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越来越少?

koiog76tu


如今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生活富裕了,国家给予了诸多惠农政策,农民因此在生活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有的在家务农,有的借助政策,利用自家的土地和房屋做起了“生意”,成为新时代的农民。也有的选择外出打工,或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总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那么,是不是意味农民越来越少了呢?

其实,很多问题应当一分为二地看。从表象上看农民的数字减少了,但实质上是农民这支队伍更精良了。

如上所述,他们有的虽然走出去了,可是有的又返乡回来,还有的回归农村的,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和乡村教师来到了农村,为农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一支不可夺得的力量。这样,从总的来说,并没有大幅度地减少。

当然,毕竟走出去的农民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老人的赡养、孩子的教育以及土地的荒芜等。那么,这些问题又如合合理地解决呢?

农村如今在教育上也实行了免费和补贴政策,所以已经不是农民们担心的问题了。

国家在农村养老问题上有了新农保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这项惠民政策极大地解决农村农民的养老问题。

而荒地可以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实行承包。承包出去的土地会发挥土地更大的价值,因为国家的政策会让土地得到最大化的开放利用,实现其价值。而作为个人也应该积极配合国家政策,最重要的是自己规划好土地以及房屋等财产的分配,合理运用,这样,就不会因为盲目的行为而损失自己的权益,也会发挥它们应有的价值。

办法总比问题多。有问题就有对策,所以农民朋友一定要及时了解国家政策,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将不是问题。


新华融媒新消费


农民越来越少?答案是肯定的。即,农民越来越少!

一、实践数字说明农民越来越少。

1、乡村人口呈现递减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17年,我国乡村就业人员数量为3.5178亿人;2016年乡村就业人员数量为3.6175亿人。2017年比2016年乡村人数少了0.0997亿人;10年前的2007年,我国乡村就业人口7.1496亿人,经过了10年的时时间,逐年递减,到2017年我国乡村人口为3.5178亿人,少了3.6318亿人。

2、城镇人口呈现递增趋势。

2016年城镇就业人员数量为4.1428亿人,2017年城镇就业人员数量为4.2462亿人,2017年比2016年城镇人数多了0.1034亿人。10年前的2007年,我国城镇口为3.0953亿人经过了10年的时间,逐年递增,到2017年我国城镇人口为4.2462亿人,多了1.1509亿人。

3、10年的实践表明:

乡村人口在逐渐减少,城镇人口逐渐增加。我国的农民越来越少。

二、原因初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1、我国城镇化政策成效。

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7.35%,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8.52%,相比2010年提高了8.57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2、以城带乡政策的效果。

我过实行的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政策,不断显示出它的成效。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就业。鼓励农民外出打工等等政策性鼓励发挥了主要作用。

3、低效益迫使转型加快。

传统农业的低效益、低收入,使部分农民脱离农村,寻找新的出路,致使农民减少。

原因很多,这里暂列以上原因。

三、正确认识这种趋势

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这是好事情。农民减少,势必导致城镇人口、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消费水平也势必跟着增加,农产品价格也随着升高,农民的收入也势必增加。不必担忧农业生产的从业人员减少,导致农业没有人干的问题发生。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农民专业化,都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益,会出现过去三四个人一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干完,关键是技术手段提高了,过去,收割靠人工,现在收割开收割机,效益怎样,大家感同身受吧!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和看法!友友们,你说呢?以上回答兼回复AQ阿强网友的邀约。

我是凡尘观生活。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是我的本质!欢迎大家就“三农”有关问题与我探讨!

谢谢!再见!


凡尘观生活


做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人,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也曾思考过。

首先,农民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的比例是不断降低的。以我自身为例,我老家所在的胶东农村,世代以种苹果为业。近几年来,每次回老家我都会感觉到,目前还在种苹果的村民年龄普遍偏大,以五六十岁的人为主,三十几岁的寥寥无几,二十多岁的几乎没有。这也不难理解,种地是很辛苦的,收入及社会地位都不高,对年轻人自然没有什么吸引力。上了大学的自不必说,肯定不愿回老家务农,偶尔回去几个也是有点想法创业的而不是传统的在地里刨食。即使没有上大学的年轻人,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到城市里打拼,进而留在城市。与农村相比,城市里有更多的机会,更便利的生活条件。

那么,大批的剩余地地怎么办?会不会对我们的食物来源造成影响呢?我认为不会的。国家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投入不断加大,以后的趋势应该是走规模经营、专业化经营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现在好多地区已经在搞土地流转,一些专业的公司会把农民的土地以各种形式流转过来集中经营,食品的供应肯定不会受到影响的。

不管怎么样,做为农民的儿子,我希望农村的未来越来越好,农民越来越富裕,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都能在生活上有所保障。


农墨


我是一个农民,我在外面打工,好多年没种地了。说说我的看法,到了我们这一代,在家种地的人几乎没有了,只有上了年纪的父母,出不去的人在家种地,种地还受其它因素影响。

1、天气气侯

种地还受天气气侯的影响,在风条雨顺的年头,庄稼长的好,农民收获满满的。碰上干旱、洪涝的天气,农民有可能颗粒无收。

2、价格不稳定

农产品还受价格影响,价格高产量高,收入还行。碰上价格低,产量再低时,有可能不保本。

种地卖农产品收入不仅没保障,农产品从种到收,要干的农活很多,还很累。年轻人没愿意种地的,他们也不愿再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这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出去打工,他们打工挣的钱是在家种地卖农产品收入的好几倍。在打工的同时,他们不仅多挣了钱,还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学到了东西。怎么看都比在家当一个农民种地强。



