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扬州八怪一哥?郑板桥or金农?

谁才是扬州八怪一哥?郑板桥or金农?

原谅我上了电视剧版板桥哥,真人画风太疯

提到扬州八怪,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会是板桥哥哥。

那么,他真能胜任“八怪之首”的荣誉称号吗?

其实,这要分从哪个维度来看。。

如果单论把竹子画到极致,自我宣传还一套接一套,那他就是八怪之中妥妥的NO.1呢!

比如,乾隆朝那些年,他不仅在扬州街头边办画展边吆喝,“卖竹子喽!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这画面,不就是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的抢流量?说来我们的板桥哥哥,身为一界文人代表,可也是从来不觉着要清高,要不媚世俗!而是只要有银子到手,拿着喇叭高喊也没个所谓!

当然,最能彰显他水(自)平(诩)的,还属他没事儿喜欢吟几首竹之诗,尤其是下面这首,堪称他个人的代表作,尽管被今人奉作圭臬,其实何尝不是他在拿竹子标榜自己:看我,虽然年少时也是屌丝一个,原生态家庭像破岩石那样顽强落魄,但我去抱怨什么了么?不是还坚韧的喝着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而当有朝一日时来运转,功名傍身,当上了州长县长,我们的板桥哥哥又会怎样呢?

他才不会光顾着自己享受诗意人生,而是随时都惦记着天下苍生!连衙门里的竹枝竹叶,都似老百姓的一举一动,在晚风中诉说着凄苦哀怨,来看看,这些寻常物,寻常景,是怎样牵动着板桥县令的丝丝儿敏感神经呢 ——

郑板桥 《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好了,综上,我们看板桥哥哥的一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就兼济贫民,要苦情有苦情,要励志有励志,话说这类型,这三观,无论哪个朝代,名声都能大到飞起不是?所以无怪乎今天的我们对他最是耳熟能详。但是别忘了,我们说扬州八怪,其中最核心的“怪”,不应该是专业上的另辟蹊径,脑洞大开,还能完爆周边成为现象级的人设?不是说个性上的自我坚持,甚至叛道离经,却也活成最自由通透的存在?

而从这些来论,可以说,板桥哥哥那点演技真就一点点不沾边呢!所以,下面我们来看看真正的扬州八怪一哥——金农金冬心,是怎样在彼时的文艺圈儿里,玩儿出了新花样,秀出了新水平!

谁才是扬州八怪一哥?郑板桥or金农?

▲ 金农 (1687-1763) 号冬心先生

论专业:杭州只有金农好

我们说评价一个人的专业水准,其中最有力的一点,即是看他同行如何作评。尤其是文人圈,如果能得到同行首肯,那可说相当有份量了,毕竟自古文人间,更喜欢相轻。。

如上这句,“杭州只有金农好”,不是别人对金农的好评,正是来自其好基友兼同行郑板桥的爱慕钦羡。当然,时人对金农还有更多颂扬,有书论家甚至评价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么,金农到底有何标新立异(不合时宜),赢得时人狂赞呢?先来一起看看他最特立独行也最有造诣的书法吧~

其首要功绩便是创立了漆书(如下图)。别问这种厚黑是怎么做到的,后面我们再来说方法,总之,一看就相当另类有木有?整个字迹呈现出来,就好像用扁漆刷子刷出一般,字形头重脚轻,横画粗,竖画细,其墨浓厚似漆,纸墨相接之处又仿佛带毛,幽光徐漾,写出的字凸于纸面,初看简单粗俗,实则为大处着眼,不拘细节,直取磅礴气韵,那险峻雄奇的布局,浑朴钝拙的金石趣,都融合在如此凝重的格调中。来看看:

谁才是扬州八怪一哥?郑板桥or金农?

▲金农书法: 论怎么把书法写成“厚黑”学?

可能这样单看金农的漆书,对非资深书画玩家来说,难以真切领略其高下,索性来横向比较下吧 ~

金农曾自称“三朝老民”,因为他历经康雍乾三朝,而在康乾盛世里,正值“帖学”盛行,“馆阁体”独霸书坛,在这种主流圈子书风的笼罩和波及下,全国书坛,开始上有所好,下更甚焉,当然这时期虽也曾催生出赵孟頫、董其昌这样的顶级书家,却在总体上输了书道该有的活力与新鲜。

而在江南繁华之地扬州,以金农为首的八怪们,偏偏选择不入时流,卓然挺立,在书学道路上另辟蹊径,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金农。自他的漆书体问世,犹如惊天霹雳,惊世骇俗,不仅彻底突破了当朝以及中国书法的传统法度,更是在用笔用墨技法上达到随心所欲,一举打破宫廷之风的规矩柔靡,成为清代书道中兴的独领风骚者

那么,金农牌儿漆书是怎样炼成的?如果你也想学一手这样怪异奇崛的笔法有门路可寻么?放心,看完以下两个知识点,就差不多可以学到一丝儿皮毛了!

