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經歷了什麼……

家有熊孩子終於要上小學了,網上鋪天蓋地的都是熊孩子上學第一天在小學校園門口的撕心裂肺的哭嚎,彷彿上演一場生離死別的既視感。

為了能讓家裡的小寶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近期也是煞費苦心的各處蒐集,對付熊孩子幼小銜接的妙招,本著“戰術上重視,戰略上藐視熊孩子“的堅強的決心和求生欲,匯聚成以下的“降娃六招”。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經歷了什麼……

儀式感的“畢業典禮”

在幼兒園的生活快要結束的時候,和孩子一起準備一個比較“正式”的“畢業典禮”,有儀式感的告別幼兒園生活,去迎接新的小學生的學習生涯。不僅讓孩子潛意識知道:大班上完了,就要離開幼兒園去上學了。還能培養孩子珍惜生活中的美好點滴,熱愛生活的態度。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經歷了什麼……

熟悉家到學校的路線。

由於公立小學學生都是就近入學,所以學生的家距離學校都在半徑一兩公里之內。可以提前帶孩子熟悉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哪裡有馬路?斑馬線在哪?怎麼看紅綠燈?哪個路口上學和放學的時候車流和人流量比較多,需要注意安全等,進行這方面的提前教育和演練,降低孩子上學為難情緒和安全隱患。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經歷了什麼……

利用孩子平時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引導

孩子平時喜歡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粑粑麻麻在給孩子解答時,可以對孩子說:“你問的這些問題,麻麻也不完全懂,等你上學了,老師會告訴你的,因為老師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你想問什麼,老師就告訴你什麼。到學校上學,你會學到很多知識。”這樣做,孩子對上學就會產生興趣,上學在Ta的小腦袋中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經歷了什麼……

學前教育

上洗手間的問題

有些孩子習慣於隨時去洗手間,對於小學只能在課間去洗手間很不習慣。特別是只有課間能玩,孩子更不願犧牲遊戲時間去洗手間了….如果孩子碰巧膽子小不好意思給老師說,或者教室距離洗手間教唱,可能會造成孩子尿褲子的情況。

早上上學,可以提醒孩子“課間先去洗手間,再玩”“不管當時有沒有尿尿,都要去洗手間”。如果提醒然並卵,放學接到孩子的時候,可以先問一下要不要去洗手間。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經歷了什麼……

學習方面

可以提前學習一年級的知識,對孩子剛開始的學習積極性有一定促進作用。

①一開始容易被表揚,從而進入正向循環。

②節省花費在知識上的時間,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適應新環境和養成學習習慣上面去。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經歷了什麼……

主科

簡單的漢字。會認得越多越好。識字敏感期其實在幼兒園階段,早教早好。

英文:最好會說一點簡單的單詞,比如apple之類。注意不要和拼音混淆。

數字:阿拉伯數字要認識。能從1數到100.20以內的加減法要回。

其他:

比如寫自己的名字,認識顏色,貨幣,會看鐘表,知道上下前後左右的方位。

平時可以帶孩子玩玩積木,培養基本的空間想象能力。

學習習慣

比起幼小銜接,學習習慣在開學的最初三個月裡,要督促孩子儘快養成。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經歷了什麼……

1. 聽課習慣

可以提前練習坐在固定位置上做一件事。提前在家喝孩子一起玩老師學生的扮演遊戲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2. 書寫習慣

學會用正確的姿勢拿筆,寫字。坐姿過低容易近視斜視,爭取在一開始就讓孩子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

3. 作業習慣

幫孩子安排好寫作業的時間,協助孩子檢查自己的作業是否都完成了。檢查孩子作業時儘可能讓孩子獨自完成,粑粑麻麻只需要提醒孩子:“做完什麼了咱們就打個勾”“看看自己的作業裡面有沒有錯別字”。慢慢來,粑粑麻麻不要著急,養成孩子獨自完成作業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