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朱棣再多活一年,你认为他会效仿朱元璋将皇位直接传给孙子吗?为什么?

邵嘉楠




这里边有一个问题,如果朱棣能多活一年,又何以见得朱高炽不能再多活一年呢?

朱棣死于1424年7月,朱高炽死于1425年5月。朱棣死后,朱高炽接班上位;朱高炽死后,朱棣的孙子,也就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接班上位。

朱高炽打小腿就不好,有人估计说是小儿麻痹。腿不好,也就罢了,还是一个死胖子,胖到连自己的爸爸也看不下去,非常讨厌。

有人说,朱棣讨厌朱高炽,为什么还要立他为太子呢?

朱棣是一个内心不够强大的人,所以他靠杀人来发发泄心中的恐惧。


朱棣一生中做的那些大事好事,都是为了向世人证明他是一个好皇帝,你们不要骂我。我的皇位不是抢来的,而是我的才能换来的。

朱高炽为太子,同样是出自于这个目的。传统社会中,立太子的规则就是立嫡立长。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和合法性,就必须按传统规则来,立朱高炽为太子。

在这个问题之后,还有一个问题:朱高炽是怎么死的?

有人传说,朱高炽是被朱瞻基害死的。理由是朱高炽刚死,朱瞻基就从南京火速进京了。

朱高炽刚死,朱瞻基又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并且能马上进京,这确实是一个疑团。据此,有人认为朱瞻基害死了朱高炽。

就算这个结论不成立,朱高炽也不一定会早死,如果朱棣不死的话。朱高炽活着的时候,虽然身份高贵,可是大半生都在生死边缘打转,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支撑他活着的唯一动力就是他的儿子,要不然他可能早就死了。

也就是说,他的身体不好,他的强大精神力量支持他比朱棣多活了一年,把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才死。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如果朱棣不死的话,朱高炽也是不会死的。



当然,假若朱高炽死在了朱棣前边,朱棣还是会把大权交到皇孙朱瞻基手上的。

因为朱棣的老爸朱元璋同学就做过同样的事情,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更重要的一点,朱棣是那种很自私的人,他要求整个国家必须按照他的方式去运作。他不喜欢那些和他一样强大的人,更喜欢那些听话的。

在朱棣造反的过程中,可以说是经历了不少次的九死一生。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的二儿子朱高煦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朱棣认为,这对于造反创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激励他的二儿子,他说:小子,好好干,你哥哥他身体不好,将来成功了,如接班人的位置有可能就是你的。朱高煦是一员武将,没太多心眼,就更加拼命了,毕竟自己也是创业合伙人,并且还有可能是接班人。

朱棣当上皇帝后,大臣们就分成了两派,文臣基本上都支持朱高炽,因为皇位接替顺序的问题本来就是文人的事。加上朱高炽也是一个文人,如果他接班,更符合文臣的意愿。


武将们更支持朱高煦,因为朱高煦和他们一起在创业造反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如果朱高煦当上了皇帝,他们的权力会进一步巩固,或许能高升一步。

朱棣也有点喜欢朱高煦,因为这小子长得象自己。打天下武人内行,治天下文人内行。这时候文人的作用就表现出来了。

解缙曾对朱棣说,朱高炽有个好儿子,并且用了三个字好皇孙。这句话的背后就是说,如果选择朱高炽当皇帝,那么下一代领导人也是一个英明之主。

另一边,朱棣经常打击朱高炽,并不一定是要换太子人选,而是警告他不要得意,不要想夺权。朱高煦却认为是自己的机会来了,经常对别人说,看我长得多帅,象不象李世民。

问题就在这出来了,就算你朱高煦象李世民,朱棣本人也不是李渊。李世民杀兄弟,逼父亲退位的事绝不能在大明 上演。这下子朱高煦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朱棣越看朱高煦越不高兴,就说,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

