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講堂︱周躍南:學會感謝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

道德讲堂︱周跃南:学会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

7月7日下午,市區珠冠巷慶年坊文化大家園內熱鬧非凡,不少小學生在家長陪同下前來旁聽公益道德講壇。這些孩子是溫州市百里路小學的學生,原來,他們的暑期作業中,有一項聽一場公益道德講壇的社區服務作業。

講座結束,百里路小學三年級學生陳一樂說,今後一定要好好孝順父母。

道德讲堂︱周跃南:学会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
道德讲堂︱周跃南:学会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

當天的講座有哪些精髓?記者專訪了主講嘉賓——中國好人、浙江省道德模範周躍南。

替犧牲戰友盡孝三十載

記者:周老師您好,您今天的主題是“堅守承諾當孝子”,在盡孝方面,您是如何堅守承諾的呢?

周躍南:上世紀80年代,我應徵入伍並參加了自衛反擊戰。1985年,我戰友陳雲生在自衛反擊戰中壯烈犧牲。退伍回鄉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約上兩位戰友,徒步登山來到500餘米高山的陳生雲家中,對他年近古稀的父母堅定許諾:“雲生走了,我們就是你們的親人。”這個承諾,我已經堅持了32年。

這些年來,我為兩位老人修房,採購米、油、魚等日用品,添置生活用品、照顧生活起居,對他們的關照風雨無阻。前幾年,老爹(陳雲生父親)過世後,我便經常帶著我愛人、女兒上山看望老媽(陳雲生母親),為她梳頭髮,陪她過生日,我手機裡還保存著跟老媽的自拍照呢。

這些年的堅守,讓我覺得,我堅守的不只是承諾,也是自己的內心。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

記者:您的故事很值得敬佩。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都不懂得如何陪伴父母,孝順父母,對此您有何建議?

周躍南:人要學會感恩,這不僅是一種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知恩必報的傳統美德,一種最為基本的道德要求,而且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理念。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很難想象生活中的他會是一個孝順的人。

現在很多人把父母對自己的愛認為是理所應當的,忘了去感恩。我認為全社會應該加強感恩教育和盡孝教育。如果一個人學會了感恩,學會感謝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那麼所有的事情就好辦了。

講壇觀點

1

我們要學會用愛去感恩,用愛去回報,用愛去孝敬,用愛去奉獻。

2

感恩,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時是一種對待生活的積極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