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卷二|阿難九問佛陀,從同分妄見角度解釋」見見非見「

《楞嚴經》讀到這裡,最大的體會是,《楞嚴經》最難的不是它的義理,而是它的文字。比如說,一個“見”字,可以是見性、見精、見覺、能見、所見、看見、相見等等,選取名相不同,文中意思往往差異很大。比如說“見見非見”,雖然此種文句讀之頗感玄妙,但我們讀楞嚴,不是為了享受玄妙相之輕安而來的,而是為了開啟智慧,徹底覺悟,故而讀懂佛陀所說的話,學習佛陀微密觀照方式,就顯得非常重要。


上一章佛陀從別業妄見的角度,談了見見非見之理。這一部分,佛陀將從同分妄見的角度,繼續談論此理。

繼續邊讀邊聊《楞嚴經》。

楞嚴經·卷二|阿難九問佛陀,從同分妄見角度解釋”見見非見“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

“什麼稱名為同分妄見呢?阿難,這個閻浮提,除去周圍的大海水,中間的平原陸地上,有三千個洲。在它的正中有一個大洲,東西南北四方全部包括,大概估量,大國大概有二千三百個。其餘的小洲,分佈在各個大海中,其中有的小洲,或許三、兩百個國家,有的小洲,或許只有一個、兩個國家,也有至於三十、四十、五十個國家的。”

同分妄見是多人共同的妄見。我們之所以共同在中國、在地球、在閻浮提洲等等,這都是我們的同分妄見感召的。

楞嚴經·卷二|阿難九問佛陀,從同分妄見角度解釋”見見非見“

【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祗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佩玦,彗孛飛流,負耳虹霓,種種惡相。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阿難,倘若在此閻浮提中有一個小洲,此洲只有兩個國家。其中一個國家的人,共同感召到惡緣,則彼小洲當此國土的眾生,就能睹見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二月,其中乃至見到暈、適、佩、玦等月惡相,彗、孛、飛、流等星辰惡相,以及負、耳、虹、霓等日惡相。但是,這些惡相只有此國眾生能夠看見,另外一個國土的眾生,根本看不見,甚至聽都沒有聽說。”

根據宣化上人的解釋:

暈、適、佩、玦是月的惡相,其中惡氣環繞月亮叫做暈,黑氣遮蓋月亮叫適,白氣在旁邊叫佩,半環叫玦。

彗、孛、飛、流等星辰惡相,其中光芒遍射而長的星叫作慧(即掃帚星),芒氣四出而短的叫作孛星,從空中橫過的叫飛星,光象下注的叫流星。

負、耳、虹、霓等日的惡相,其中惡氣在太陽之上叫作負,在旁邊叫作耳,雨後對日有彩色叫虹霓,在早上出現的叫虹,晚上出現的叫霓。

兩個國家,一個國家的人能看到各種不祥境界,這是該國眾生的同分妄見。另一個國家的人看不到,說明同分妄見是虛妄的妄相,就像前面目眚人見到的圓影一樣。

楞嚴經·卷二|阿難九問佛陀,從同分妄見角度解釋”見見非見“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阿難,我現在為你把同分妄見、別業妄見這二事,將它們的進退之理,都合乎明白。”

【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阿難,如那個目眚眾生,因為別業妄見,看見燈光中所現之圓影。雖然現在眼前和境景很相似,但最終那個人所見的,都是目眚所造成的。眚就是見勞之相,並非是燈色、見色所造。然則見到圓影的目眚人,終歸不是見性上的病咎。”

【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

“就比如你今天,能夠用眼睛觀見山河、國土以及一切眾生,都是無始以來的見病所形成的,見覺與見緣相,都好似現前之境。本來我見精覺明,因見到所緣之眚相,覺明見精當即見到眚。如果明白眚相本是覺明真心所現,則此覺所緣相就非眚病了。”

戴上藍眼鏡看月亮,因為知道藍眼鏡是虛妄的,所以見覺所緣之藍色第二月相,並非是眚病。

楞嚴經·卷二|阿難九問佛陀,從同分妄見角度解釋”見見非見“

【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複名覺聞知見?是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能夠覺知到所覺緣之眚相,此覺就不會墮在眚病中,這本是實見之見,怎麼又稱名為世間的覺聞知見呢?因此,你現在見到我和你,以及一切世間的十類眾生,皆是見眚(見覺中所現之眚相)。如果見到眚相不為相所迷惑者,彼見就已經離妄,能見到純一無雜的真精。當見性不落眚相時,故不能名之為‘見’。”

眾生身在十法界,如果著相,則處處都見眚相。如果不為相所迷惑,此見便成真實之見。見性中不落一絲眚相時,這個“見”之名相也脫落了,還談什麼“見”呢?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阿難,如前所說,彼國眾生之同分妄見的例子,又彼別業妄見目眚一人的例子。彼目眚病人與彼同分妄見之國人,都是一樣的道理。彼目眚人見圓影,是眚病妄見所生;而此國眾生同分所見之不祥境界,是共同見業中,瘴業、惡業生起的緣故。所有這些都是無始以來的見妄之所生”

楞嚴經·卷二|阿難九問佛陀,從同分妄見角度解釋”見見非見“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例如閻浮提三千洲中、以及四大海水,娑婆世界、以及十方一切有漏國土的所有眾生,共同都是覺明無漏的妙明真心,而見、聞、覺、之就是他們的虛妄病緣。這些見聞覺知和合在一起,就有了虛妄的生、虛妄的死。”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覆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如果能遠離見聞覺知一切和合病緣相、以及不和合病緣,就能滅除生死之因,成就圓滿菩提,證得不生不滅的真性,獲得清淨本然之真心,明瞭本覺湛然,常住不動。”

無論是別業妄見,還是同分妄見,皆是因攀緣見聞覺知而產生的相見,此見相之見,不是真見。只有不著相,此見才是真見。

這裡,又提出了和合病緣相、不和合病緣相,佛陀對此是如何開示的呢?且看下回分解。

歡迎留言!邊讀邊聊,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