因为首先,老金的用墨就相当独特,他只用自己的秘制配方——号称“五百斤油”的墨水品种。听这墨名就莫名壕气不是?我们说一般的墨,胶质适中为宜,如此既不会粘笔,又不会太显清淡,然而,金农是一般人嘛?看名字就是生来五行属金啊!所以,他之用墨,讲究的就是图个油大味浓,图个黑粗厚重,总之,怎么“浪费”怎么来呗~

再者,在用笔上,老金也是非同凡俗,别人写字蘸墨,怎么也要兔毫狼毫,追求更细更尖儿更轻柔!他呢,偏偏把笔尖剪掉,使得鼻头平坦类似机场,没点儿调调,但只要一下笔,才知道原来他这一剪刀,可是get到了常人难以想到的奇点呢!如此,横笔不再轻飘,竖笔不再劲道,整个写法颠倒,带给人全新感受呢~

对此,我们的板桥哥哥,对他的漆书也有精到之见:“乱发团成字,深山凿成诗,不须论骨髓,谁能学其皮。” 诚不虚不是?再来欣赏一幅可好?

谁才是扬州八怪一哥?郑板桥or金农?

Lot 610 金农 书联

估价: RMB 40万- 60万

南京经典拍卖

当然,我们说作为一代怪咖,老金绝不只是发明漆书,靠工具创新玩儿成技术奇葩。还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书法上的融会贯通,功力简直是把任督二脉打通,无论是楷书的方正,隶书的变幻,篆书的复杂,还是草书的恣意,行书的优雅,都被他统统运用到出神入化啦!所以,看他的其他书作品会发现,似隶又似楷,亦草也亦行,即使是书法大家,想要再来一个同款,也是难上加难!

尤其是老金还有些信手而写的诗稿信札,古拙淡雅,天真率性,发乎情,也尽乎情,根本是神手附体,无章可循,而这种不讲套路的路数,终是最得人心。不信,来看看近年来,老金出品,在拍场上又是有多步步心惊!

2010年,他的《隶书册》在西泠拍卖会上拍出918万;

2011年,谢稚柳旧藏金农《墨竹》在上海道明拍卖会上亮相,结果获价1437.5万元;时隔一年,该作被中国嘉德再次推出,成交价达1610万;

2012年,他的《菩提古佛图》在上海工美获价1322万元;

2015年,金农隶书“华山庙碑54开册”在中国嘉德受到热烈追捧,最后以4025万元高价成交,创下金农作品市场新高;

2016年,金农1755年作《花果册》拍出4830万,再创个人新纪录。

我们说书画本同源,从以上成交结果可看出,在绘画上,老金依然大名鼎鼎。简单提一句其绘画作品吧,就题材来说,金大师最善画梅、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还参以古拙的金石笔意,风格古雅,代表作有《墨梅图》、《月华图》等等。感兴趣的玩家们不妨细研究下,在这儿我们仅贴一幅,就不多展开来述。

谁才是扬州八怪一哥?郑板桥or金农?

Lot 1024 金农 文墨画册四帧 

估价:约 RMB 2.7万- 4万

日本搜挖会夏季拍卖

综上,我们说,金农在艺术创作时的“不守规矩”,有偏居江南,山高皇帝远的地利,但更多不是他个人性情的旷逸和情趣吗?下面,一起接着来看看,他在生活上还有哪些“不良作风”。。

论生活:

结交三教九流,发明穷游小妙招

对搞艺术的来说,没有随性自由的生活,哪来无拘无束的创作。金农可是这方面最忠实的拥甭。

比如,在交谊上,上至名门公卿、富豪巨贾,下至卖浆引车的贫民百姓,三教九流,他无所不结交。他交友还有一种怪脾气,瞧不起的人,不但话不投机半句多,而且报之以白眼,更别想求得他的诗文字画。而对要好朋友从不以贵贱穷富取人。

谁才是扬州八怪一哥?郑板桥or金农?

▲ 金农:看我,自在不?羡慕不?

说,曾经一个小盐商被要求对诗,无奈之下对出“柳絮飞来片片红”,被大家嘲笑挖苦,这时老金站出来善意解围,对大家说这是出自元代诗人之笔,急中生智现场吟了一首咏物诗——“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而要说到他最散漫的,还数他常常结伴旅游,其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并且旅行经费他也想了个独特的方式挣得。除了化缘僧院,朋友资助以外,他特别招募一批有着不同才能的人,组成“技术访游团”。

乍听这名字还很有含量,其实直说,就是现在最流行的“穷游”,作为团长,金农负责识别每个人的特长,并把他们召集到一处,怎么做到自给自足。我们来看他组织的某个小团体,大致这样子:

会稽郑小邑擅抄写,新安张喜子精界乌丝栏,甬东朱龙擅雕凿纹刻,吴门庄闺郎会弹奏乐器,兰陵陈彭擅长画墨竹,当有朝一日出行,只要到某处出现经费短缺,大家便安歇停步,各自拿出自己的一技之长,因地取材就地描摹,完成后再拿到当地市场买卖吆喝,一旦卖出作品的银两,足够接下来的盘缠,大家又开始继续上路。。就问亲们,老金这种穷游妙招是酷还是超酷?

谁才是扬州八怪一哥?郑板桥or金农?

最后总结说,金农靠独树一帜的艺术创作,以及不羁率性的艺术人生,赢得“扬州八怪”之首桂冠,既为社会所认可,又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扬。如果你也喜欢这一古今怪咖, 戳易拍全球官网,他老人家更多一本不正经的恶趣味等你发现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