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包装是一家企业品牌宣传的载体,顺丰SPS战略升级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不难发现包装越来越被物流行业所放大,它的存在意义注定不平凡。

那么说到包装,就不能不谈谈绿色包装的事了,因为这涉及到科技、资源环保、经济降本等诸多社会问题。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物流体系革命性变化的今天,包裹数量呈爆发性增长。在快递包装中“大材小用”、过渡包装现象最为严重,回收率也极低,给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行业内的专家和国家部门也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呼吁企业采用绿色包装,减少不可循环的包装材料。

顺丰SPS、丰·box的可持续之路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SPS是继顺丰于2013年组建包装研发团队以来的一次里程碑式升级。在智慧物流的大趋势下,绿色包装的研发和应用业已成为电商、物流大家的聚焦关注点。全新升级后的SPS中心也将逐步提高其产品和技术的曝光率。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SPS战略)

此前顺丰的包装解决方案,仅仅是指把产品放到箱子里面,这种一个单体的包装,而没有包括全流程中对所有环节的控制。为此,顺丰开始试图建立产业标准,制定符合行业真正所需的参考性或强制性标准,及时覆盖新兴产品;发挥技术型人才与研究机构的积极性,推动包装标准化。搭建包装信息服务平台,方便员工及时查询包装方案,解答用户现场咨询等,规范包装。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经过长期的积累,以及与用户的沟通,顺丰重磅推出了丰·BOX,彻底刮起了绿色物流的风暴。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丰·BOX有效解决了成本高、破损多、操作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其不仅开创了用拉链代替封箱胶纸、易拆封、可折叠、防盗、内绑定等产品结构创新,还增加了防静电、防水、阻燃、隔热保温等特殊性能,同时,丰·BOX更拥有多达数十次乃至上百次的使用寿命,能最大化地从实际意义上践行绿色可循环的环保理念。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对于B端客户而言,最关心的就是如何省下包装费用,C端客户则更加关心盗损率。

顺丰的丰·BOX从实际出发对部分客户进行了试点测试,并统计分析了局部数据。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丰·box试点数据)

从首批投入试点的反馈结果上看,丰·BOX至今依然保持“零”破损的使用记录。根据相关数据的分析预测,一千万个丰·BOX将可替代5亿个纸箱、14亿米胶带以及225万立方米内填充的投入使用。

值得关注的是,顺丰SPS包装中心研发总工程师张波涛对未来的包装理念进行了一次升华。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整个包装领域,所有的生产环节都会经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涉及到的每一环节,都会存在一个生产服务商,他们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使包装生命变得更加可持续。

在顺丰看来,绿色包装应该满足轻量化、减量化、循环化、标准化,并且还要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尽量节约成本,并能通过大数据运算、创新、科技的结合,实现包装与物流运输全链条的适配,减少全程运输过程中的包装材料消耗,实现绿色包装,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量。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阿里系用AI呵护百城、千县、万村

菜鸟网络2016年就联合了32家物流合作伙伴启动“绿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争取行业总体碳排放量减少362万吨,50%的电商包裹包装替换为100%可降解绿色包装。

据了解参与这个计划的除了“四通一达”以外,还有其他国家的邮政,包括Fedex等著名的物流企业在推行电子面单方面,菜鸟网络联合三通一达等14家主流快递公司推出了电子面单平台,各大快递公司和商家都可申请免费接入使用,截止2016年年底,全行业电子面单使用占比大约已经超过50%”,大大减少了纸张浪费和垃圾的产生。

今年5月23日阿里巴巴宣布启动绿色物流向快递污染宣战

,旗下天猫、淘宝、菜鸟、闲鱼、零售通、盒马、饿了么首次为了绿色物流联合作战,其中菜鸟网络总裁万霖介绍,2020年,菜鸟要让中国所有包裹用上电子面单,一年覆盖400亿包裹;通过智能路由优化包裹里程,减少30%配送距离,实现物流降本增效;要在所有菜鸟驿站小区实现快递回收箱覆盖。同日,菜鸟宣布升级品牌logo,将绿色循环标志引入其中。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去年3月17日,菜鸟绿色联盟公益基金在京成立,据悉基金将专注于解决日趋严重的物流业污染现状,推动快递包装创新改良,促进快递车辆使用清洁能源,引导运用大数据技术减少资源浪费,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未来,基金计划投入3亿元,用于开展绿色物流、绿色消费、绿色供应链等方面的研究、倡导和推动。

