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些农村年轻人不去打工,又在家游手好闲的过日子?

乡村波比


如何看待一些农村年轻人不去打工,又在家游手好闲的过日子?

不论城里还是农村,这样的年轻人都存在。但是并不是太多。

总的来说是一种“大钱挣不了,小钱不想挣”的眼高手低却没扎实本事的感觉!

很像赵家班小品里出现极频繁的一句台词: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剩!

在我身边接触到的人,从小一起长大的几个朋友里面,就有这样的存在。三十来岁了,还没结婚!

现在的家庭一般仅有一到两个孩子,从小可都是在父母的倍加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有个时髦的称呼叫“妈宝”!

以前农村,老爸那辈人都干过生产队,那时候劳动是一种群体性活动,而且普遍家庭生活贫穷,且孩子太多。游手好闲搞不好还得被集体批斗一番!

现在,一来孩子少了,自小娇生惯养,二来生活稍显富裕,人的懒惰心理就变得猖狂了起来!

说到底,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家庭教育上,就已经埋下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因!


这类人自身,普遍多为初中或者高中、职专毕业,走上社会后多从事的是最下层的职业,累、脏、苦,最要紧的是待遇低!但是却心高气傲,很把自己当回事!

拿我身边的发小举例,初中毕业后退学,在社会上将近二十年,基本身边不需技术和学历的工作都有干过,但普遍干的时间不长,而且还多年处于无业游民的状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致使可赖以生存的专业技能没有!

最要命的是媳妇娶不上,无论是他父母还是我们几个朋友的劝说,完全不起作用,依然我行我素!

跟上面说的妈宝一样,家庭里凡事由父母让着,社会中依然自视很高,经不起单位领导的批评,总觉得自己很委屈,这样的心理很普遍,年轻气盛的大有扬长而去的态势!

总的来说,就是平时闲散惯了,受不了别人的管制,吃不了苦,受不了累,更咽不下气!时间久了,就越来越破罐子破摔了!


老家老味儿


农村年轻人不出去打工,呆在家里没事干,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种地不挣钱,外面打工工资低,自己吃不了苦;二是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学历,年纪也大,打工没人要;三是啃老族。

现在农村里种小麦,玉米,苹果,桃,等,一是产量低,价格上不去;二是管理跟不上,除去化肥,农药,地膜,套袋,人工等,能挣到手的钱没有多少!这还不算风灾,冰雹,旱灾等等,入不敷出;去外面打工每天十几个小时,加班加点,工资还不理想,年轻人在家里养尊处优惯了,怕脏怕累,还不如在家里自由自在,打打麻将赢几个小钱。

现在出去打工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很难熬的,如果你是普工不是动手操作就是跑腿运输。每天就像一台机器,无休无止;学历高点好得多,一般的活会轻松很多,如果再好点能进办公室;进厂时人家对年龄有要求,35岁以下的,眼明手快,为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年龄大的人家不要,所以除了打零工只能呆在家里。

有些年轻人家庭条件好,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西装革履,没有钱花就跟父母要,衣食无忧的生活过习惯了,所以就什么都不愿意干,依赖父母,啃老族!毕业证父母买,媳妇,父母帮着娶回来,车子,房子,父母都给按排好了!只剩下玩了。

这些现象在农村有,但是不多,穷则思变,没有技术就学,没有聪明的脑袋就靠勤劳的双手,人只要你动他就不一样,就怕不思进取,坐吃山空!现在政策那么好,农村的水,电,路,都畅通无阻,现在开始努力也不晚,毕竟别人有不如自己有,您觉得呢?欢迎评论,谢谢


水到渠成183


这种情况在农村并不多见,现在交通便利,网络发达,年轻人见多识广,城市光鲜靓丽的生活对年轻人吸引力很大,愿意待在农村的越来越少了。部分不愿意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可能有几种情况:

一是通过上学、打工积累了一定技术基础和经验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看好现在农村的发展,准备回家自行创业。或养殖,或种植,或做电商,这些人虽然看上去游手好闲,那只是暂时和表面现象。

二是啃老族,跟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可能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生活,外出打工虽然挣钱,可是钱挣得并不容易,吃不了苦,受不得气,父母也舍不得,最后造成只能在家闲着。

三是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人。这样的年轻人多半都是大学毕业,上学期间对自己的人生没什么规划,没有在上学期间为未来的职业储备更多资本,毕业后找工作时很茫然,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工作,时间一长,心理上还产生对走入社会的畏惧感,所以暂时窝在家里。

年轻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对这部分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政府和社会还要加强思想引导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让大家携心共建美丽和谐乡村。

图说农村、留住乡愁,请关注“乡畔”头条号或下载“乡畔App”


