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田养虾 虾促稻 虾肥稻更香

(记者 谭欣)

潜江:田养虾 虾促稻 虾肥稻更香

马于林在虾田劳作

5月的潜江乡村,随处可见农民们在广袤的田野间忙碌。近日清晨,记者在熊口镇赵脑村的一片虾稻田边看到,64岁的马于林正撑一支长篙向清澈的虾稻田中央划去,开始给小龙虾投放饲料。

5年前,马于林还是一个地道的传统农业种植户,仅靠“一亩三分田”种棉花为生,一年收入只能勉强糊口。2014年,他加入华山水产赵脑村现代农业基地,承包了40亩虾稻田养虾种稻,摇身一变成了现代新型农民,不久,就住上了新楼房。

在熊口镇赵脑村,九成农民都和马于林一样通过“虾稻共作”模式走上了致富路。

但是,“虾稻共作”模式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苗种繁育,突破产业瓶颈

“在小龙虾养殖初期,主要靠投放亲虾自然繁殖,随着养殖面积的增加,市场需求扩大,小龙虾大量近亲繁殖导致种群不断退化,品质也越来越差,一度影响了小龙虾养殖产量和效益。”赵脑村绿途虾稻共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常洪告诉记者,苗种繁育问题成为摆在虾农面前的一大难题,加大对小龙虾良种选育和优质苗种规模化繁育产业的支持力度迫在眉睫。

潜江:田养虾 虾促稻 虾肥稻更香

湖北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

为了突破这个瓶颈,我市水产部门积极寻求破解之策。在全国率先开展小龙虾苗种人工繁育。

2013年,投资3亿元的湖北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落户潜江,工作人员寻觅国内外不同品种的小龙虾,进行如“试管婴儿”般的选育。

科研带动下,如今,选育繁育中心年产优质虾苗30亿尾,虾苗不足、品种退化等难题正逐步破解。

“在选育繁育方面,我市小龙虾产业将朝着‘5年内形成100亿尾小龙虾选育繁育能力’这一目标大步迈进。”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负责人谈及此项目信心满满。

标准养殖,提升龙虾品质

潜江:田养虾 虾促稻 虾肥稻更香

标准化养殖牌

马于林给小龙虾投放饲料后便上岸,开始认真地写《养殖日志》。

“每天从田里回来,我都要按要求填写养殖日志。”马于林说,“现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按照养殖标准严格操作,写日志是一种自我监督,别人看了对我养的虾就更放心,销售也比往年好咧!”

马于林口中的养殖标准便是2013年由我市制定的《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虾稻共作养殖技术规程》等小龙虾养殖标准。

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介绍,技术规程规定了潜江龙虾“虾稻共作”的定义、养虾稻田环境条件、养殖模式、病害防治、防止敌害和捕捞、水稻栽培与管理以及潜江龙虾质量标准、标志、包装和运输技术要求等。

潜江:田养虾 虾促稻 虾肥稻更香

小龙虾养殖的各项制度

除此之外,市水产部门还以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入户,建立了“水产养殖登记制度、处方制度、用药记录制度、休药期制度、渔药准入制度”等5项制度。

目前,潜江市小龙虾养殖基地全部坚持标准化生产,均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出口的小龙虾在欧美多次“苛刻”的检测中,无一例超标,造就了“在欧美人的餐桌上,每三只小龙虾就有两只来自潜江”的现象。

虾稻共作,种出生态稻米

潜江:田养虾 虾促稻 虾肥稻更香

频振式杀虫灯

“虾稻共作”模式在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相互作用下,使稻米品质也有了保障,让其成为一种接近天然的生态稻米。

“种稻养虾,肯定不能多打农药。”赵脑村绿途虾稻共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常洪告诉记者,稻叶害虫靠鸟捕,稻根小虫有虾吃,小龙虾疏松表层土壤而不损坏水稻根系,排泄物补充稻田养分。

不仅如此,他们还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害虫落卵量,害虫数量逐年降低,产出的生态稻米达到一流品质。

“去年,我们生产的稻米比普通稻米价格高不少,但仍然十分抢手,就是因为我们种出的是生态稻米。”赵常洪介绍,今后,他们将打造自己的虾稻品牌——“赵脑虾稻”,让虾农更加轻松地赚钱。

虾稻产业在潜江风生水起,小龙虾供不应求,生态稻米受市场追捧。未来,随着我市虾-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稻虾共生,稻香虾肥,必将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