朱高煦就呆在京城不想走,他说,我要在这照顾父皇。朱棣就说,老子身边好的很,不需要你照顾。你不杀我,我就谢谢你了。快滚。

朱高煦知道朱棣有多狠,就自觉滚回了自己的封地。

朱高煦知道朱高炽的身边不好,而自己的封地,就处在南京到北京的中间。就派人看完要道,如果朱瞻基敢经由此处,到京城去接班,就直搞死他。

但朱瞻基在历史上被称是好皇帝,和他老爸一起被称为仁宣之治,就不是一个笨蛋。当朱高炽快要死时,他就经过其它办法进京城了。朱高煦天天等天天问,毛也没有等到,最后只知道朱瞻基在北京当上了皇帝了。


朱高煦的大脑确实不好使,在家想了大半年,才开始准备造反。造反吧又不向其它地方进攻,就呆在自己的封地哪也不去。

当朱瞻基亲自领兵前来镇压时,朱高煦二话不说,就逃跑了。这哪里跑的掉,肯定被活捉了。

朱瞻基本来不想杀他,来看望他时,朱高煦刚开始时,还跪地求饶。过了一会,可能心中不爽,越想越气,一头把朱瞻基撞倒在地。

朱瞻基大怒,派人找来了一口铁缸,把朱高煦扣在里边,放火烧,不久就变成了一只火烧乳猪。


新知传习阁


历史不能够假设,但是如果这种假设成立的话,我觉得朱棣是会的。


公元1424年,朱棣驾崩于北征的途中,随后其子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但是公元1425年,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遍病重了,之后不久便去世了。随后其长子朱瞻基即位为帝。

如果朱棣能够多活一年的话,他的太子朱高炽很大的可能性会先于他一步薨逝。那么摆在朱棣面前的便是重新选定一个继承人。那么他就有两种方案:一种从自己的儿子中择其优者,选为后继之君。或者效仿自己的父亲朱元璋选自己的皇孙为继承人。

我认为朱棣很大的可能会效仿父亲,选择皇孙朱瞻基为自己的继承人。因为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洪武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觉得十分吉祥。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这件事对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变有着很大的作用。

朱瞻基从小便受到了祖父朱棣的格外喜爱。在永乐二年,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被定为皇太子后,朱瞻基也于永乐九年被正式立为皇太孙。这样朱瞻基便已经成为了法定的大明帝国的第三顺位继承人了。所以如果朱棣能够多活一年,应该不会另立一个儿子为继任者,而是会让皇太孙朱瞻基直接继位。


倪少杨



这个假设问题问的好,因为朱棣之后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只在位了区区十个月就驾崩了。

答案是肯定会将皇位传于孙子的。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赫赫有名的皇帝,也是典型的不服输代表,身为唯一一个大一统王朝中造反成功的藩王。(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朱棣的成功有着自身优秀的原因,更有着他父亲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的原因。

明成祖朱棣以后是长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朱高炽颇有一番作为的,一改太祖与成祖时代的重典治国,以宽仁治国,因此名声很不错,但在位仅仅十个月就驾崩了,成为明朝在位时间倒数第二短的皇帝。

如果朱棣多活一年,那么朱高炽很有可能比朱棣还早死去,所以这时候朱棣肯定要再选继承人了。

那么朱棣肯定会像父明太祖朱元璋那样将皇位传给孙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的。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下面宋安之来说道说道。


一、朱棣特别疼爱孙子朱瞻基。

朱棣疼爱孙子朱瞻基同父亲朱元璋疼爱孙子朱允炆一般。

只不过朱元璋疼爱朱允炆更多是因为嫡长子朱标的爱屋及乌罢了,加上朱允炆在朱标死后表现的还可以,看得出来很孝顺,所以立其为继承人。但朱棣疼爱孙子朱瞻基是真的疼爱,并不是因为他的儿子朱高炽而爱屋及乌,相反他的儿子朱高炽能被立为太子,还是好圣孙朱瞻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可以说朱棣这种因为疼爱好圣孙而决定立继承人,是真的疼爱孙子朱瞻基,比之朱元璋疼爱孙子朱允炆强多了。

二、朱棣削藩的成果和朱瞻基的能力。

朱棣登上皇位以后,继续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但朱棣很聪明,并没有像朱允炆那样鲁莽行事,而是采取的是以经济特权➕提高政治待遇来换取藩王的兵权。

