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皇太孫,最後一個封號你未必知道

皇太子,又稱皇儲、儲貳、儲副、儲君。在封建時代,皇太子是國家皇位的法定繼承人。皇帝一旦駕崩,太子即可即位稱帝,成為新的封建統治者者。因此皇太子的廢立,是封建國家的一件大事

。有的很小就是皇太子,比如唐太宗的嫡長子李承乾,八歲就是皇太子;而有的皇帝從來就沒有當過皇太子,比如李世民。但由於皇太子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很大並且是正統,所以圍繞著立皇太子的鬥爭,就是爭奪皇位的鬥爭。這種鬥爭常常是你死活我,十分激烈。例如,唐初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皇太子李建成,逼迫高祖李淵讓位去當太上皇而自己做了皇帝。再如清康熙晚年的“九王奪嫡”,都是非常慘烈的奪取皇位的例子。

皇太子、皇太孫,最後一個封號你未必知道

皇太子,一般總是立嫡長子。長子廢棄或死亡,可以立其次。例如唐朝第三個皇帝高宗李治,就是唐太宗第九子。但歷史上有皇太子廢棄或死亡,而直接立皇太子之子為“皇太孫”的。例如晉惠帝時,愍懷太子遹廢死,而詔立其子臧為皇太孫。齊武帝時,文惠太子長懋病卒,詔立其子昭業為皇太孫。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死了,立其子朱允炆為皇太孫。這都是在皇太子不在的情況下立其子為皇太孫的。唐代則有皇太子在而立太子之子為皇太孫的。例如高宗永元年,因為皇太子生了兒子,高宗一高興之下,詔命“立皇孫重照為皇太孫”。吏部郎中王方慶諫曰:“按周禮,有嫡子無孫。漢,魏已來,皇太子在,不立太孫,但封王耳。”高宗曰:“自我作古,可乎?”(《舊唐書。高宗紀》)於是一個剛過滿月的要嬰兒,就被立為“皇太孫”了。高宗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想讓李家天下世代傳下去。

皇太子、皇太孫,最後一個封號你未必知道

“皇太子”、“皇太孫”外,我國曆史上尚有“皇太第”、“皇太叔”他們也是儲君,具有繼承皇位的權力,是合法的皇位繼承人。議立是皇太弟的事,可以舉出下面數例:一,《北齊書·上洛王思宗傳》:“初,孝昭之誅楊愔等,謂武成雲:“事成以爾為皇太弟”。及踐祚,乃使武成在鄴主兵,立子百年為皇太子,武成甚不平。”二,據《舊唐書》卷六四《李元吉傳》載,太子建成在與秦王李世民爭奪皇位的鬥爭中,曾對其弟齊王元吉許願:“正位已後,以汝為太弟。"三,《舊唐書》巻七《睿宗紀》載:“神龍元年,以誅張易之昆弟功,進號安國相王……其年立為皇太弟,固辭不受。”睿宗是中宗之弟,故中宗立之為皇太弟。四,《舊唐書》卷一四三《朱滔傳》載,唐代宗、德宗時代,割據的軍閥朱泚,僭稱帝號,也立其弟滔為皇太弟。

皇太子、皇太孫,最後一個封號你未必知道

以上所舉,皇太弟並未成為真正繼承人。其中有的人雖然也做了皇帝,但不是以“皇太弟”的名義即位的。在唐代,真正以“皇太弟”身份即位當了皇帝的是唐武宗和唐昭親。據《舊唐書》卷一七下《文宗紀》載:開成五年春正月,“詔立親弟穎王瀍為皇太弟,權勾當軍國事。”

又卷一八上《武宗紀》:“文宗崩,宣遺詔:皇太弟宜於柩前即皇帝位。”穎王瀍,即後來即位的唐武宗。武宗繼位,立即殺死了文宗太子成美。皇位讓皇太弟繼承,而不讓皇太子繼承,這當然是政治鬥爭的需要。另一以“皇太弟”身份即位的是唐昭宗。值宗、昭宗均為唐懿宗子。但僖宗做了十來年皇帝,二十七歲就死了。死前,“宜制立弟壽王傑為皇太弟,勾當軍國事。”信宗崩,昭親即於柩前即位。

皇太子、皇太孫,最後一個封號你未必知道

有趣的是唐代有叔叔做侄子的接班人登基做皇帝的。例如唐宣宗即以“皇太叔”身份繼承皇位。據《舊唐書》卷一八下《宣宗紀》:“武宗疾篤,遺詔立為皇太叔,權勾當軍國政事。”又《武宗紀》雲:“是月二十三日,宣遺詔以皇太叔光王柩前即位。”按唐宣宗乃憲宗子,而武宗是憲宗孫,故武宗立宣宗為“皇太叔”。

皇太子、皇太孫,最後一個封號你未必知道

在封建專制時代,立皇儲當然設有婦女的份。但是皇儲的地位,也確實使一些夢想嚐嚐當皇帝滋味的婦女垂誕。例如唐中宗愛女安樂公主就“嘗私請廢節愍太子,立己為皇太女”。中宗以問宰相魏元忠,元忠堅決反對。(《曰唐書·魏元傳》)安樂公主氣憤地說:“元忠,山東木強,烏足論國事?阿武子尚為天子,天子女有不可乎?”(《新唐書.安樂公主傳》)意思說:“魏元忠是個木頭腦袋瓜子,不足以和他討論國家大事!阿武的兒子能作天子,皇帝的女兒為什麼不可以作皇太女?”此事雖然沒有辦成,但卻激起了節愍太子率兵殺武三思,要求中宗廢韋后事件。安樂公主終因驕橫放縱,在唐玄宗發動的奪權事變中,和韋皇后一起被殺了。“皇太女”沒有當成,反倒丟了自己的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