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待遇問題爲什麼總是爭論很大?

奔跑吧兄弟170101780


教師待遇問題,一直是公眾爭論不休的焦點。

這邊說待遇太高了,那邊說待遇太低了。

正兒八經的說法是:教師待遇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水平。

為什麼以公務員為參照標準?

這說明公務員的待遇是真的高啊。

君不見,只有老師轉行當公務員的,何曾見公務員去報考老師?

口號喊了那麼多年,有些地方還是“空調”,並沒有真正落實。

為什麼老師待遇爭論最大?

1、有人質疑老師的待遇與貢獻是否相當。

當前,個別教師的師德問題引起廣泛關注。

有人以偏概全,認為老師拿著旱澇保收的工資,卻不好好的教書育人。

人們對教師的期望值過高,把教師職業神聖化或妖魔化。

於是,有人覺得老師的付出,根本不配拿高工資。

這是對教育的無知,對教師的偏見。

2、龐大的教師群體表達自己的訴求。

教師是最大的事業單位群體。

教師的待遇關乎眾多的教師家庭。

事實上,按現在物價水平,單靠老師的工資,也僅僅能養家餬口。

為了過上體面的生活,教師表達漲工資心聲,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3、行外人普遍有羨慕和怨恨的矛盾心理。

有個怪現象:重視教育,但不重視教師。尊重知識,卻不尊重教師。

有人一面羨慕老師收入穩定,還有兩個帶薪假期,一面卻輕視教師、貶損教師。

很多人說老師好,為何進入教師行業的頂尖人才卻很少?

歸根到底,還是教師待遇低,缺少職業吸引力。

某地曾有人舉報老師,因老師開車回學校,被懷疑有不正當收入。理由是:老師的收入那麼低,你哪來的錢買汽車?

後來,該校就禁止老師開車上班。

老師就該工資低的?這簡直就是笑話。

教師的待遇本由法律規定,並受法律保護。然而,卻受到眾多的無理非議和責難。

這可算是中國教育界的一大奇觀!

教育關係民族的興衰,教師關係教育的成敗。

提高老師待遇吧,讓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才是國家之幸!

――我是“小李滔滔”,謝謝您的關注、點評、點贊!





小李滔滔


少年強,則國強.一個國家的強盛,必須依賴我們祖國下一代的力量,而教師是決定我們祖國未來力量的關鍵人物。提升和關注教師的待遇問題,本無可厚非,但是近年來,各類負面新聞和大眾輿論的錯誤導向,讓很多的人對教師工作產生大量誤解。


在外界眼中,教師的待遇一直是非常優厚的,薪資同當地公務員的水平相當,還享有所有的節假日,在寒假和暑假近三個月的時間,不需要工作,且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國家這麼重視教師待遇了,教師沒有理由再要求改善待遇問題了。


可是這並不是最真實的現狀。教師的薪資水平與公務員的基礎工資是相當的,可是公務員在基礎薪資之上,還有各類補貼,例如“飯補”、“車補”……等,這些零零散散的補貼工資,就遠遠超過教師的總薪資;


教師的假期真的就是休息嗎?錯,學生們離開學校,不代表教師可以回家休息,大家依然需要堅守崗位,完成當前學期的資料整理工作,對學期進行總結和回顧,開學前,也早早來校,做好一切準備,迎接學生的到來。有的老師也會被安排到外地,參加長達一個月時間的教師技能培訓,或是參加各類師德師風養成的活動,仔細算一算,真正可以休息的時間寥寥可數;


有人說教師的工作時間短,不就是給學生上一節課嗎?但是您看到這課前和課後的工作嗎?課前教師要備課,找出考試的重點知識,要根據班級孩子的情況,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案,課後還要批改作業,在學生有心理發展出現偏差時,還要及時的疏導,這些隱形的工作量,卻常常被人們忽視。


