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和東莞哪個會成爲下一個深圳?

海外show


想要成為下一個深圳就不能重走深圳走過的路,東莞正在走深圳走過的路,而惠州根本還沒有找到路,先說說東莞以工業為主的路子吧,現代工業已大不相同了,靠人口紅利的密集性工廠完全沒有優勢了,想要再向前進一步只能造工業4.0(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但東莞明顯這條路走的不好,從搞松山湖能看出來東莞想科技立市,彎道超車,這個難度就高了,科技人才明顯絕大多數往北京跑了,再就是深圳,去東莞的少之又少,所以只有靠智能化工業才有可行性,但領導班子明顯沒這腦子看透這點。

惠州的優勢在於地多人稀,大亞灣明顯要變成深圳的後花園了,深惠合作區也正在搞,計劃與理想非常完美,但執行明顯跟不上來了,因為成本太高了,你一個前海就把廣東的資金吸收的差不多了,在前海買房明顯比搞合作區項目開法賺錢多了,有錢有腦有資源的人有這麼傻的去投這裡?只有那些個土財主看名字覺得高大上去搞這種地方,但是他們搞出來房子了拿什麼內容填這裡呢?所以這裡比松山湖還不靠譜,但還是接受了點深圳的高新科技過去的,如果深圳的房價再繼續漲下來,說不定更多的科技公司過去是有可能的,但惠州絕對全是土豪過去的,科技公司不可能過去幾個,所以下一個深圳是東莞。


大臺MK


竊以為,深圳有且僅有一個。目前即便從整個中國來看,也就一個雄安新區有點希望,惠州和東莞根本沒有可能。原因如下:

1.惠州和東莞之所以能發展起來,其實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深圳的拉動。就像蘇州的飛速發展是得益於上海的帶動,但蘇州很難成為下一個上海,惠州和東莞也沒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深圳;

2.一座城市一開始的發展,可能跟政策和其他城市的帶動有很大關係,但到最後能否真正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得擁有含自己特色的支柱產業。比如深圳,科技和創新已成為深圳的特色支柱產業。而東莞和惠州還在走深圳之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老路,仍然沒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支柱產業;

3.2017年深圳GDP總量2.24萬億,增速8.8%;而東莞GDP總量僅0.76萬億,增速僅8.1%;惠州就更不用說了,總量才0.38萬億,增速更是隻有7.6%。無論從體量還是從增速看,東莞和惠州都遠不及深圳,成為下一個深圳又從何談起?

歡迎大家探討和補充。以上。


廣東包打聽


這三個城市,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深圳估計趕不上了。

深圳2017年GDP為22433億元,總量在2016年就已超越廣州,作為經濟特區和開放前沿,其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GDP未來有望超越京滬。GDP增量保持全國城市第一的位置。



東莞在全國GDO百強中,排名19,2017年GDP7580億元,同比增長8.2%。



惠州排名54,2017年GDP3830億元,同比增長8%。

東莞是深圳的三分之一,惠州是東莞的二分之一。


史晨昱


把惠州房價5年內提升20倍,趕超香港,便可依靠房地產來拉動GDP,帶動裝修,鋼筋水泥,門,瓷磚,窗簾,工人就業,林木等等數不勝數的行業,以惠州的土地儲備量來說,別說超越深圳了,北京上海,那都不是事了


hclwj1314


惠州和東莞哪一個會成為下一個深圳?依本人看來,這兩個城市雖然活力不錯!但想要趕超深圳?可能還需要時間吧!至少在5O年內不會超過。


說得那麼肯定,必定有其理由:首先可以先排除東莞,東莞地理位置沒有優勢,原因是北有省會廣州市,南連深圳,這兩個都是國內特大城市,國際大都市,東莞界於這兩個大城市的中間,只有起到輔助作用而缺少競爭能力!不說現在GDP是有多少差距,GDP是隨著城市後發展而增長的,我這裡說的是地理位置受到制約。

惠州地理位置雖然略勝於東莞,但現在的惠州與深圳的各項綜合指標差距特遠!惠州想要成為下一個深圳?就好比兩部車同時出發在同樣的路線,同樣的目的地一樣,而現在深圳的車和起步明顯比惠州好和快,因此,惠州想要超車幾乎沒有可能,除非對手的車中途出狀況了,或者惠州有出現什麼重大利好的發展新機。否則,想要成為下一個深圳?我看還是比較難的!



