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清肝明目,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等

珍珠草(Phyllanthus urinaria)又名葉下珠,是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具有清肝明目、通經解毒之功效。珍珠草是大戟科,油柑屬植物。依據本草綱目拾遺篇的記載,珍珠草治小兒百病,及諸疳瘦弱眼欲盲,皆效。珍珠草數百年來用於保肝及治療肝病,中外文獻有許多記載。

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清肝明目,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等

經查閱大量資料後,編者發現在國外,目前珍珠草還未有正式批准上市的新藥,大部分還處於研究階段。專家證實國內確有以珍珠草為主要成分的新藥被國家批准上市,但效果不像患者想象得那麼神奇,告誡患者也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這個藥上,還是要按著治療指南的規範,進行規範治療。

葉下珠別名:珠仔草、 假油甘、潮汕、龍珠草、企枝葉下珠,碧涼草等。一年生草本植物,高數寸至尺許。莖帶紫紅色,有縱稜。葉互生,作復瓦狀排列,形成二行,很似羽狀複葉,葉片 矩圓形,長二、三分,全綠,先端尖或鈍,基部圓形,幾無葉柄。夏秋沿莖葉下面開白色小花,無花柄。花後結扁圓形小果,形如小珠,排列於假複葉下面,分佈於 四川(四川大雪山產葉下珠沒食子酸含量最高)、雲南、湖南、貴州、廣東、廣西、江蘇、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地,夏秋季採集季節:夏、秋間採收,曬乾。

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

平肝清熱,利水解毒。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小兒疳積,火眼目翳,口瘡頭瘡,無名腫毒。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小兒疳眼,疳積,煲肉食或煎水洗。治頭上生瘡仔成堆,痛癢難抵,煎水洗,研末開油搽亦可。

②《臨證指南》:治小兒諸疳瘦弱,眼欲盲。為末白湯下,或蒸煮魚肉食。

③《植物名實圖考》:治瘴氣。

④《福建民間草藥》:平肝,退火,明目,治蛇咬傷。

⑤《貴州民間藥物》:理氣消腫。

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清肝明目,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等

⑥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明目,滲溼利水。治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尿路結石。

如何挑選珍珠草

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清肝明目,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等

乾燥帶根全草,根莖外表淺棕色,有髓;主根不發達,鬚根多數,淺灰棕色。莖粗約2~3毫米,老莖基部灰褐 色;莖枝有縱皺,灰棕色、灰褐色或棕紅色;質脆易斷,斷面中空。分枝有縱皺及不甚明顯的膜翅狀脊線。葉片薄而小,灰綠色,皺縮,易脫落。花細小,腋生於葉 背之下,多已於縮。有的帶有扁圓形亦褐色的果實。氣微香,葉味微苦。

珍珠草的製作技巧

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清肝明目,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等

內服:煎湯,0.5~1兩(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專家聲音:乙肝的治療還是應該按照《慢性乙肝防治指南》規範進行治療時尤其應該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點是適應症規範,DNA水平高,轉氨酶高,或者有肝組織壞死,需要治療,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治療的。

第二點是藥物規範,國內外公認抗病毒有效就是干擾素類和核苷類似物這兩類。

第三個是療程要規範,這一類藥物一旦要用,不能隨便停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

最後一個是監測規範,定期監測,查DNA,查肝功,既看療效,同時也監測耐藥性的發生。

專家特殊強調到規範的醫院,到規範的專科醫生那兒去治療,對虛假的宣傳千萬不要動心,因為人們很難抵禦誘惑,病急亂投醫,相信科學。

珍珠草是一種中藥,也是一種我們平時的時候可能會用到的中藥,只是大家平時的時候不太瞭解或是不注意而已,一般主要是和別的中藥一起搭配著進行使用,不同的配方功效也是不同的。

珍珠草的簡介

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清肝明目,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等

【別名】日開夜閉、十字珍珠草(《生草藥性備要》),陰陽草、假油柑(《臨證指南》),珍珠蘋(《綱目拾遺》),鯽魚草、胡羞羞(《廣州植物誌》),老鴉珠(《福建民間草藥》),夜合珍珠(《民間常用草藥彙編》),落地油柑、小利柑(《陸川本草》),甚草(《南寧市藥物志》),夜合草(《江西民間草藥》),山皂角(《貴州民間藥物》),葉後珠(《四川中藥志》),油柑草(《福建中草藥》),魚鱗草(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葉下珠的全草或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葉下珠(《植物名實圖考》)

一年生草本,高10~40釐米,禿淨或近禿淨。莖直立,分枝常呈赤色,具翅狀縱稜。單葉互生,排成2列,形似複葉;葉片長橢圓形,長5~15毫米,寬2~5毫米,先端尖或鈍,基部圓形,下面灰綠色;葉柄短或近無柄;托葉小,尖三角形。花單性,雌雄同株,腋生,細小,赤褐色;無柄或具短柄;花萼6枚;花冠缺;雄花2~3朵聚生,雄蕊3,花絲基部合生,藥室縱裂;雌花在葉下2列著生,子房3室。蒴果無柄,扁圓形,徑約3毫米,赤褐色,表面有鱗狀凸起物。種子三角狀卵形,淡褐色,有橫紋。花期7~8月。

生於山坡、路旁、田邊。分佈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夏、秋間採收,曬乾。

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清肝明目,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等

【藥材】乾燥帶根全草,根莖外表淺棕色,有髓;主根不發達,鬚根多數,淺灰棕色。莖粗約2~3毫米,老莖基部灰褐色;莖枝有縱皺,灰棕色、灰褐色或棕紅色;質脆易斷,斷面中空。分枝有縱皺及不甚明顯的膜翅狀脊線。葉片薄而小,灰綠色,皺縮,易脫落。花細小,腋生於葉背之下,多已於縮。有的帶有扁圓形亦褐色的果實。氣微香,葉味微苦。

主產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化學成分】全草含酚性成分、三萜成分。

【性味】甘苦,涼。

①《植物名實圖考》:"性涼。"

②《福建民間草藥》:"苦,寒。"

③《南寧市藥物志》:"甘苦。"

【歸經】《泉州本草》:"入肝、肺二經。"

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清肝明目,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等

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

平肝清熱,利水解毒。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小兒疳積,火眼目翳,口瘡頭瘡,無名腫毒。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小兒疳眼,疳積,煲肉食或煎水洗。""治頭上生瘡仔成堆,痛癢難抵,煎水洗,研末開油搽亦可。"

②《臨證指南》:"治小兒諸疳瘦弱,眼欲盲。為末白湯下,或蒸煮魚肉食。"

③《植物名實圖考》:"治瘴氣。"

④《福建民間草藥》:"平肝,退火,明目,治蛇咬傷。"

⑤《貴州民間藥物》:"理氣消腫。"

⑥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明目,滲溼利水。治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尿路結石。"

珍珠草用法與用量

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清肝明目,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等

內服:煎湯,0.5~1兩(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珍珠草選方

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清肝明目,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等

①治紅白痢疾:葉下珠鮮草一至二兩。水煎,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調服。(《福建中草藥》)

②治傳染性肝炎:鮮葉下珠一至二兩。水煎服,一日一劑,連服一週。(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③治小兒疳積,夜盲:葉下珠五至七錢,雞、豬肝酌量。水燉服。(《福建中草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