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揚州八怪一哥?鄭板橋or金農?

誰才是揚州八怪一哥?鄭板橋or金農?

原諒我上了電視劇版板橋哥,真人畫風太瘋

提到揚州八怪,相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會是板橋哥哥。

那麼,他真能勝任“八怪之首”的榮譽稱號嗎?

其實,這要分從哪個維度來看。。

如果單論把竹子畫到極致,自我宣傳還一套接一套,那他就是八怪之中妥妥的NO.1呢!

比如,乾隆朝那些年,他不僅在揚州街頭邊辦畫展邊吆喝,“賣竹子嘍!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條幅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這畫面,不就是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的搶流量?說來我們的板橋哥哥,身為一界文人代表,可也是從來不覺著要清高,要不媚世俗!而是隻要有銀子到手,拿著喇叭高喊也沒個所謂!

當然,最能彰顯他水(自)平(詡)的,還屬他沒事兒喜歡吟幾首竹之詩,尤其是下面這首,堪稱他個人的代表作,儘管被今人奉作圭臬,其實何嘗不是他在拿竹子標榜自己:看我,雖然年少時也是屌絲一個,原生態家庭像破岩石那樣頑強落魄,但我去抱怨什麼了麼?不是還堅韌的喝著東西南北風?

鄭板橋《竹石 》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而當有朝一日時來運轉,功名傍身,當上了州長縣長,我們的板橋哥哥又會怎樣呢?

他才不會光顧著自己享受詩意人生,而是隨時都惦記著天下蒼生!連衙門裡的竹枝竹葉,都似老百姓的一舉一動,在晚風中訴說著悽苦哀怨,來看看,這些尋常物,尋常景,是怎樣牽動著板橋縣令的絲絲兒敏感神經呢 ——

鄭板橋 《墨竹圖題詩》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好了,綜上,我們看板橋哥哥的一生,窮則獨善其身,達就兼濟貧民,要苦情有苦情,要勵志有勵志,話說這類型,這三觀,無論哪個朝代,名聲都能大到飛起不是?所以無怪乎今天的我們對他最是耳熟能詳。但是別忘了,我們說揚州八怪,其中最核心的“怪”,不應該是專業上的另闢蹊徑,腦洞大開,還能完爆周邊成為現象級的人設?不是說個性上的自我堅持,甚至叛道離經,卻也活成最自由通透的存在?

而從這些來論,可以說,板橋哥哥那點演技真就一點點不沾邊呢!所以,下面我們來看看真正的揚州八怪一哥——金農金冬心,是怎樣在彼時的文藝圈兒裡,玩兒出了新花樣,秀出了新水平!

誰才是揚州八怪一哥?鄭板橋or金農?

▲ 金農 (1687-1763) 號冬心先生

論專業:杭州只有金農好

我們說評價一個人的專業水準,其中最有力的一點,即是看他同行如何作評。尤其是文人圈,如果能得到同行首肯,那可說相當有份量了,畢竟自古文人間,更喜歡相輕。。

如上這句,“杭州只有金農好”,不是別人對金農的好評,正是來自其好基友兼同行鄭板橋的愛慕欽羨。當然,時人對金農還有更多頌揚,有書論家甚至評價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那麼,金農到底有何標新立異(不合時宜),贏得時人狂贊呢?先來一起看看他最特立獨行也最有造詣的書法吧~

其首要功績便是創立了漆書(如下圖)。別問這種厚黑是怎麼做到的,後面我們再來說方法,總之,一看就相當另類有木有?整個字跡呈現出來,就好像用扁漆刷子刷出一般,字形頭重腳輕,橫畫粗,豎畫細,其墨濃厚似漆,紙墨相接之處又彷彿帶毛,幽光徐漾,寫出的字凸於紙面,初看簡單粗俗,實則為大處著眼,不拘細節,直取磅礴氣韻,那險峻雄奇的佈局,渾樸鈍拙的金石趣,都融合在如此凝重的格調中。來看看:

誰才是揚州八怪一哥?鄭板橋or金農?

▲金農書法: 論怎麼把書法寫成“厚黑”學?

可能這樣單看金農的漆書,對非資深書畫玩家來說,難以真切領略其高下,索性來橫向比較下吧 ~

金農曾自稱“三朝老民”,因為他歷經康雍乾三朝,而在康乾盛世裡,正值“帖學”盛行,“館閣體”獨霸書壇,在這種主流圈子書風的籠罩和波及下,全國書壇,開始上有所好,下更甚焉,當然這時期雖也曾催生出趙孟頫、董其昌這樣的頂級書家,卻在總體上輸了書道該有的活力與新鮮。

而在江南繁華之地揚州,以金農為首的八怪們,偏偏選擇不入時流,卓然挺立,在書學道路上另闢蹊徑,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金農。自他的漆書體問世,猶如驚天霹靂,驚世駭俗,不僅徹底突破了當朝以及中國書法的傳統法度,更是在用筆用墨技法上達到隨心所欲,一舉打破宮廷之風的規矩柔靡,成為清代書道中興的獨領風騷者

那麼,金農牌兒漆書是怎樣煉成的?如果你也想學一手這樣怪異奇崛的筆法有門路可尋麼?放心,看完以下兩個知識點,就差不多可以學到一絲兒皮毛了!

