常年輕的!

那麼他去世以後,黃月英去了哪呢?

原來在諸葛亮出山後,黃月英並沒有跟在諸葛亮的身邊,可以說此後的黃月英就消失了一般。

那黃月英到底去那了?都幹了一些什麼呢?

其實諸葛亮出山後,黃月英便帶著和諸葛亮的孩子離開了祁山,到了一個安靜偏遠的地方生活,這主要是害怕自己拖諸葛亮的後腿,想要諸葛亮安心成就自己的大業。

此後的黃月英便一個人帶孩子,可謂是過得十分辛苦,畢竟一個女人既當爹又當媽是很不容易的。

後來諸葛亮死後不久,也傳出了黃月英因病而死,要說黃月英因病而死和諸葛亮的死沒有關係,打死我也不相信!

可能是看著丈夫都已去世,自己便沒了活下去的理由,自然也就隨著諸葛亮去了。

你們怎麼看呢?


建築女磚家


視頻裡的觀點這兩種醜我比較傾向於第一種,就是黃月英真的醜,但是這個醜是需要打引號的!

依據一,文字記載,她是黃髮黑色,其實也就是頭髮黃,但是皮膚黑。這點看似和現代人的審美差不多,都是喜歡白的,但是當時卻是主流。舉個例子,唐朝審美是什麼標準,以胖為美,他們也沒說長相,就是喜歡肉感的,比如賈玲當年就是超級美女了。那麼黃月英的頭髮黃,膚色黑一些,僅僅只能說她在當時是不符合大眾審美的。

二,傳言二中的小名阿醜是為了別人關注她的才華,這就是個演繹了,誰第一次見面都是先看表面麼!哪有見面說,她是阿醜,那先來段鋼管舞看看,看完說,才華很出眾,一看臉,美女,不過相對她的才華就不是美女了?

還有什麼羽扇贈孔明,更扯了,諸葛亮的事蹟已經被神話了,他一個後臺管理人才,被硬生生的冠上了軍事家,各種家,實際專家都研究過了,那不過是段子而已(專家說他不是軍事家的,不是我)那他媳婦就肯定不是一般人了,怎麼能不一般呢?大小喬比不了,怎麼破,那就極端一下,她醜了,諸葛亮就更美化了吧!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了!

所以傳說就是傳說,美醜無關於歷史,研究這個都沒意思


柳休閒


黃月英真醜還是假醜?只有諸葛亮本人知道,情人眼裡出西施啊!歷史書上對黃月英記錄很少,只知道她是荊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陽)人,什麼時候出生的時間都沒有記錄,說她醜可信度不高,不過黃月英是才女歷史上有記錄的。

有這麼個故事:黃月英病危在床,聽聞丈夫諸葛亮病終五丈原,並埋葬定軍山,黃月英含淚叫來兒子,諸葛瞻交待自己病逝的後事!其中就是找到父親諸葛亮的墓地合葬在一起,諸葛瞻聽從母親的話來到定軍山,母親告訴他的口令,前無山後有山,山為椅!坐在椅中間觀看前面疊起來的一層比一層高平坦的土層像桌子,椅子上的位置就是你父親埋葬之地!說來也神諸葛瞻很快找到了父親諸葛亮的墓地所在,併火速趕回荊州,可惜母親因病危已經逝去!諸葛瞻傷心之餘令幾個心腹將母親的棺材駕馬車上趕往定軍山,最終完成母親的遺願,把母親和父親合葬在一起。







後聞:墓地旁長出一顆大樹,靈性的大樹為這一段樸實的愛情所感動,為諸葛亮黃月英遮風避雨!

後人對歷史上諸葛亮描述的畫像。

黃月英畫像。

其實我也被感動了你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