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爱情,都始于“我心似君心”,一起读“我住长江头”的故事

几乎每一段爱情,都始于“我心思君心”。青年男女相遇之后,发现彼此心意相通,才能相恋相守。“我心思君心”,脱胎于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一诗,那么这首诗歌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李之仪,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他一生官职并不显赫,但与苏轼却有着深厚的文缘友情。

李之仪的夫人是胡淑修,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天资聪颖,是一个全才。胡淑修精于算术,甚至连大科学家沈括都向她请教数学难题。她更如一位侠女,能穿堂入户盗取证据拯救因文字狱身陷囹圄的丈夫!也是因为这个事件,李之仪被贬到了太平州(今安徽当涂)。而到太平州的前三年,女儿和儿子相继去世,而与之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也于第三年撒手人寰。此时的李之仪,事业无望,家人离世,经历的正是人生中最悲惨的阶段。

就是这个时候,诗词的女主人公出现了。杨姝,当地的绝色歌妓,她年轻貌美,不为权贵所动。更令人称奇的是,她是一位敢于打抱不平有正义感的奇女子!当杨姝只有十三岁的时候,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杨姝弹了一首古琴曲《履霜操》为黄庭坚愤愤不平,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为黄庭坚打抱不平。如今,李之仪被贬当涂,偶遇奇女子杨姝。当杨姝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李之仪的愤懑之情再次被触动。李之仪视杨姝为知音,在听完曲子之后为杨姝接连写下几首诗词。同年秋天,李之仪和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着日夜奔流、永不复回的长江水,面对着自己一见倾心的女子,李之仪不想再留遗憾,于是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词来向杨姝表达自己的心意。

每一段爱情,都始于“我心似君心”,一起读“我住长江头”的故事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每一段爱情,都始于“我心似君心”,一起读“我住长江头”的故事

这首动人的求爱诗词,这句句相思,这“定不负”的誓言,深深打动了杨姝。不过,杨姝并没有马上答应。 来年春天,李之仪又写给杨姝如下诗词:

谢池春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相思,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每一段爱情,都始于“我心似君心”,一起读“我住长江头”的故事

李之仪在诗词里说:我心里有个你啊,那滋味怎么形容呢?就像喝了浓酒一般醉人。见不到你的时候我非常想念你,见到了之后呢依然还是这样!我别无办法,只能被这样的思念折磨得病体恹恹、一天天瘦下去,频繁地移动腰带上的眼儿。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见了又分开、分开又相见,不干脆在一起呢?天无情所以不老,但我们有情为什么要彼此折磨?快让柳树为我们作见证,长相厮守吧!

在杨姝收到这封信之后,这一对忘年情侣便同居、正式在一起了!

在如今这么浮躁的社会,很少有人会像李之仪这样对心爱的女子表达情感了。如果你也思念一位女子发狂,不妨试试这两首诗词,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