因為首先,老金的用墨就相當獨特,他只用自己的秘製配方——號稱“五百斤油”的墨水品種。聽這墨名就莫名壕氣不是?我們說一般的墨,膠質適中為宜,如此既不會粘筆,又不會太顯清淡,然而,金農是一般人嘛?看名字就是生來五行屬金啊!所以,他之用墨,講究的就是圖個油大味濃,圖個黑粗厚重,總之,怎麼“浪費”怎麼來唄~

再者,在用筆上,老金也是非同凡俗,別人寫字蘸墨,怎麼也要兔毫狼毫,追求更細更尖兒更輕柔!他呢,偏偏把筆尖剪掉,使得鼻頭平坦類似機場,沒點兒調調,但只要一下筆,才知道原來他這一剪刀,可是get到了常人難以想到的奇點呢!如此,橫筆不再輕飄,豎筆不再勁道,整個寫法顛倒,帶給人全新感受呢~

對此,我們的板橋哥哥,對他的漆書也有精到之見:“亂髮團成字,深山鑿成詩,不須論骨髓,誰能學其皮。” 誠不虛不是?再來欣賞一幅可好?

誰才是揚州八怪一哥?鄭板橋or金農?

Lot 610 金農 書聯

估價: RMB 40萬- 60萬

南京經典拍賣

當然,我們說作為一代怪咖,老金絕不只是發明漆書,靠工具創新玩兒成技術奇葩。還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書法上的融會貫通,功力簡直是把任督二脈打通,無論是楷書的方正,隸書的變幻,篆書的複雜,還是草書的恣意,行書的優雅,都被他統統運用到出神入化啦!所以,看他的其他書作品會發現,似隸又似楷,亦草也亦行,即使是書法大家,想要再來一個同款,也是難上加難!

尤其是老金還有些信手而寫的詩稿信札,古拙淡雅,天真率性,發乎情,也盡乎情,根本是神手附體,無章可循,而這種不講套路的路數,終是最得人心。不信,來看看近年來,老金出品,在拍場上又是有多步步心驚!

2010年,他的《隸書冊》在西泠拍賣會上拍出918萬;

2011年,謝稚柳舊藏金農《墨竹》在上海道明拍賣會上亮相,結果獲價1437.5萬元;時隔一年,該作被中國嘉德再次推出,成交價達1610萬;

2012年,他的《菩提古佛圖》在上海工美獲價1322萬元;

2015年,金農隸書“華山廟碑54開冊”在中國嘉德受到熱烈追捧,最後以4025萬元高價成交,創下金農作品市場新高;

2016年,金農1755年作《花果冊》拍出4830萬,再創個人新紀錄。

我們說書畫本同源,從以上成交結果可看出,在繪畫上,老金依然大名鼎鼎。簡單提一句其繪畫作品吧,就題材來說,金大師最善畫梅、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機勃發,還參以古拙的金石筆意,風格古雅,代表作有《墨梅圖》、《月華圖》等等。感興趣的玩家們不妨細研究下,在這兒我們僅貼一幅,就不多展開來述。

誰才是揚州八怪一哥?鄭板橋or金農?

Lot 1024 金農 文墨畫冊四幀 

估價:約 RMB 2.7萬- 4萬

日本搜挖會夏季拍賣

綜上,我們說,金農在藝術創作時的“不守規矩”,有偏居江南,山高皇帝遠的地利,但更多不是他個人性情的曠逸和情趣嗎?下面,一起接著來看看,他在生活上還有哪些“不良作風”。。

論生活:

結交三教九流,發明窮遊小妙招

對搞藝術的來說,沒有隨性自由的生活,哪來無拘無束的創作。金農可是這方面最忠實的擁甭。

比如,在交誼上,上至名門公卿、富豪巨賈,下至賣漿引車的貧民百姓,三教九流,他無所不結交。他交友還有一種怪脾氣,瞧不起的人,不但話不投機半句多,而且報之以白眼,更別想求得他的詩文字畫。而對要好朋友從不以貴賤窮富取人。

誰才是揚州八怪一哥?鄭板橋or金農?

▲ 金農:看我,自在不?羨慕不?

說,曾經一個小鹽商被要求對詩,無奈之下對出“柳絮飛來片片紅”,被大家嘲笑挖苦,這時老金站出來善意解圍,對大家說這是出自元代詩人之筆,急中生智現場吟了一首詠物詩——“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

而要說到他最散漫的,還數他常常結伴旅遊,其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並且旅行經費他也想了個獨特的方式掙得。除了化緣僧院,朋友資助以外,他特別招募一批有著不同才能的人,組成“技術訪遊團”。

乍聽這名字還很有含量,其實直說,就是現在最流行的“窮遊”,作為團長,金農負責識別每個人的特長,並把他們召集到一處,怎麼做到自給自足。我們來看他組織的某個小團體,大致這樣子:

會稽鄭小邑擅抄寫,新安張喜子精界烏絲欄,甬東朱龍擅雕鑿紋刻,吳門莊閨郎會彈奏樂器,蘭陵陳彭擅長畫墨竹,當有朝一日出行,只要到某處出現經費短缺,大家便安歇停步,各自拿出自己的一技之長,因地取材就地描摹,完成後再拿到當地市場買賣吆喝,一旦賣出作品的銀兩,足夠接下來的盤纏,大家又開始繼續上路。。就問親們,老金這種窮遊妙招是酷還是超酷?

誰才是揚州八怪一哥?鄭板橋or金農?

最後總結說,金農靠獨樹一幟的藝術創作,以及不羈率性的藝術人生,贏得“揚州八怪”之首桂冠,既為社會所認可,又被人們津津樂道,廣為傳揚。如果你也喜歡這一古今怪咖, 戳易拍全球官網,他老人家更多一本不正經的惡趣味等你發現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