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元曲也讲平仄格律吗?

原上草158999305


当然是讲究格律的。个人自少时就喜欢元曲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元曲的格律定式比宋词更为严密,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它的格律如下:

中中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叶)

中平中仄(叶)

仄平平仄平平(韵)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平(韵)


民说


唐诗\\宋词\\元曲\\

史上三颗文化明珠。

元曲源自北方草原民族曲调又称番曲,胡乐。

作为词曲每一曲牌句式字数平仄都有固定格式要求,但较灵活不死板,平仄通押,允许定格中添加字句,因此常能看到牌两首同样曲牌时字数不一样的原因。
秋思之祖~元,马致远


忆雪待梅开


常说词为诗余,曲为词余。元曲跟诗词一样是讲究平仄格律押韵的。元曲的平仄格律有特定的格式,在声调的要求上比词更细,需定声定调。如:在特定的地方需用上声字,而不能用去声字,需用阴平的地方,不能用阳平声调的字。因为曲的特点是用来唱的,如果不尊循一些特定规律就会产生破音,破坏了音律,唱出来的音感就达不到音律之美。


慕羽轩文社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

胡乐

”,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

小令

”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笑缺牙


凡是对联都应有格律音韵,诗句更讲格律,并不是有景句凑合字数就能算诗。对对联,不能把上下联当成一句诗来写,比如,上联是福,那就下联不能再描述福的內容,下联只能说喜,描述喜的內容。不过我也不很通,只能说共同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