個人看法而已,歡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見和見解。謝謝!


聖潔飄香


謝邀、關於這個問題,惠州和東莞有可能超過深圳嗎?

當然有可能

30年前誰能想到深圳可以成為一個一線城市,要知道當時設立經濟特區的可不止深圳,珠海、汕頭等城市也是經濟特區之一。

當然,目前來說東莞以及惠州想要超越深圳確實比較難,深圳享有的資源、地理位置、經濟特權等都是惠州以及東莞都沒有的。一個非常簡單例子:深圳瀕臨香港,而惠州或者東莞想要和香港合作,那麼就需要經過深圳。

  • 惠州和東莞都可能成為下一個深圳

正如題主所說,現在東莞和惠州的發展趨勢如此快速,難道就不能成為下一個深圳嗎?其實還是可能的,不過會以另一種形式來“成為”。如今深圳接通惠州、東莞的地鐵線路規劃,以及深港粵大港灣的設立,都是在說明廣州、深圳有意的結合自身以及香港的資源,再向周邊城市擴散。

  • 合作才能共贏

事實上,一直以來,無論是深圳或者廣州都致力於發展周邊城市的建設,也在這方面進行了許多合作與洽談。所以在我看來惠州和東莞將會融入到深港粵大港灣的建設當中,將整個地區的經濟一同發展。

要知道深圳也是依靠著香港優越的經濟環境才可以取得當下的成績,如果單獨拿出惠州或者東莞再或者深圳,都不可能成為一個前景良好的城市,只有合作才能共贏。

-END-


廣東任你行


成為下一個深圳,也就是達到深圳現在的高度。那麼惠州機會更大。


但要超過深圳基本不可能,因為當惠州在發展時,深圳也在發展,而且還更快。但惠州有個優勢就是地方大,很多產業剛起步,未來的發展還是不錯的。東莞已經定型了,轉型難度太大。
就像之前有人問我,如果深圳要擴大,是吞併東莞還是吞併惠州,我問他,如果你是深圳,你是想要一個老城區來天天拆了重建還是想要一塊空地自己來規劃設計建設。投資惠州房子或是剛需買房可以關注我。


小二樓視


東莞現在也努力發展成一線城市。其實可比性不大,東莞,工業較多,工廠比較多,比較雜。但是地段沒有惠州好。惠州近海,南面有李嘉誠投資的惠州港,北面靠廣州,西面深圳,東面潮汕,發展潛力大,外加香港政府鼓勵香港人到大陸投資發展,首選的就是惠州大亞灣,現在香港的報紙上面都這樣寫鼓勵香港人到惠州發展。現在的惠州無疑就像十年前的深圳。


金牌置業顧問


首先這個假設是不成立 就在深圳的旁邊出現下一個深圳 置深圳與何地 嗯 東莞成不了惠州也成不了 東莞是一個血汗城市 極端的排外 令他喪失了成為一個 大城市的資格 惠州沒有深圳的條件 也沒有東莞的運氣 雖然多少是因為自己作死 但這是歷史問題 不做討論


馬1613135


不可能超過深圳的,這個問題應該改成深圳什麼時候能超過北京,上海,目前深圳已經超過廣州和香港了,超過北京不好說,畢竟北京是首都,但超過上海只是時間問題了,而且還不用多久的時間,至於東莞和惠州,惠州那只是在炒概念,很虛,反而東莞接下來會發展得不錯,很多大企業的都在東莞設廠,這些是目前真實已經發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