所以,大眾的不理解與教師的實際現狀之間的矛盾,也許是導致教師待遇問題的爭論的導火索。


決勝網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與老教師(臨退休)有關,許多老教師家往農村,文化素質不是很高,已被環境完全同化,單職工尤為突出,接觸的多數是農民,把自己的生活及思想完全活成一個農民的生活狀態,掙錢拼命省,自己不用也不會用,全花在子女身上,而子女也很多是農民或打工的,這樣造成周圍人認為教師工資高得用不完。

但現在的中青年教師,極大部份是集學習性,創造性,和先進文化於一身的代表,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獨特的教育方式,注重自身生活質量的提升和追求健康而不落後的生活方式,以此提升教育功能的先進導向,和現代文化傳播使者應備的基本素質,用心用能力做到一個真正的教育者完成開啟人類靈魂的使命。他們應接受城市文化,適應城市生活消費,應有專供學習,鍛鍊的餘錢,應有供與社會人交往的少量公關費用,應有一些一家人敢出門旅行的費用,應有子女接受中等水平教育的開支,如上個美術班,舞蹈班或鋼琴班,或英語班,,,,的費用,包括為孩子創造愉快生活和學習環境的費用,應有一輛二手汽車該養吧(教師本身就是用嗓之人,經常騎摩托車上班路程遠,許多人患上關節炎,上下樓梯腳上無力,尤其是冬天寒風造成鼻炎和上呼吸道感染,嚴重影響咽喉和聲帶,加重職業病生成,易形成悲憫性情與失落仇怨,)。

學校內部的財富差距日漸擴大,原來家與家基本相當的生活平衡被打破。同樣教齡,同樣學校,光工資每月就可差千元及以上,有領導職務的更不消說其它收入,而領導人數比重越佔越大(到五十退二線拿高工資怡養百年後又一批領導又承前繼後)。雖然收入差距大了,但卻在一個層簷下生活,低收入教師基本就是一線教師,又賣命又遭氣受。生活上還要拼命去與之靠齊,至少別窮孩子的教育,不讓自己的孩子自悲啊!

教師的工資全是死工資,扣多添為零,大家都懂,一個工作二十多年的教師工資卡一般三千元左右,上下班油錢五百,汽車耗損比油錢高,孩子教育費用,全家生活費用,衣服一年買2套,鞋子2雙,襪子內褲2,一家人應買多少,這都有帳算啊!一個月最大能力迎接客人一次,超出一次又咋辦?出現些意外事件如何應付?雖然有時候問父母要,但父母都七八十了,還有多少錢給你啊?

算了,不算細帳了。反正就是一個字“窮”。窮一生的是錢,富一生的是精神!願師德照亮中國的小康大道!


酸辣粉叫花雞


這個問題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真正說清楚。

全國教師總數過千萬,算是一個很大的群體了。又多少都有點文化,按理說,應該是有些話語權的。然而,無論現實中還是網絡上,教師卻總是遭欺負,被打被罵被抹黑,毫無還手之力,只能四處憤激地訴苦。即便如此,也鮮有人給予教師同情和理解。

至於待遇問題,教師與社會公眾之間,更是誤解極深。

一方面,教師普遍反映工資太低,不足以養家餬口,難以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更無法與公務員待遇相提並論。

另一方面,社會公眾普遍認為教師工資並不低,低的恰恰是師德水平。

雙方各執一詞,時常發生激烈的辯論。但很多時候,都僅是情緒的發洩,真正能理性表達者甚少。

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身份認知偏差。

大多數教師認為,自己的身份即使不能算是國家幹部,至少也是知識分子吧?工資待遇即使達不到上等層次,起碼也應該達到“全國非私有單位平均工資水平”吧?

但社會公眾卻常拿教師和農民、下崗職工以及環衛工相比較:工資低?要知足!總比農民高、總比環衛工高吧?

