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一本二本都收的大学?

橙子味的是爱情啊


一本二本都收的大学其实是有很多的,很多一本院校都会有其自己的二本院校(会比较贵一些)。我在一个普通一本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念书,自我感觉,我们学校一本二本区分不是很明显,基本很多活动都会一起,这样的话,即便是报得二本,享受的是一本老师的课堂和学校的环境,我自认为很值得。

如果一本二本院校完全分离的话,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效果了。


夏天lky823


谁不知道,咱们国家的大学是有“等级”的,“出身”不同,“身价”也不同。这个“等级”制最明显的标志反映在录取批次的排序上。尽管各省的录取批次数目有多有少,但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数目只有四条,即:重点本科分数线,一般本科分数线,民办、独立学院分数线,专科分数线。这四条分数线是呈金字塔状分布的。

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认为,只有上了重点本科分数线的考生才有资格报考第一批本科院校,没有上这条线的考生即使报了也白搭。所以,每年分数线一揭榜,那些没上一本线(尤其是接近一本线)的同学往往会扼腕长叹:“唉,我要是再多考几分该多好啊!”仿佛那一本线就是横在眼前的铜墙铁壁,阻断了通往一本院校的所有路径。

事实真是这样吗?用心考察一番一本院校的招生规则,你会惊喜地发现,确实有一部分一批本科院校甚至是名牌院校,每年都会留出部分招生计划数专门录取第二批本科分数线上的考生。这是怎么回事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况。

1.专业里“热门”与“冷门”有别

专业的“冷”与“热”不仅受大学办学条件限制,更受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影响。有一些长线基础学科和比较偏僻、艰苦的专业,几十年中变化甚微,似乎从来就没有火热过,如哲学、历史、农林、地矿、石油等专业,为了保证这些专业能招满生源,有些院校就采取降一批次的方式来录取。(参考表1)

2.生源里省内与省外有别

在计划经济时代,重点高校在当地招生的比例一般控制在30%以内,其余生源则根据各省对人才的需求按计划投放。高校恢复自主招生以后,在中央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对高校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大。“投桃”就要“报李”,一些重点大学在当地招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有些部属高校在当地招生的计划甚至超过招生总数的50%。招生计划在省内占的比例如此之大,那降批次录取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参考表2)

3.合校里强校与弱校有别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高校开始大合并,各地都把综合性大学当成竞相建设的目标。在这些合并高校中,有的是强强联合,有的是强弱联合,也有的是弱弱联合。但是无论怎么联合,它都不会像一杯水倒入另一杯水一样完全融为一体,而是有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同时,大部分学校合并后,仍是分散办学。尤其是原来实力较弱的学校,虽然名义上已并入实力较强的学校,成为新大学的一个系或二级学院,但其师资配置、硬件设施、教学设备、办学地点等方面都可能与新大学有差异,因而招生时批次也会有所不同。(参考表3)

4.军校里技术与指挥有别

军校招生专业一般分为两大类,即技术类和指挥类。技术类专业为部队、军队科研单位、军队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其毕业学员主要到部队的各个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招生时要求考生分数多在重点本科控制分数线以上。指挥类专业是为基层部队培养排长以上职务的人才,学员不仅要懂得必要的武器装备的操作和使用,而且要学会如何带兵、如何管理。由于培养对象在身体素质、个人气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殊要求,所以指挥类专业在招生时一般在二批本科控制分数线上录取。(参考表4)


听听好歌


首先要分地区,看你在哪个省份参加高考,然后找本该省往年的报考指南,一查就知道了。比如江苏省内,南师大、南林大都有二本专业招生。

但是要注意,一本学校的二本专业一般都不是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如果为了学校的名头去的,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雁寒秋


谢邀。很多学校都有一本和二本的,但是一本和二本的专业不同。一本专业一般都是这个学校比较好的专业,二本专业就是这个学校的二流专业了。


美食触角


报学校尽量选择学校名气大的,不要看什么弱校强专业的,因为毕业的时候根本就很少用人单位去弱校,很尴尬的。

一个985院校,即使他的专业很弱,但人家就是985院校,还是有优势。西安招聘,好单位都集中在交大,西北大,长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