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文弄默|避世禅隐,痴迷于创作的国画画家—窦绪涛

舞文弄默|避世禅隐,痴迷于创作的国画画家—窦绪涛

青年画家窦绪涛

在西安市北门里的工作室里,他平静地坐在我的面前,温润如玉,睿智的目光,透着北方男儿的温厚与多思。展开他的几十幅山水画作,迎面扑来一股浓郁的墨香。在胸有成竹中,他的山水画显得充实而自信,丰厚而趋于成熟;用笔缜密劲健,用墨率意用心,意象符号的选择和运用因注重文化品位的提升而独具匠心,既融入了相关之思,又展现了清亮的人生境致。

舞文弄默|避世禅隐,痴迷于创作的国画画家—窦绪涛

窦绪涛作品欣赏《红叶青山锁白云》

几十幅作品中,有尺幅巨大的鼎力之作,也有咫尺斗方的轻松小品,突出的都是充满画家灵性、气质与修养的新境界,其审美倾向是以获得蓬勃的生机和淋漓酣畅的意趣为主导的。这里,技法不是一个主要问题,重要的是画家爱自然、爱生命的理想对客体和主体约束的解除,共同形成审美的两翼,用以展示自然本质之美,传达作品意象的神韵,而他就青年画家窦绪涛。

舞文弄默|避世禅隐,痴迷于创作的国画画家—窦绪涛

窦绪涛作品欣赏《家山绿田》

他一方面从传统山水的根系中汲取营养,由临读古画入手,走进古人,走进传统,走进真正意义的绘画。当他从范宽的“雪景寒林”,巨然的“万壑松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倪瓒的“雨后空林”、石涛的“万点恶墨”和黄宾虹的“浑厚华兹”一一走过之后,他深深地懂得山水画必须以自然为师。为了寻找属于自己情有独钟的一方水土,一方天地,他牢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坚持不辍,经年独行于南北山川之间。

舞文弄默|避世禅隐,痴迷于创作的国画画家—窦绪涛

窦绪涛作品欣赏《家山绿田》

然而,细细品读他的作品,可以发现窦绪涛的山水在尊重师造化的传统宗旨中,不是对物像的写生和模拟,却是强调自我的介入,以主观精神把握对象,力图从宏观上把握山川树石、云气烟岚的整体意象及气势。他吸收了传统的高古清峻,以气韵为主旨,格调平淡幽深,水墨苍郁,烟云风光,溢于画面。画家于笔墨间抒放胸臆,重山复水,师法天章,自成一格。这正是窦绪涛写意山水的独特风骨,不仅表现为作品外部的乡土色彩,也不仅表现为艺术表现的浪漫风韵,更是一种山水情怀的独特表达。

舞文弄默|避世禅隐,痴迷于创作的国画画家—窦绪涛

窦绪涛作品欣赏《落叶识清泉,归云知旧峰》

未来还很远,时间还很长,在艺术之路的探索从来没有捷径可言,这个过程的意义不言而喻。每走过的路,攀登的山,趟过的河,都会使自己精神视野得到提高,身心受到磨炼,传统得到光大,笔墨得以升华,主体精神与性情灵感得以相融而致画境与诗情浑然一体,使为人生的艺术与为艺术的艺术相融相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