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北镇执法中队向违法建设亮剑,促民生和谐

2018年7月4日,山东滨州,滨城区北镇街道综合执法中队,联合北镇街道工商、食药、公安等多部门,对辖区内黄河五路东海一路至渤海一路路段进行综合执法整治行动,依法拆除违法建设、查封取缔非法小作坊。本次行动,共出动300余人次,机械车3辆,运输车6辆,执法车辆5辆,人员运输车3辆大客,拆违面积5000余平方米。整治行动净化了城市环境,维护了社会公平,赢得了市民一致好评。

整改通知频次达一天三次 相关单位消极拖延

违法占用公共用地情况,是乡镇管理“顽疾”的典型,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附近居民反应强烈。违法建设浪费土地资源,影响公共安全,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早在今年2月份,北镇街道综合执法中队,对辖区内存在有违法建设的单位下发的整改通知书,对违法建设责任人进行政策讲解,鼓励自行拆除。6月份,执法中队再次向这些单位下发了通知,通知频次达到了一天三遍,但相关单位一直消极拖延,并未进行实质性的整改。经多方协商,由北镇街道综合执法中队牵头,联合多部门对违法建设进行拆除。

为确保行动稳步推进,北镇街道办事处召开专题部署会议,根据各拆除点的不同情况,制订了详细的专项行动方案。同时,对拆违中可能出的情况也进行了风险评估,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

在行动中,全体人员严格按照行动要求,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既坚守岗位全力维护现场作业环境,又耐心释疑疏导违建户与周边群众情绪,确保行动安全顺利推进。

同时,北镇街道通过出动宣传车、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构建立体化宣传阵地,把宣传发动贯穿拆违工作始终,真正达到“拆除一片、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彻底清理“小菜园”,恢复绿化带原貌

在行动现场,黄河五路818号一家厂子在其院落外边的绿化带里开辟了一片“菜园”,里边种植了玉米、韭菜、大葱等多种农作物,并在“菜园”周边围起了铁栅栏。将一个供电铁塔围在了“菜园”里,存在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对“菜园”进行了清理,将公共用地恢复原貌。对于清理中产生的各种垃圾杂物,由运输车当场清运。

执法队伍对存在违法建设的单位进行无缝隙巡查,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对于一些设置在高处的广告牌,执法人员则借助于装载机等器械,进行切割拆除作业。在本次执法中,还发现了一个烧鸡小作坊,由于多项标准均不达标,执法人员依法予以查封取缔。

被拆户积极配合,并自行整改

“早知道现在被拆,当初就该把钱花在合法的地方了。当初也是看到邻居厂子自行搭建院墙占用绿化带,我也就心存侥幸占用了一块。”一家厂子占用绿化带私搭乱建,一名该厂工作人员放下手头工作,赶紧找来了多名工人,自行搬运钢管、拆除院墙围栏等设施。

“我们自己清理吧,这个地方留出一点空来吧,保证能保质保量完成清理工作,今后决不再自搭乱建了。”一家厂子侵占了绿化带,私建了一片水泥硬化场地,用于存放各种材料。面对执法人员,该该厂子一名人员表示今后肯定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不再侵占绿化带面积。执法人员认真核实了现场情况,在确保整治行动顺畅进行的前提下,尊重该人员的意愿,让其自行处理,体现了拆违整治工作的人性化和法治化。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创城工作实效明显

北镇街道综合执法中队长刘伟介绍,北镇街道地处老城区,专业市场多、老旧小区多、破产企业多,棚户区面大量广,基础设施滞后,居民小区与工厂企业交织,平房与楼房混杂,迎接全国卫生城复审任务繁重而艰巨。工作任务重、难度大、问题多,共排查问题八大类、1412处,确定重点整治工作区68个。街道对照迎审标准,细化方案,创新措施,强力推进。

“坚决落实新增违建零增长、零容忍的要求,始终保持对查违控违工作的高压态势,对新增违法建筑冒头就打、动土就拆,确保违建实现零增长。”北镇街道综合执法中队长刘伟说道。

据介绍,截至目前,北镇街道已组织人力3600余人次,出动车辆2500余台次,清运各类垃圾1900余吨,小区、市场整修路面2000平方米,规范违规广告、门头牌匾1100余块,辖区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在具体的工作中,做到入户率100%,争取支持率100%,按期整改率100%,最大限度的获得了居民的认可和支持。

山东滨州:北镇执法中队向违法建设亮剑,促民生和谐

山东滨州:北镇执法中队向违法建设亮剑,促民生和谐

山东滨州:北镇执法中队向违法建设亮剑,促民生和谐

山东滨州:北镇执法中队向违法建设亮剑,促民生和谐

山东滨州:北镇执法中队向违法建设亮剑,促民生和谐

山东滨州:北镇执法中队向违法建设亮剑,促民生和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