朱棣的软性削藩还是很成功的,使藩王的兵权慢慢被剥夺,成为实质上没有兵权的富家翁。虽然朱棣并没有将藩王问题彻底解决,但朱棣时代藩王的兵权的确被剥夺了很多。

在朱棣削藩卓有成效的成果之下,孙子朱瞻基被立为继承人也不会像朱允炆被立为继承人以后面临的那种藩王势力大的压力。

还有就是朱瞻基可不是朱允炆这种温室里的花朵,朱瞻基长年跟随朱棣出征在外,不敢说有多厉害,但也算久经沙场,实战来说,朱瞻基比朱允炆强太多了。

而且不只是朱允炆遇到过叔叔造反,就是朱瞻基也遇到过叔叔造反。(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他父亲在位仅仅十个月以后就驾崩了,他刚刚登基以后叔叔汉王朱高煦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就开始造反,结果朱瞻基御驾亲征以后一波就摆平了,说明朱瞻基当年没有白跟着朱棣出征在外。

所以如果朱棣多活一年,朱高炽英年早逝的话,他肯定会选择孙子朱瞻基为继承人的。因为他特别喜欢这个孙子,而且当时削藩卓有成效,藩王威胁也不大了,朱瞻基的能力也是很不错的。

还有一个可能,朱棣就是多活一年,也不会立孙子朱瞻基的,因为朱高炽成为皇帝以后在位十个月不代表不登上皇位还是十个月的寿命。因为新君继位以后肯定是日夜操劳,朱高炽一时适应不了而病逝也很正常。如果朱棣多活一年,朱高炽继续多年的太子生活,很有可能根本不会早死的,所以朱棣也没有必要重新选择其他继承人。


宋安之


朱元璋隔代选朱允炆,和朱棣(假定)传位朱瞻基,看似相似,实则完全不同。

朱元璋隔代选建文,很大程度上并非朱允炆多么英明神武,而是因太子朱标。朱标多年储君,才德兼具,刚柔相济,深孚人望,若能顺利即位,当为一代明君,惜乎英年早逝。朱元璋爱屋及乌,才对皇孙朱允炆大力培养,希望能传太子一脉。其实,还是担心皇孙撑不住局面,所以才大开杀戒,铲除那些可能的潜在威胁。(这也导致后来朱棣造反时朱允炆无人可用,反被李景隆鼠辈所害)。

而朱瞻基则完全不同。宣宗自幼深得朱棣赏识,早得朱棣青睐,甚至朱高炽几次太子之位不稳而能最终上位,很大程度上是得“好圣孙”之力。而此时朱瞻基已是成年,羽翼已丰,朱棣当然会直接传位皇孙。

即便朱高炽像其大伯朱标一样,未及登基便以太子身份身亡,汉王朱高煦也没什么机会,原因无他,谁让朱高炽有这么个英明神武的好儿子呢。


濠濮钓翁


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讨论,朱棣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去世的,太子朱高炽立即即位,年号为洪熙,但按惯例,从七月到十二月,这段时间应算在永乐二十二年内,到第年(1425年)称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去世,他在位仅十个月!

下面讨论一下,朱棣如多活一年,肯定会等死朱高炽,朱棣会把皇位直接交给皇孙朱瞻基吗?

苍茫大地认为:一定会!

原因如下:

一、朱高炽在和弟弟朱高煦的竞争中虽险象环生,但最终已经胜出。

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本来老爹造反做了皇帝,他做太子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以下几个情况使得当初的太子人选有了悬念:朱高炽身患残疾,既胖又瘸,行动不方便,出入需要人搀扶,但当年朱棣造反时,朱高炽奉令防守朱棣老巢北京,成功地守住了燕王造反大军最后的归宿地;老二朱高煦大帅哥一枚,且有关羽、张飞之勇,当年随同父亲征战,也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皇上的喜爱,甚至靖难时父亲还亲口对他说:勉之,世子多疾!