简单快乐11573


谢谢邀请。农民越来越少,这是肯定的。作为生活在农村的80后,见证了这三十年农村的变迁。

改革开放后,农民开始涌向沿海城市,进入工厂打工或者进入工地做建筑。

而80后和90后刚好又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的孩子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一部分人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大部分选择留在了工作的城市,在那里买了房子。

而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年轻人,大部分选择了外出打工,在工厂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管理或者高管,即使没有当上管理,在城市挣到的钱相对比在农村要多的多。

收入的提高,生活得到改善,手头宽松的年轻人,很多人选择了城市,一家老小举家迁移到工作的城市,或者在老家县城买了房,间接性的离开了农村。

苗阿哥作为80后,作为返乡农民工,已经在老家务农多年。这些年来,很多80后和90后对我说不会再回村里务农,在外打工挣到了钱自己就在城里买房子,不想再务农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选择。



老一辈农民逐渐老去,年轻人甚至也不会耕田,锄地等等。大部分进城去的农民工更愿意留在城里做工,原因是在城里做建筑一个月的工资,足以买下在家辛辛苦苦种一年的粮食(我们西南地区每户土地不多,种地一年也就几千斤粮食)。现的农民也不像以前那样喜欢养猪了,同样的,辛苦一年养两三头猪,去做一个月零工明显就买的到一头大肥猪,而且还没有那么辛苦操心。
要问农村荒地怎么办?现在很多农村都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让留守在村里的人来管理,荒地集体流转,入股进合作社,地没有荒,还得到有效管理,同时农民还得到分红。


农民虽然越来越少,但是土地一样有人耕种
,粮食一样会出产,大家也没有必要担心没有饭吃。

作为农民,苦了大半辈子,其实也就是往好生活拼命,背井离乡,只为了不再跟泥巴打交道,种地太苦,尤其是在我们西南的山沟沟里。

但苗阿哥相信,现代农业的兴起,农村无人种植的土地在农民合作社或者公司的管理下,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苗阿哥


中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确实是越来越少,全国14亿人口,名义上有8亿生活在农村,实际上现在在农村真正真活的大概有6亿人,不少是老弱病残的,真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大概在3亿人左右。农民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 农民工进城

随着城市建设,房地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者进入城市从事建筑,城市服务如家政,保洁,餐饮等工作。

2. 养殖业的集中化

原来在农村有大量的农户自己养猪,养鸡,养羊等。现在随着养殖业的集中化,养殖企业如温氏,天邦的规模化,农户个体养殖已经没有成本优势,加上政府的环保严格要求使得养殖进一步集中化,导致养殖业从业人员显著减少。

3. 种植业的规模化

我国有18亿的耕地,其中有水稻4.5亿亩左右,玉米5.2亿亩,小麦3.8亿亩,土豆8000万亩,过去一般一个家庭只有三五亩地,实际平均每个人的耕地面积在一二亩。而现在随着土地流转,农业机械化程序的提高,一个人可以种植水稻的面积从过去的二三亩迅速提升到100亩甚至150亩左右,使得种植业的劳动力投入大大降低,同理在其他主粮作物上的劳动力投入也明显降低。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作者:牛磨王,18年现代农业从业经验, 上海劲牛互联网农业平台创始人,到访过中国的大部分省份的农村, 田管家APP特约专家!


鲜农场


农民越来越少,这个趋势是必然的,我们国家农业要提高生产效率,想要机械化生产农产品,想要让大家真的从农业方面赚到钱,自然是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的。

农村土地,可用的一共就那么多,过去农民是为什么富不起来,就是因为土地零散,大家都是种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想靠着种地赚大钱,那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只种自家的地,估计连解决温饱都是困难,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选择外出打工,赚钱贴补家用。

现在国家就是在鼓励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大面积的种植,机械生产,规模化统一管理,也只有这样才能烤着做农业来赚大钱。

所以题主担心将来没人务农或者荒山荒地没人去管,其实是多余的关心,只要农村这一块儿有利可图,那些商人企业家一定是不会放过的,这一点你可以完全放心。

拿荒山来说嘛,流转个50年,开发个自然景区,或者建个风格别致的山庄,只有宣传做得好,根本不愁没客人。


爱农帮


这段时间回了农村一趟发现所有的田地都长满了野草,但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就是没有人耕田那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是现在的农民都不愿意耕田了,种出的大米不好吃。一亩地种出的米也卖不了多少钱。很多农民说都不如我俩夫妻出去干两天的活钱还多!这是一个原因

二就是现在很多养殖户把污水排到田地里造成田地污染没办法耕耘,种出的瓜菜米也有毒,有的地酸性过强根本不可能种菜!

三就是现在的人生活水平好了,都变懒了,吃不了苦了,太阳一晒就说头晕,用点力气就说好累,造成没有人去耕田,种地了!


田边的小伙


首先,很明确的告诉你!你不会因为没有农民就没有粮食吃了!我上个月回去帮家里卖过粮食,父母辛苦了一年,2万斤粮食卖了2万1千块钱不到!这就是现在农村的现状!农村现在种粮是一年不如一年,2万多的收入出去随便找份工作都能拿到!问了下父母,为什么一年不如一年,父母说:国家现在吃的粮食都是进口的了,比咱的价格更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