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價「震盪不止」,或在「醞釀」新一輪的上漲!

最近一段時間,小麥價格已經“停滯不前”,甚至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價格回落,而沒有回落的地區小編接受到最多的反饋是前期熱銷的小麥現在已經無人問津,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小麥市場出現“鉅變”,小麥後市又能否再次恢復“往日榮光”?

第一、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7月份預計2018年全國小麥產量1.225億噸,較上月下調423萬噸,較2017年減少727萬噸,比上年減少5.6%。由於今年我國小麥一直受到惡劣天氣的困擾,市場普遍預期新季小麥減產降質,這對價格提供支撐。

第二、在小麥市場化的大背景下,收購量將會低於去年,這就造成大部分的新糧流向市場,增加了市場糧源的供給,雖說現在政策小麥已經停拍,但是都知道,一旦集中收購結束後,政策小麥仍將繼續拍賣,畢竟在去庫存的大前提下,壓力一直存在,舊庫存加上新作流通領域的庫存,對小麥價格產生拖累。

第三、下游市場的需求並不強烈,本月仍舊屬於麵粉淡季,這就迫使麵粉企業對新麥的需求降低,雖然近期生豬養殖的市場有所轉變,對於飼料麥的需求有所增加,但仍難改變下游市場的疲軟。

第四、今年的新麥購銷出現明顯變化,而且貿易商開始囤糧待漲,這就給市場調配麥市資源所發揮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大,轉型期市場化收購下所孕育的麥市特徵一一初步顯現,將會抑制後市小麥價格大幅走高。其實也不用過分悲觀看空小麥市場,隨著8月份麵粉需求的旺季將到來,麵粉加工企業原料需求將會加大,貿易商也會選擇在此時間階段上進行出售,新麥入市的數量將進一步加大,麥價很大程度上將會在次上漲,特別是其中的優質麥表現的或將會更加顯眼。

綜合來看,小麥價格當前已經處以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隨著政策導向和陳糧的庫存壓力,小麥價格被抑制,短期內價格很難出現大的漲幅,而隨著新麥價格的不斷升高,下游企業的採購熱情畢竟受到壓制,這也是近期小麥價格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不過,當前國標小麥價格仍然較為堅挺,非國標小麥價格低迷且短時間內很難有改變,優質優價現象突出,南北市場分化行情明顯。由於小麥價格已基本漲至高位,市場收購進度料進一步放慢,後期將以常態化收購為主,而由於今年新麥受到減少和質量的影響, 短時間內震盪仍舊是主流趨勢。

建議貿易商,針對當前新麥的市場情況,已經庫存的貿易商且以見利的,建議可以分批分段的出售,而那些高位建倉的貿易商,只要質量符合國標且自身沒有經濟壓力的,可以暫緩出庫。原則只有一個,寧願薄利多銷,勿盲目追高。

作者:XXX;來源:農糧通;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