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乃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难怪那么多文人墨客对它赞不绝口!

所谓“立春”,乃是春天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给人一个企盼,给人一线希望。它寓意着再寒冷的冬天都有结束的那天,它告诉我们即将到来的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温暖和煦的春天。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自古以来就不乏文人墨客的赞美,也让这个诗意的节气变得更加诗意起来。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代 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春天伊始,还伴有冬天的影子。在这立春之日邂逅轻雪,白雪覆盖梅竹之上,似玉似花,别有一番滋味。

立春乃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难怪那么多文人墨客对它赞不绝口!

立春 唐代 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在古代诗词中,掌管万物发生的被称为青帝。青帝东来,草木先知,春风暖烟轻入梦,开轩饮酒吟春。

立春乃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难怪那么多文人墨客对它赞不绝口!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代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首句连用七个数字,诗人仿佛在扳着指头计算着春来的日子,他盼望着,对于立春之日的到来心情明朗愉悦。这首诗通俗明快,别具一格。

立春乃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难怪那么多文人墨客对它赞不绝口!

立春 唐代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杜甫由面前的春盘,回想起往年太平"盛世",两京立春日的美妙情景。但眼下的现实,却是飘泊异乡,萍踪难定。面对巫峡大江,愁绪如东去的一江春水,滚滚而来。悲愁之余,只好"呼儿觅纸",寄满腔悲愤于笔端了。

立春乃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难怪那么多文人墨客对它赞不绝口!

立春日 宋代 陆游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春虽至,雪依旧纷纷,傲梅冒寒开放,呼邻唤友庆年丰。正可谓瑞雪兆丰年,飞雪迎春到啊。

立春乃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难怪那么多文人墨客对它赞不绝口!

木兰花·立春日作 宋代 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读陆游此词,抑郁之情贯穿始终,上下阙表现手法截然相异,构局又极错综复杂。读上阙,看到的是一个忧国伤时、穷愁潦倒的悲剧人物形象;读下阙,却又是一个头戴银旛,醉态可掬的喜剧人物形象。

立春乃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难怪那么多文人墨客对它赞不绝口!

立春 宋代 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一首呼唤春景,召唤爱情的诗章,以充分的豪情抒发了对春天的盼望。

立春乃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难怪那么多文人墨客对它赞不绝口!

立春偶成 宋代 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那碧波荡漾的春水,也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活力。

立春乃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难怪那么多文人墨客对它赞不绝口!

汉宫春·立春 宋代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袅袅春幡,黄柑荐酒,青韭堆盘,而诗人自己对天时人事却别有一番感触:燕尚“梦到西园”,塞雁尚有乡国之思,何况“渡江天马南来”志在恢复中原的辛弃疾,怎能不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立春乃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难怪那么多文人墨客对它赞不绝口!

又是一年立春日,又是一年好时节。春来,春自会去。但是,希望我们能留下点儿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