即,教師普遍認為自己是白領精英,公眾卻認為教師僅是社會底層勞動者。雙方在教師身份認知上存在偏差,看法相去甚遠。

2、傳統觀念影響。

元代有“九儒十丐”之說,把人分為十等,教師被列為九等,僅居於末等的乞丐之上,對後世影響深遠。此說法非出於正史,在當時亦有失偏頗,但教師社會地位之低,由來已久,亦可見一斑。

新中國成立之後,師資緊缺,很多農民洗腳上岸,成為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這些教師本質上也是農民,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自然也不高。

更兼在那特別的“十年”,教師作為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是被排擠和打倒的對象,哪裡有什麼地位可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重要性已形成普遍共識。但受傳統觀念影響,教師的重要性卻未得到承認,因此就有了公眾對教育質量和教師水平要求很高,但卻不願意教師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得到提高的不合理現象。

3、信息混雜

教師也不是都很窮。比如說一線城市教師、發達地區教師、私下辦補課班的教師等,都是收入較高的群體。相對數以千萬計的教師群體來說,這些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一個老師補課,就會涉及幾十個家庭,社會影響很大,直接影響了公眾對教師整體形象的評價,容易使公眾以點代面地產生“教師都補課,年入幾十萬”的錯覺。

還有新聞媒體隔三差五就會發佈教師漲工資的消息,卻很少落實。但社會輿論卻已形成,致使公眾誤以為教師工資已經很高。

當然,還有一些別的原因,前面很多朋友都說過了,就不再贅述。


其實,任何職業的收入水平,都自有一個合理的形成機制。你覺得自己太少,卻嚷嚷不來;你覺得他太多,也無奈他何。

上個月請人修燃氣熱水器,僅換一個很小的零件,成本充其量也就是2元錢,但是對方要價50元,我卻不能不給,因為我自己沒辦法解決啊。

房子裝修的時候,需要封陽臺,做鋁合金的師傅說:從160元一平米到400元一平米的都有(推拉窗),你要哪種?他是個實誠的人,一分錢一分貨,擺在明面上,選擇權在我。但我不能既要質量好,又要價格低。世上哪有這種便宜事?

所以,不能他抱怨工資低,你卻談師德不夠;他說待遇差,你卻罵都補課去了;他講政策沒落實,你卻懟總比農民好。

這哪兒跟哪兒呀?

總有一天,後來者會用腳投票——事實上,正在發生!


毫米


看了大家的回答,都有道理。不過,我還是要說說我的觀點。教師的待遇問題,確實是內外理解不同。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其實是國人的狹隘小農心態在作怪。這種心態的特點是這山看著那山高,總覺得別人比自己輕鬆、比自己生活優越、比自己活得幸福。

實質上呢,沒有一樣工作是輕鬆的,沒有一種職業是什麼事都不用幹就可以拿錢的。這裡有個交換的概念。俗話說,錢難掙、屎難吃!菜農每天起早貪黑、辛苦勞累但利潤微薄,他會羨慕其它職業,人家動動嘴就可以賺錢;市場的推銷,他們賺錢確實是靠嘴的,要忽悠上大的顧客,他的提成會是很高,但他卻每天忙碌奔波、跑斷雙腿都不一定能夠忽悠上一個人 他們羨慕那些穩定工作的,做著就拿錢;有穩定工作的人,是天天坐著賺工資,比如公務員,他們天天都做同樣的事,生活沒有變化,嘴皮子磨破,還要在勾心鬥角、重責傾軋下辛苦勞累,一旦出問題則萬劫不復,他們就羨慕那些自由職業者,什麼責任都不用承擔,想幹就幹,幹一周可以逍遙一年;自由職業者卻覺得自己窮困潦倒,沒有社會地位,天天晝夜顛倒,找不到開張的機會,他們又在羨慕別的職業……就這樣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好,羨慕別人的,但自己又無法做人家的事,只能過過嘴癮,傾訴一下、發洩一下。我們最多聽到的就是人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說自己的職業怎麼怎麼不好,孩子以後長大了前晚別從事這樣的職業。

這裡再說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老鼠要嫁女兒,要找天下最厲害的,於是找到了太陽,太陽說烏雲能遮住自己,烏雲更厲害;烏雲說一陣風就把自己吹跑了,還是風更厲害;風說牆能把自己擋住,牆更厲害;牆說老鼠能打洞,還是老鼠厲害。老鼠看又繞回自己了,但大家都有害怕的,那麼自己最怕什麼呢?最怕貓,於是把女兒嫁給了貓。看看前面列舉的現象和這個寓言故事的情節是多麼相像?