燕王朱棣高升皇上,本无悬念的太子人选,因为朱棣的不按规则出牌,成了悬念!

兄弟因为工作环境不同,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拥戴群。老二朱高煦在所谓的靖难一役中,冲锋陷阵,和一帮武将出生入死,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所以武将大都力挺老二!老大呢?本是法定继承人,文臣一致拥戴:自古君不立长,国必大乱!文臣嘛,上战场拼刺刀可能要被武将们甩几条街!但出谋划策或论个道理,那还不是张飞吃豆芽一小菜一碟。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首先闪亮登场,这个高智商的大臣一句:好圣孙!陛下的孙子朱瞻基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如后世康熙宠弘历,给雍正即位加分一样,一句话吹开了朱棣的皱纹!随后先有一大臣献画,画了一头老虎带一群幼虎,作父子相亲状。解缙还学唐朝张打油写了一首歪诗,后两句是“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大打感情牌,形象牌玩不转,勾起朱棣对朱高炽的内疚心,朱棣和妃子生朱棣时两情相悦、其乐融融,但苦无经验,生下了朱老大这种大胖子加大瘸子,老大忠厚老实,从不报怨父母,当年在北京独挡李景隆五十万大军,也立下汗马功劳,如果老巢一失,军心动摇,靖难大军作鸟兽散都有可能!关羽襄樊战役的前车之鉴摆在那儿呢!靖难第一功臣姚广孝,这位几乎是朱棣黑老师般的存在,也力挺朱胖子!还有政坛奇才并称“三杨"的杨士奇、杨荣、杨溥是嫡亲死党,明里暗里死命保着,死党死党就是往死里去也要挡!于是朱高炽成功上太子位!朱高煦本分封云南,但他缠着父亲,结果留在南京,留下后遗症!

朱高煦利用父亲长期远征鞑靼,太子监国,父子两地分居之际,离间老爹和哥哥,永乐十年,太子身边的部分官员遭压!但朱棣只是敲打一下太子,叫他明白谁是大明的掌舵人。杨士奇这个老江湖出场了,朱棣问:太子监国表现如何?老杨答:他办事努力,能听取大臣合理意见,但对近臣要求严厉。十二年为朱棣北巡归来,迎驾事朱胖子又被批了一痛,朱棣还又收拾了一通太子党。杨士奇又替太子说了句得体的公道话。

朱高煦是个粗人,没脑子啊,以为成功在望,武夫一个,他是李世民的铁杆粉丝,但顶不上李世民一根毛,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悄悄地进村,开枪的不要。"造反,这种事讲究个偷偷摸摸、突然袭击,但朱老二二得不要不要的!逢人便说:我英武,岂不类秦王李世民乎?这话传到厚黑学博士朱棣耳朵里,后果很严重,朱棣顿时成了装了满腔的TNT的易爆物,杨士奇这个貌似朱棣忠臣、直臣的老实家伙又抓住机会,点着了朱棣的导火索,大明最大的领导问:我最近听说很多汉王(老二)行为不法的传闻,你知道吗?我不太懂,但汉王两次不肯就藩,现在陛下要迁都(北京),他要留在南京,唯陛下熟察其意。永乐十五年,朱棣立马让朱高煦到封地乐安州去,从此失去合法上位机会。

二、朱瞻基是朱棣看中的未来接班人。

朱瞻基后来在三杨辅佐下,接过当家仅十个月的父亲的班,和父亲一起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太平盛世,可见政治上的才华,情商智商都很高,作为帝国掌门人、篡位才上位的黑老大,朱棣扫平天下、五伐蒙鞑靼、令郑和六下西洋、领导编写了《永乐大典》的卓越政治家慧眼如炬,早就看好了这个孙子,他在讨伐蒙古时还带孙子在身边培养,可见重视!

三、朱棣下死令让朱高煦就藩,决定了朱老二永远用合法手段做不了老大了,那皇权交接只有一种可能。

朱棣最终下定决心,相当于放逐了老二朱高煦,也就相当于抛弃了老二,朱老二再想上台接班,门也没有了!

