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之际 再次看回消费者需求

几天前,中汽协刚刚公布了中国汽车市场6月份的产销数据,至此,国内车市的半期成绩已经全部出炉。

从整体情况来看,行业生产1185.37万辆,销售1177.53万辆,销量同比增幅4.64%。这一数字基本符合我们年初对上半年市场走向的判断,“微增长” 是今年绝对的主题。不过,所谓的微增长其实特别“平均”,要么是高达两位数增率的一方,要么是持续下跌的一方,真正跟随大盘形势的并不多。而这也符合大多数媒体所认为的马太效应。

在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之际 再次看回消费者需求

那么,强者越强的原因在哪里呢?从各车企表现来看,排在前十的基本上只有长安汽车出现了下跌,其余9家要么保持稳住体量,要么出现大幅增长,其中达到双位数增长的品牌有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吉利汽车、北京现代以及上汽乘用车5家,尤其是吉利与上汽乘用车,都达到了约五成的增幅,可以说成为了拉动行业微增长的绝对主力。

今天,小编就从这几家“领军”企业中,找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旗下车型邮有哪些相同的卖点,而消费者为什么又愿意为此买单。

1

从鸡头凤尾的抉择 到风头凤尾的犹豫

“‘淡季更淡旺季不旺’将会是今年的市场特点”,《汽车公社》的卫老师此前在谈论今年的市场行情时这样说道。的确,从我在整个上半年所探访的大多数经销商来看,淡旺季之间的差距虽有,但是已经逐渐减小,用经销商朋友的话来说,除了第四季度,前面三个季度都是淡季。

在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之际 再次看回消费者需求

其实,要找到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原因很简单,从上半年的数据分析就可以看出来。当下消费者在选择车型时已经不再随波逐流,也不再盲目,目前持币代购的消费者属于大多数,他们有购车的打算,但是并不急用,要么是换购,要么是增购。

也正因为如此,车企为了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在车型的核心竞争力上不断下功夫,希望车型可以在消费者的备选清单中有更全面的表现,保持在任何一项比拼时都不落下风。

在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之际 再次看回消费者需求

所以,我们看到如今的汽车消费者已经变得愈发挑剔,拿中国家庭主力消费的10万元黄金价位来说,过去大多数人会面对合资低配与自主高配的抉择,究竟是要品质还是要配置,大多会在需求筛选之后果断下定。而如今,在10万元价位的车型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不管是自主品牌的品质,还是合资品牌的配置,都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同质化,而这个时候,消费者反而犹豫了。

从当初的鸡头凤尾的抉择,变为风头凤尾的犹豫,可以说是大批量以不变应万变消费者的真实写照了。而这诸如上汽乘用车、吉利汽车、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等狠得下心下血本的企业,自然能从同质化的车型中脱颖而出。

2

智能互联已成新刚需

除了消费心理上的变化,其实还要了解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十年前,老三样会是每一位消费者所关注的重点,而到了如今,在优秀的自主品牌已经齐平甚至超越合资品质的时候,新的关注点又变成了什么呢?

在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之际 再次看回消费者需求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只需从行业的发展趋势就可以读出。在上周我们曾发表过一篇关于中国品牌纷纷与外资企业合作生产电动车的文章,里面提到新能源与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十年汽车发展的重点,而目前不管是政策还是车企战略发展计划,都已经在大规模部署这一领域。

所以,在如今2018年购车,大多数消费者已经开始把智能互联作为买车的新刚需,而那些保守的消费者,也会在相同条件的两辆车中倾向于有智能互联一边。

在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之际 再次看回消费者需求

从大幅度增长的吉利与上汽乘用车来说,它们无疑是自主品牌中布局车联网较为完善的两大集团,自然也是该项配置的受益者。上汽的斑马系统、吉利的GKUI,它们无论是在智能程度还是云联想的丰富程度上相较友商都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整体生态的布局上,更是掌握了大量资源。

3

个性化需求尤为强烈

在这个表现欲很强的时代,如之前所言汽车已经不是满足于单纯交通工具的一种产品,它需要对身份有所象征,需要对个性有所体现,尤其是在市场环境愈发年轻的大背景下,这种个性化需求变得尤为强烈。并且,从今年前半段所上市的产品来看,具备个性化设计的车型明显要拥有更多的关注度。

在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之际 再次看回消费者需求

当然,车企对于消费者个性化的把握程度则是产品成功与否非常关键的一点。

说起来,年轻人所要的个性,无非是花花绿绿、与众不同等等潮流元素,但凡事有个尺度,尤其是对于汽车的选购来说,个性不等于浮夸。另外,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数情况还需要父母的支持,如何在既讨好年轻人的情况下,又满足长辈的要求呢?

其实东风日产与北京现代在这方面就做的尤为出色。以东风日产劲客与北京现代昂希诺两台车型为例。

在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之际 再次看回消费者需求

从产品定位来说,无论是劲客还是昂希诺都绝对是瞄准年轻人的产品,个性化的造型设计、丰富色彩组合,都促成了其作为一台时尚车型的元素。

然而,它们在个性化的同时,还利用了科技配置来满足车辆的全方位使用需求。比如劲客就是同价位合资品牌中少有装备了全面主动安全系统的车型,而昂希诺更是多次强调了自己个性与实用并存的打造理念。

在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之际 再次看回消费者需求

总之,个性化是当前市场需求的主题,也是目前车企多簇拥的主题,但是如何真正理解年轻人心中的个性化,这其中还要看车企对需求多样性的把握能力。不过,这也与企业对本土市场的深耕程度有关,诸如东方日产、上汽通用、吉利等品牌,布局年轻化更彻底,自然也会更快的收获成果,强者愈强会在这方面体现的更加明显。

在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之际 再次看回消费者需求

法律顾问林小明:136081779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