事實上,任何職業都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有它輕鬆的一面也有它勞累的一面。同時任何職業都有一部分人富、大部分人窮;一部分人成功,大部分人庸碌。經商的大有人在,但大富之人是少數;科研人員很多,但科學家是少數;公務員很多,但順利升官的是少數;推銷員很多,但能提到大的分成的是少數;教師很多,但工資高的也是少數。說的好聽些,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說的正規一些,叫多勞多得;說的實在一些,叫家家都有難唸的經。所以,我們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儘可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出成就,而不要去詆譭其他行業的人,因為隔行如隔山,咱不懂人家的事,也不懂人家的辛苦,僅僅處於酸葡萄心理、從外表上看就說人家如何如何輕鬆只會顯現自己的無知!


狂想的蘆葦1


對於教師的工資討論,這些年一直在持續。有說低的,也有說高的,眾說紛紜不一而足。以本人看來,這裡可能有點誤會。

一,教育法規定,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或高於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按照這一規定,教師的工資已經與公務員的工資水平基本相當,甚至,教師的工資還略高於公務員的水平。

二,公務員的工資和教師相當,福利待遇也沒有外界想的那麼好。這些年公務員的職業很熱,尤其是對剛畢業的大學生很有吸引力,不是因為工資高,而是傳說中的高福利。以及較高的社會地位。

三,公務員和教師一樣,也是靠工資吃飯的職業。就是人們想象的福利也是子虛烏有,少的可憐。至於能夠達到領導級別,一輩子恐怕沒有幾個公務員能夠混到那個位置,可比教師熬個高級教師職稱難多了。

四,現在,人們之所以認為教師工資低,主要原因是多數人認為公務員工資高於教師收入水平。認為公務員除了工資還有福利,還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教師的工資水平高低,不應該只於公務員做比較,應該與當地平均工資相對應,如果教師的平均工資與當地平均工資持平,那就等於是處於較高水平。現在的教師工資應該是高於當地的平均工資。


無奈且向上


工資水平因地差異巨大

在一線城市裡,教師的工資水平相當還是非常不錯的.在三四線城市,工資水平確實不高,處於中等水平.在廣大農村地區,確實是特別低的.要說老師工資確實不能武斷的說工資高或者工資低,地方差異巨大,沒有可比性.然而,小城市裡老師的工資確實是不高的,還經常面臨拖欠工資的現象,因為地方財政可能出不了那麼多錢,幾處於3000-5000的水平.即使教育法規定老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但從公務員轉老師的幾乎沒有.相較於當地房價來講,這點錢確實是捉襟見肘.大城市裡工資高,單從數字上看確實高很多,但我們要同時看到大城市裡的房價,老師買個房子壓力也特別巨大.

老師補課佔收的大頭

若老師只有工資,那肯定沒有多少人願意幹.在老師收裡佔大頭的並不是工資,至少對於很多老師是這樣的,甚至有的老師靠著補課發家致富.這種情況在小城市裡非常常見,老師帶幾個學生,一節課幾百上千的,一個月就可以增收幾千塊.又可以領工資,又可以掙外塊,這樣的工作誰不願意幹啊.所以就會出現上面所講的,一邊很多人報怨老師工資低,一邊又是無數人搶著去學校當老師,這樣的情況表面看起來矛盾,實則是有大貓膩在裡頭.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我是學霸數學,歡迎關注!


