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2日上海本地餐飲新聞晚報

2018年06月12日上海本地餐飲新聞晚報

1、上海市科委將引導各類創新資源向示範區集聚

首先,上海將推進一批改革任務在示範區先行先試。

2、閔行“面面俱到”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

據閔行區區長倪耀明介紹,閔行將依託上海科技成果信息庫建設“閔行區科創服務平臺”,與市級數據互通共享,同時開展線上線下的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

促進科技信息資源共享。

3、“民歌頌筷”全國徵稿活動徵稿啟事

本次活動是繼“故事頌筷”“對聯頌筷”“詩聯頌筷”“兒歌頌筷”之後的又一次全國性筷子文化徵稿活動。

民歌是老百姓的心聲,不僅是傳統的而且也是現代的藝術。

4、DIY香囊、學習節令“冷知識” 滬上公園端午活動玩不夠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6月12日報道:再過幾天就是端午佳節,除了吃粽子,看龍舟等傳統活動外,市民朋友們也可以選擇前往各大公園放鬆身心。

端午節期間,滬上部分公園也即將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歡迎市民們參與遊玩。

圖為古猗園的匠心香囊。

5、機器人為你寫詩不是夢 上海國際文化裝備博覽會即將亮相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6月12日報道:機器人為你寫詩。

貼著牆也能投影寬銀幕。

這些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情已經實現。

6、搶先看!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新看點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6月12日報道:VR認知症體驗設備、全球頂尖擬態服、智能壓力監測坐墊。

一款款科技感十足的養老產品,吸引著大家的目光。

明天上午,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CHINAAID)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

7、結下一生藏緣 復旦醫生在日喀則“造血製氧”

2018年第三屆西藏日喀則醫學珠峰論壇—復旦-日喀則醫學高峰論壇現場。

東方網記者曹磊、通訊員張一然、陳文雪6月12日報道:自東海之濱至珠峰北麓,日落漸晚,天際漸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