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四大流派是哪四大?

吳建義


謝邀,中醫四大流派也稱為金元四大家。



圖片夾自網絡

分別為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

劉完素(公元1100一1200),字守真,河間人,故世稱劉河間,北宋末至金章宗年間,因母病不治發憤學醫,從《內經》病機19條闡發病多從火化,故稱為火熱派的代表人物,藥喜用寒涼,對後世溫病學派影響較大。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河間六書》等。

張從正(公元1156一1228),字子和,號戴人。睢州考城人。私淑劉河間,但治病以攻邪為主,對汗、吐、下三法有獨到見解,成為攻下派的代表人物,傳世之作有《儒門事親》等,因其善治急證,故推為四大家之首。

李杲(公元1180一1251),字明之,號東垣,河北真定人,師從《醫學啟源》作者,易水學派創立者張元素(字潔古)。注重臟腑功能的調節,而以脾胃為中樞,成為脾土派的創始人。傳世有《脾胃論》等。

朱震亨(公元1281一1358),字彥修。騖州義烏人,因其居前有一溪流,名丹溪。故世人尊其為丹溪先生。學術觀點認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善用滋陰之法,被後世視為滋陰派創始人。傳世之作有《格致餘論》,《丹溪心法》等。

金元時期是社會大動盪的時期,動盪易生疾患,而社會不同階層,所患之疾各有側重,因此,為醫學流派的產生提供了客觀條件,現代中醫學習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拘一格,兼修並蓄。


null108161361


乃明代百花齊放百家爭嗚的一個文當過度時期,而醫學同潮故湧現出的四大名家,二劉朱李,寒涼,攻下,滋陰,溫補各述其主,名有其見。於是對中醫學促進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可說是中醫史上唯一的一次大動。


一塵158359203


說四大流派也好,四大金剛也罷。對百姓而言:誰能治好病才是最實際的!

振興中醫當然是好事,但中醫有多少門派與百姓看病有關聯否?所以中醫的振興,門派的傳承與發展應當是中醫從業者及愛好者應當關注的。

北京妙峰山供奉了一個王三奶奶。生前醫人無數,上百年過往,至今仍在亨受香火,人們頂禮膜拜!但沒有記載王三奶奶是四派中人,只能說明:高手在民間!

在鄭州市東風路同樂社區內我有幸認識一位民間高手,孫大夫。在頭條一則相關的復帖中,我稱其為:醫道驚鴻聖手!一根野生山羊角專挑疑難雜症!

孫大夫治病的理念又相當簡單,兩個字:疏堵!

難者不會:病患腦癱,偏癱,帕金森,甲亢,冠心病,高血壓,眼病,面癱等,不一一例舉。細細想來究其原因就是一個堵字!癌症不是堵成包塊了呀?!知道堵了不難,但你知道堵在了哪裡?就算你知道堵在了哪裡,知道怎麼樣才能疏通嗎?

會者不難:面對陌生病人,孫大夫會用她異於常人的搭脈手法,一看一摸之間就能找到病症所在,看似柔弱無骨的玉手往病人身體輕輕一按。病人或表情扭曲,或呼痛連連。

對症的疏堵治療則是孫大夫的拿手絕技,效果基本立竿見影!這才是真正的高手在民間!










史光辰


以我一己之見,我認為對後世影響比較大的中醫著作《脾胃論》,作者是元代的李東垣。我是先關注的升降理論,後讀到的李東垣《脾胃論》,李東垣的《脾胃論》對於今天的癌症 糖尿病和高血壓具有現實和指導意義。至於中醫的四大流派我本人不太清楚,但是中醫有四大體系:內醫 瘍醫 食醫和獸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