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

物竞天择,大浪淘沙。不管你是身处校园的学子还是职场打拼的精英,只要身处社会洪流之中,竞争都是不能回避的现实,话听来有些残酷,但道理却显而易见。想想学生高考,千军万马涌入独木桥的壮观,再看看HR邮箱里一眼望不到头的应聘简历,竞争其实无处不在。

什么是竞争?《辞典》解释:“竞争就是为了自己方面的利益而跟人争胜。”只要存在竞争,胜负就是竞争主体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事。既然内因是决定的因素,所以构成个体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应该存在于自身而不在他人。

首先,大多数情况下,一个金融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两个方面:hard skills(硬技能) 和 soft skills(软技能)。

很多人在强调soft skills 的重要性,其实hard skills,也就是你在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也非常重要。

很多专业知识校园招聘的时候会问,社会招聘的时候更会问。“投资者明显是风险厌恶的,为什么给衍生品定价的时候要用风险中性概率?”“债券期限结构和收益率曲线有什么区别?”“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为什么在A股市场无效?”而且越到金字塔的顶端,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

当然,专业知识只是核心竞争力最基础的部分,没它不行,有了还需要下面的一些soft skills。

■ 撮合能力

通过多年工作经历,你会积累一定的人脉,而人脉的意义是,你可以作为社交网络的一个节点,连接另外多个原本并无联系的节点,将资源优化配置到合适的地方,而你可以收取中间业务收入。撮合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且无法通过书本学习获得,算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 将知识发展到极致的能力

在大学学金融专业,从本科到硕士,你会获得很多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大部分都是大而全的。你不知道哪些是最有用、最关键的知识。而在工作中,幸运的话,你会找到喜爱且擅长的领域。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发展到极致。记住,一定要发展到极致。无他唯极致尔。

■ 干成事的能力

这是一项综合的能力,能把一件事,一个项目干好的能力。为了干成事,在一个团队里,你需要有领导力,你需要有沟通技巧,你需要有分析技能,你必须知道如何在压力下工作;同时,你需要动用在专业领域的人脉关系,疏通打理各个环节,保证项目顺畅的进展。而这些能力的综合,会使你成为一个成功的职场达人,你成为达人的原因是你可以做的事,别人做不了。

■ 金融世界中高效运转的心智模式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写道:“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灵之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就好像一块玻璃扭曲了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金融从业人员,需要培养的是,一整套优化完善的心智模式。就像银行柜员的严谨、细致、服务意识;客户经理的左右逢源、善于移情(观察对方对反应的感受性);贸易商的市场承压能力、高速运转中准确决策的能力、容错能力。这些都是不同领域的金融从业人员高速运转的心智模式。具备了这些心智模式之后,你就能够高效的直指目标,完成任务,自由驰骋。

有了以上这些能力,金融从业人员就可以成为职场达人顺利走向人生巅峰了吗?显然不是的。具备上述的软硬件实力外,从事金融行业还需要很多无法量化的“能力”,尤其是在进入决策层或者管理层面之后,这种“无法量化”的能力才是最为核心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