乡亲乡畔


我们到乡下去,总会看到那么几个荡来晃去的年轻人呆在村子里。他们好吃懒做,与父母唱对台戏。早上睡到自然醒,白天小溪钓钓鱼,晚上麻将到天亮。口袋里有几块钱的时候也就这么过了。一旦口袋里没钱了,他们就会动歪脑筋,偷,蒙,骗,诈坏事做尽,但是都是些不伤筋,不动骨的小事,群众心里虽然恼火,但是碍于乡里乡亲的情面,也不去举报他们。

按理说,当今社会外出打工挣钱是获取金钱的最佳途径。农民在农村种植作物不挣钱,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况且,年轻人应该是不愿意呆在家里做又脏又累的农活的。

一、这些晃来荡去的年轻人在家里呆着,闲着。他们不愿意到外面去闯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我想这和当地的生存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他们太封闭了。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当地也很少有人在外边赚大钱的例子,所以他们就缺少到外面去挣钱的欲望。

2.还有一些人,他们也出去过,但是他们灰头土脸的回家了。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大多数进城务工的人,所从事的活都是重体力活,手工业。这些活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好吃懒做、不肯吃苦的人,是做不牢的。他们三天打鱼两头晒网,所挣的钱还不够他们的开销。这样下去他们在城里就无法生存,所以就回到乡下。啃着父母的饭。他们认为至少这样还能活着,还能他们认为的快活地活着。

3.农村人大多数从事建筑行业,现在建筑的活少了,光凭出力就能挣的钱,已经越来越难了,找不到出力就能挣到钱的活,又不敢或者不愿意投资做别的,那么只能在家里,希望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即将出现。这样的年轻人在农村呆着,他们觉得没有前途,没有希望。可以说再混几年,到了三四十岁,老婆娶不上,房子造不起来,父母亲一天天的变老了。他们所面对的,就是一个越来越贫困的家庭,没有姑娘会看上他,他们只能当着光棍,得过且过。

4.有些人在发达地区打工几年,十几年的,手里有些积蓄,他们还是年轻力壮。了解到身边企业主的发家史,觉得自己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的氛围影响下,认为与其在为工厂打工,挣死工资维持不穷不富的生活,倒不如放手一搏回家创业,这导致了很多年轻的农民离开了流水线回到家乡。

5. 前些年建筑业红火的时候,各个工地大量招人,工资开的很高,条件十分优裕,最近几年建筑业逐渐萎缩,待遇和条件也不如那时候了,这部分人觉得降低条件,拿着低工资,在去做那些艰苦的活,心里觉得不平衡,也不接受,呆在家里,总希望能够,等到理想的工作,殊不知社会环境变了,这种想法已经很难实现了。



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村,还有许多人闲着。

二、农村人外出打工要注意两点才能赚到钱。

①到熟悉的环境中去,特别是有熟悉的特定环境的村里人,在那里已经闯出了一番新天地。这样的话,到了那里就可以直接干活挣钱。

②要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工作,比如村里有一些年轻人都外地去搞建筑。同样是搞建筑,但是收入却是不一样的。钢筋工,和开挖掘机的人挣的钱,和普通工人这差异是很大的。砖师傅在外面做一天是260块钱,而小工做一天只有150块钱,这是有差距的。


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整个时代都在悄然变化,农民朋友因为受到知识、思维、传统因素的影响,不适应这种变化,显得困惑、迷茫、不知所措。那些年老体衰的打工老人呆在家里还是情有可原的。那些好吃懒做的年轻人就要反思一下了,基本的文化是有的,又是身强力壮之时,挣钱养家才是正道。


拙燕衔泥


现在的农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许多农村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但也有一些年轻人不外出务工,却又在家游手好闲无事可做,那么这些类型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人,他们的生存态度又怎样呢?

据了解,这类年轻人大都是农村因家境贫困等原因读完初中,甚至是读完小学就辍学回家的孩子,一缺文化知识,二怕吃苦,好吃懒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饭来张口,整天东游西逛无所事事的依赖懒惰状态。

应该说,年轻人本是人生美好生活的开始,象这类型的年轻人不外出务工,在家又没事可干,虚度青春年华,对以后婚姻生活生存都是有影响的。试想,你不做事,没了收入,靠啥生活?现在靠父母,长大靠谁?再往另一方面想,当他们不慎交上社会上一些闲散人员,难免会染上不良风气,到时干出吸毒,偷鸡摸狗的不当行为就大错特错了。我有个堂哥小孩小学刚读完就回家了,随后也是整日呆在家没做事,学会抽烟喝酒,还时不时言击父母,真是让父母伤透了心。所以,这类年轻人留在农村游手好闲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对他们的生存状态应加以关注。

首先作为父母应该及时进行引导。要心平气和地把利害讲给他们听,不一定外出务工,但要有自信心,勤劳一样在农村做好事。还有我们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去加以指导,如送岗位下乡活动,把这些文化水平低的农村年轻人组织起来,对他们进行一些技能培训,给他们一技之长,勇敢出去闯,有事做。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这类闲散年轻人问题,农村稳定,我们的社会才更和谐。