四、朱高炽是太子,监国多年,羽毛已渐丰满,朱高炽的臣会死命地保朱瞻基。

这个是小道理,一旦朱高煦上台,朱高炽的子孙和他的明的暗的死党们必遭歼灭性打击,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五、朱高炽韬光养晦,极富政治才能,极会布棋眼。

朱高炽执政仅十个月,但释放了建文帝时因靖难而被罚没为奴的大臣家属们,赦为百姓,发放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当众宣布方孝孺、齐泰等为忠臣,对和自己共过危难的杨土奇、蹇义等“护驾大臣"恩宠有加。但他在朱棣朝尾巴夹得紧得不要不要的。证明他极懂韬光养晦!同时甫一上台,就顺应民心,修正了老爹的错误言行,可见其极有胆量,极有前瞻性。

你看,朱棣一死,内侍马云亮明立场,召集杨荣、金幼孜开会,立即决定隐瞒消息,派杨荣偷偷找太子报丧,筹备太子继位事宜。把朱老二蒙得不要不要的!朱棣这个厚黑老大,用敲山震虎之计多次敲打朱高炽、装疯卖傻骗过侄子朱允炆,和自己侄子、儿子(朱高炽、朱高煦)耍了一辈子心眼,自以为高明,结果呢?历史老人很幽默,朱棣被老实人、胖得像头猪的残疾人儿子朱高炽玩残了,胖子照样能在老爹高压态势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派人潜伏老爹身旁,还弄得老牌黑道朱棣老先生浑然不觉,下手“稳、准、狠"!可见朱高炽的大肚子装的不是草啊,朱高炽明的暗的心腹,一旦得知朱高炽死,一定会扛出朱瞻基这面大旗!

望斧正!





苍茫大地顾炜斌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明成祖朱棣死于榆木川,八月,灵柩运回北京,皇太子朱高炽继位,就是明仁宗。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的时间不到一年,第二年的五月突然重病,第二天离世,时年四十八岁。

那么,假设朱棣能够多活一年,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儿子朱高炽死在他之前。如此一来,朱棣将遇到父亲朱元璋遇到过的难题,就是选儿子还是选孙子来接班。

对于朱棣来说,答案应该毫无悬念,肯定是选择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朱棣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四皇子高爔。前三个儿子是嫡子,其中,老大朱高炽性情柔弱,喜欢读书作学问,朱棣对他一直很不满意,主要原因是他极度肥胖,已经影响到走路,更无法按照父皇的要求,练习骑术和射术。

朱棣曾经想过改立皇太子,但朱高炽有一位好妻子和一个好儿子,而朱高煦、朱高燧都不是帝王的材料,朱棣早已经否定了他们。

朱棣的选择毫无悬念,而且他会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朱高煦等人搞事,重演骨肉相残的悲剧。

但是,如果朱棣多活一年,也有可能出现第二种情况,就是朱高炽不会死在四十八岁,仍然做他的皇太子。

朱高炽的死因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毒死、气死、病死、被响雷惊死等。朱高炽在父皇面前一直很憋屈,不敢放开胃口大吃,各方面也小心谨慎,处处约束自己。一旦自己成了皇帝,再没有人管束自己,可以任性而来,这可能就要了他的命,就像后来的明光宗一样。


于左


皇太孙的崛起

在立高炽为太子时,朱棣曾犹豫不决,而“好圣孙”使他下定了决心。《明史.宣宗本纪》称朱棣的长孙朱瞻基出生前,“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命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瞻基满月时,朱棣见他“英气溢面”,就说“符吾梦矣”。

上图朱棣,明成祖永乐皇帝

朱棣喜欢长孙符合人之常情,更令朱棣骄傲和自豪的是这个嫡孙没有辜负自已的厚望,“既数岁,试之事,辄割决称旨”,“嗜书”好学,“经史百家莫不涉意”,“智识杰出”,文武双全,比其父更具政治才干和潜力,且“英武”类朱棣,这才是朱棣喜爱他的真正原因。