京东物流抢跑全回收体系

京东物流从建仓、库内设备系统到运输、包装各大环节无疑不在思考如何绿色环保。特别是在纸箱方面,积极推进减量包装,积极推进循环使用。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京东2016年9月成立了物流包装实验室,从压缩包装耗材尺寸和面积,和使用更加环保的新材料两方面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包装物的循环利用。此外,京东还通过减少胶带宽度、采用电子面单替换纸质面单、降低物流标签面积等方式减少物料消耗,并通过采用新型包装、可降解包装袋和纸箱回收系统引导用户对包装物的循环利用。

2017年6月5日,京东联合9大500强企业发起了“青流计划”时隔一年,京东又提出了青流2.0。有意思的是,“绿盒子”单次使用成本相比纸箱来说节省30%以上,正常情况下可以循环使用20次以上,破损后还可以无限次“回炉重造”,对环境0压力,并且首次采用了行业全新的回收体系,也为行业包装回收循环使用探索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而且京东物流还牵手第三方合作伙伴,从站点到仓库之间的回收、消毒清洗、重塑再生产,都由专业的合作伙伴来负责;可根据京东仓库的生产需求随时供应循环包装,这大大提升了“绿盒子”在供应链中的周转效率。

苏宁祭神器拯救世界

苏宁在去年双十一推出了共享快递盒,可谓名噪一时。共享快递盒是用循坏塑料箱替代纸箱,消费者在自提完后,再有快递员循坏带回,每只共享快递盒基本上每天平均都能用上两次,升级版的“共享快递盒”还可以折叠,便于快递员回收,苏宁预计未来这些共享快递盒将广泛用于3C、母婴、快消易碎商品的自提和送货上门服务。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其实早在2015年,苏宁物流就制定了包装盒回收机制,即通过快递服务人员在配送服务过程中,以积分赠送的方式鼓励消费者主动接受包装盒回收建议,实现包装盒回收。苏宁为了调动社会力量,还举办了绿色包装大赛,成立实验室联合合作伙伴,共同开辟新的绿色包装产品。

绿化前路漫漫,如何探索

虽然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呼吁和推进“绿色包装”,可仍然有不少电商企业和物流公司无从下手,或者改进不大。究其原因,无外乎标准不统一、技术不成熟、上下游无协助。

很多时候,包裹的问题其实是关系到商品的采购、运输、仓储、分拣、加工、配送等各环节,产品包装在拆箱、分拣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大量重复包装、过度包装、包装规格杂乱无章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建立标准化是最基础的,所以必须让国家强制标准出台,使得全行业都用上绿色包装;政府、企业合力加大推广力度,逐步建立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的认同支持;改变包装标准不统一局面,真正让完全可降解材料成为绿色包装的统一标准。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虽然已经有很多包装企业和电子商务公司在积极推动包装箱和包装袋的循环利用技术创新,但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可循环包装的体系。人工智能算法的突破可以说是绿色包装的试验田了,通常情况下,人工打包大多靠肉眼和以往订单判断,但是很难真正对商品的体积和体重精准估算,从而导致材料不够或浪费。而智能打包算法的应用中,订单一来,系统会立即对商品的属性、数量、体积以及摆放的位置进行综合计算,迅速与规格箱子长宽高进行匹配并且完成承重的预估,再借用以人体工学为其量身定制的机器臂对其进行摆放,合理利用箱子空间,与全自动打包系统结合,自动选择不同规格的打包箱、包装袋,让每一厘米包装材料都能发挥价值。

最后,绿色供应链的建立绝不是一两家企业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通力合作,无私奉献,需要生产、包装、流通、物流上的商家和企业充分理解、积极参与,平台企业也要起到一份作用,更需要消费者、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

(精编:物流CTO;来源:物流沙龙,晨晨Tmac)

------------------------------------

物流CTO(微信公众号:物流CTO),中国最大的物流技术社区,新锐科技、物流新闻深度看。物流CTO原创报道与上百家媒体共享。约访、合作,请联络微信号wuliujun6。

深度: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的绿色包装之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