學霸數學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收入高低源自對比——不患寡而患不均吧。如果用一句話來回答,可以用毛主席他老人家說的“屁股決定腦袋”來解釋:沒人會覺得自己收入太高。

如果拉開了聊的話,作為教師,我有些感受和想法,供參考。

A面:內行眼中的工資低

以本人為例,每個月到手5000出頭吧,如果年底考核合格,還有1萬多塊錢。所以每個月平均6000吧。不知道在外行看來,這算不算待遇高。但在我們內部,覺得這不算高。同事們聊天,講給人按摩的大姐的也是月入六七千,小區裡健身房教練號稱月入萬餘……所以心裡不平衡啊:我們上學上了二十年,交了多少學費,掉了多少頭髮,到底來不過如此。做老師的,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談收入。老家鋪地磚的老表們,比你掙得多的多。

教師工資低是普遍現象,但教師群體也有富人。比如那些領導,那些知名的教授博導們,手裡握著的各種資源,都能變成銀行賬戶上的數字。所以你說工資低,它真不高,但有高的。

B面:外行眼中的待遇好

題主問題用詞精準呀,工資和待遇顯然是不一樣的。暑假、寒假、一週幾節課……所以那麼的人都會問:你們老師天天都幹什麼呀?潛臺詞是:你們TM這麼多時間,真爽。所以,

時間自由可能是“待遇好”的一個重要表現。還有,運氣好的老師,可能會分一套便宜房子——這便宜簡直太大了(這個不能多說,拉仇恨)。再者,好歹也算知識分子,一般還比較受人尊重,至少大部分的學生對你還挺尊重的。

然而,外人眼中的待遇好,很多時候只是幻象罷了:老師們上課之外的工作是外人無法想象的,不解釋了,不信你來試試;房子要靠運氣,大部分人都是沒有的;受人尊重?假象。金錢比知識能得到更多尊重。

【總結】很多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教師待遇尤為如此。教師跟教師也不一樣,學校跟學校也不一樣,甚至同一所學校不同二級單位裡的收入差異也非常大。其實,教師待遇爭議大,也和國家對教育的態度有關係——光想讓馬兒跑,就是不想讓馬兒吃草。準備給點錢吧,就拿一根長棍子挑的老高,後面一大幫窮秀才不要命的追……很好,你開心我就開心。


大聖隊長


要發展,振興,強盛,富強,幸福,提高國民素質都離不開人才,教育,教師,教師高薪,退休教師最高。

一味的愛魅,迴避,搪塞,貶低,打壓,擠兌,詆譭 無視,歧視,不理,……,必然會失去人才的大批成長,湧現,失去人才的至高點,失去發展良機,失去異軍突起,激起直追,趕超引領的機遇,失去該有的快速發展的吉時。

重視教育是強國富民之需,是挖掘釋放巨大潛能,科技,教育,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強教必先強師,強師必要高薪,退休教師最高,才能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有吸引力,終身,鑽心從教,育出更多的頂尖的優秀領軍人才,再選領軍優秀人才從教,……。步入良性循環快出人才的快車道。從古至今,當今世界橫向比較,誰重視了教育,發展了教育,尊重愛戴教師,就安定,興旺,發達。

教育並非萬能,但又無所不能。是開啟人才倉庫大門的金鑰匙,是各行各業創新,發展,壯大,領先,超前,取勝,永立潮頭,永遠不敗的源泉。是競爭領先取勝的根本所在。

忽視教育,是裹足不前,夜郎自大,自視清高,一葉障目,不思進取,坐吃山空,慢性自殺,坐以待斃。

教育要提質增效,首先要重視教師,在高薪,高門檻,嚴進寬出,整肅隊伍,清除不合格的教師,才能真正抓住教育大發展,大振興的牛鼻子,才能真正的振興經濟,發展經濟,壯大經濟,實現國泰民安,國富民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實言守真


教師待遇問題為什麼總是爭議那麼大?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理解。

從梳理當前社會熱點來看,教師待遇也能算是比較受關注的熱點之一。


對於老師待遇廣受關注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一是教師隊伍龐大,社會關注度比較高;二是教師寒暑假被認為是很大的福利;三是在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存在待遇的地區差異,而且差異很大等。

其實,對於教師的待遇問題也無需過度關注,很大一部分人只是看到一部分地區教師工資高、假期多,並沒有看到教師每天要比正常上班時間早,下班時間晚,而且寒暑假大多時候也會被技能培訓、批卷等事務纏身,並不像社會認為的那樣清閒。同時教師的待遇在很多地方還是很低的,亟待提高教師待遇。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體制內問題答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