因此,年方十一岁,朱棣巡狩北京,就带他“日侍左右,随事训教”。永乐九年(1411),朱棣立他为皇太孙,从此局面朝着有利于太子的方面转化。

上图朱高炽,明仁宗洪熙皇帝

朱棣是把瞻基当做大明江山“永世其昌”的储君和接班人来看待的,对他的培养既严格又全面。首先,亲自挑选名师督导他读书。朱棣还亲自督导皇太孙见习政务,言传身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朱棣北征,命皇太孙侍侧,并让皇太孙参加征战以熟悉用兵和军事。

皇太孙与其父的最大区别在于善于骑射,能言善辩,具有政治头脑,睿智过人,兼具父亲及叔叔高煦两人的长处和优点。尽管朱棣对太子有些不满,常常斥责和惩罚太子和身边的辅政大臣,但张弛有度,把握到位,无论高煦及其党羽如何诋毁、诬陷太子,朱棣始终未作出废太子的决定,这恐怕与皇太孙的优秀表现有必然联系。

上图朱瞻基,明宣宗宣德皇帝

汉王朱高煦的失势

永乐皇帝在一段时期内,的确非常喜欢汉王朱高煦。随着时间的推移,父子之间之间逐渐出现了裂痕,意见出现了分歧。永乐十三年(1415),朱棣敕汉王高煦就藩山东青州。高煦“犹迁延不肯之国”,同时在军事上有所动作,令在北京的朱棣深感不安,决定返回南京,解决高煦的问题。

上图明景陵,宣德皇帝葬于此

永乐十四年(1416)朱棣返回南京,获知高煦“私造兵器,阴养死士,招纳亡命及漆皮为舟,教习水战等事”,再也无法忍受,便将他召来严加斥责,“录示其不法数十事,褫其衣冠,囚絷之西华门内,命中官黄俨等昼夜守之,将免为庶人。”此时,太子朱高炽没有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而是不计前嫌,极力营救,恪尽为兄的责任。在此之后,太子与皇帝的关系逐渐改善。

通过种种史料分析,可以推断,即使永乐皇帝多活一年,明仁宗朱高炽先于其父两个月而逝,也改变不了明宣宗朱瞻基顺利接班的趋势。


古道犀风


这个是肯定的!朱棣是特别的喜爱他的这位嫡长孙!当初立太子时朱棣本想立次子朱高熙的,因为朱高熙最像自己,朱高炽却太过仁慈,而且体胖有腿疾形象欠佳,朱棣很犹豫。然而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却让朱棣甚是喜爱,加上大臣坚决支持朱高炽,而且朱棣也不想破了立嫡长的规矩,于是几经考量下定决心,正式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同时立皇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朱高熙被逼迫就藩封地。可见朱棣对这个孙子有多喜爱和期待。后面在朱瞻基的教育成长过程中,朱棣是非常重视,连北伐蒙古都是随身带在身边,希望他成为一代明君。所以就算朱高炽死在了朱棣前面,朱高炽继承的皇位的资格不会有变动!


史话常谈


朱棣不死,仁宗就不会死,仁宗就是身患糖尿病,朱棣活着他夹着尾巴过日子,饭都吃不饱,这对他糖尿病来说还好有点控制,朱棣一死仁宗就发狂了,压抑了最少一二十年的苦楚终于释放了,狂吃狂玩女人,在朱棣大丧期间还要啪啪啪,被臣子骂估计也少有了,玩了一年把自己玩死了。另外说毒死的就二了,朱瞻基太子位稳固,仁宗死的时候他还在南京,中间还夹着自己和父亲的共同敌人,你说毒死你是不是二?如果毒死对自己有利那有可能,可是在共同敌人虎视眈眈,自己位置又稳固时你会毒死自己共同利益的父亲让叔叔爽?逗比


西门吹牛2016


朱棣多活一年,朱高炽就一定会死在朱棣前边吗?传说,朱棣并不待见朱高炽,是因为大多数大臣因传统制度支持朱高炽,并因解缙一句好圣孙,太子的地位得以稳固。朱棣一直把太孙带在身边培养,若朱高炽熬不过他爸爸,太孙即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