仁者暖春1535932


城市和农村都有一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农村主要有三类人:

一.眼高手低之人,其中也有大学生,读完大学后,要找一些轻松、工资高、体面的工作去干。但这种工作不好找,其他一般的工作干不上几天不愿干了,三天两头换工作。干活也丢儿浪当,人见人厌,逐渐的形成的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坏毛病。这类人整天口气大,自认是怀才不遇的姜子牙、朱买臣,能吹破天,口头禅是:有朝一日,我要大展宏图,显示盖世英才……

二、没手艺,怕吃苦,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这类人就业渠道窄,只能在建筑工地打工或到工厂上班,工资低、时间长、待遇差。久而久之,心里厌倦,不愿意干了。就开始游手好闲混日子了。

三、是有残疾的,身体和精神上有残疾,干不了活,又没有头脑门路,只能吃低保混日子了。

最后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能游手好闲混日子的都是有家底的,没家底吃饭都是问题,根本混不下去。


栀子花开时845


农村年轻人不出去打工在家游手好闲有两种情况:

第一,自己有本事不想过打工的日子,凭自己的本事通过网络或者电子商务平台挣钱,或者在寻求更好的发展。

第二,好吃懒做,高不成低不就,很自以为是的人。



第一种人待在家里看似挺讨人厌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特别是年轻人赚钱的路子五花八门,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挣得多。现在是网络和通讯高速发展的时代,不一定要墨守成规,网络挣钱也是一种渠道。很多人以为他们整天游手好闲,其实人家在默默的挣钱。有时候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了。


第二种人和他们生活的环境有关,有些人年龄小就辍学了,年龄了父母不忍心他们出去受苦,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他们懒惰的心态。对于这类人应该让他们走出自己封闭的圈子,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还有些人外出打工,觉得没意思选择回农村创业,结果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自己想做的做不了,自己能做的又看不上。

这就说明了部分农村年轻人不想外出打工的想法,我觉得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扶持,给年轻人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也要在农村宣传吃苦耐劳,抵制懒惰的陋习的思想,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下伢仔


对于这样的人,只能说没有看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人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就算他们混的再差或者特别好,别人也不会知道你是谁,又关自己什么事了。

我自己目前就在农村搞养殖种植,有几年了,目前效益还不错,对于农村的各种各样的事见怪不怪了。就像题主说的年轻人在家每天玩,一些人打麻将等等这些事,每天看到,感觉没什么。因为他们既不是我的亲人也不是我的好友,所以没什么看法。

其实农村年轻人在家游手好闲的毕竟还是少数,没有人不想过好日子,也没有人愿意去浑浑噩噩的过,除非你家里特别有钱,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父亲以前是县城某局长,现在已经退休了,母亲在某保险公司做到管理层了,据说一年拿到手的就有几十万。家里以前的门面就是一条街,还有开过艺术学校,房子在市里县里都有好几套。不过自己不争气啊,赌博不光是把学校输了,门面也输了,最后几套房子也没了,还欠了一身的高利贷。当然这是社会上算上层人群了。

还有一些农村的普通老百姓也有人在家游手好闲的,每天无所事事,要么就是在麻将馆搓麻将,要么就是开着车到处玩。

其实不管怎么样,我们把自己过好就行。只要我们自己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就可以了,其实有时候做人就应该像他们一样,不要去在乎别人的看法,有时候我们也该放松一下,不要一直把弦绷的太紧反而不好。

人生苦短,总要为某一件事拼一把,作为男人就是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张家界小伍


农村年轻人不出去打工,在家游手好闲过日子的人也有,但不多。有这种情况的,可能一是从小就不求上进,爸妈很能干,一向衣来顺手,饭来张口习惯了,吃不得苦,做不了事;二是可能个人没有主见,对未来没有规划,读书生涯结束了,走入社会选择职业时很茫然,不知道做什么,索性在家玩一段时间;三是可能能力一般,外出打工屡受挫折,挣不到钱,回家观望调整等等。人一生做事最关键的时期就是二三十岁,古人云“三十而立”,时光不等人,年轻时不去做事积累经验,一辈子难有作为,农村的建设发展还要着落在年轻人身上,所以对于这样的年轻人,还是要引导他们去打拼事业。


用户100173998709


很讨厌这种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年轻人,发自内心的瞧不起这类人。

身强力壮,人高马大的七尺男儿,不思进取,在该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满脑子想的是怎样好吃好玩,不体谅父母的艰辛劳作,正如 老师说的本事越小,脾气越大就是这群人。

整天伸手向父母要这要那,如父母供应不上就怂父母,甚至对父母动手,或者动歪脑子,如偷、抢、骗等。

总之,归根结底是父母及爷爷奶奶惯坏的,从小娇生惯养,养成唯我独尊、骄横放纵的顽劣性格。一切都以“他/她还小”的籍囗。

导致长大后,父母想管时,已为时已晚了,根本管不了了,力不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