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沁机枪威力巨大,为何李鸿章却不愿意采购?

L雪媛


有网友问:马克沁机枪威力巨大,为何李鸿章却不愿意采购? 其实,李鸿章是一个特别热衷于引进先进武器的大员。可以说李鸿章是我国古代和近代最热衷于先进武器的高级文官。

早在1874年,李鸿章就购买了数十挺加特林式多管机枪装备淮军。在当时我国军队这种加特林机枪也叫格林快炮。后来清军发现这种机枪威力太猛了,又曾经采购量,就连八旗禁卫军都在1881年装备了8挺加特林式多管机枪。
到了1884年,清朝已经开始仿造加特林机枪了,每年都可以生产16挺机枪。如果说李鸿章不愿意购买马克沁重机枪,那我们可以看几个数字,在1888年,金陵局已经开始生产马克沁重机枪,而英国军队从1891年才开战装备马克沁重机枪。
要知道马克沁重机枪在1884年才拿到专利权,研发成功。清朝在1888年就已经开始仿造马克沁重机枪,从速度上来说,与德国并列第一。超过了世界上其他的所有国家。

在1900年八国联军战争当中,在天津的清军就已经使用马克沁重机枪扫射联军。而1905年,长庚视察北洋军时,说过:“三月十三日,马克沁机器炮打靶。马克沁机器炮每分钟能发六百出……此炮已购十年,螺丝松紧不一,放炮之间易于掣动,殊为可惜”。

可见,清军装备马克沁机枪的时间非常早。到了1905年以后,由于国内产量不够,清军又一次进口144挺德国造马克沁重机枪,用于组建新部队。

烽火观察


这个问题用一个“贵”字是不能完全说明的!其实马克沁机枪从1884年发明的最初十几年不光是李鸿章就连当时的欧洲列强都没有什么人愿意采购,不然马克沁本人也不至于穷困潦倒,不过有一个国家倒是眼光独具,那就是德国,德国当时采购了数量不少的马克沁,在一战中的索姆河战役中造成了英法联军一天七万人的伤亡,因此有了索姆河绞肉机一说。李鸿章在马克沁机枪发明之初就去参加了发布会,当时进行展示的时候,马克沁机枪的惊人的射速和威力居然拦腰打断了一棵大树,李鸿章说了六个字:“太快了,太快了”,许多人传闻后来李鸿章不买是因为六个字:“太贵了太贵了”!其实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克努伯重炮和铁甲舰那么贵,李鸿章还不是照样采购了许多?

我们结合当时现实情况来具体分析分析。

当时中国军队刚刚大规模换装了加特林机枪,在火力上已经是亚洲第一

很多人一直古板的认为,清军打不赢对外战争都是因为技不如人,其实事实与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在甲午战争之前,清军基本完成了陆军装备现代化,大规模装备了毛瑟步枪和加特林机枪,火力与当时的欧洲列强不相上下。马克沁机枪对于当时的清军武器来说,只能是锦上添花而起不到雪中送炭,买不买确实得再三考虑!

在左宗棠收复新疆和冯子材的镇南关大捷中,清军就曾利用自身的火力优势打的对面抬不起头,清军打不赢日本主要还是缺毛主席说的那股子气!

马克沁机枪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真实作战能力让人质疑

马克沁机枪作为一款跨时代的武器自然少不了质疑,当时李鸿章在1884年参加机枪发布会时,马克沁机枪刚刚发明出来并没有得到实战检验,李鸿章作为清末朝廷的中流砥柱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也

不可能会轻易就下决心买这种价格不菲且实战效果不明朗的新式武器,后来在日俄战争中,俄军利用马克沁机枪大规模杀伤日军有生力量,清朝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开始了大规模采购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机枪确实贵,而且效费比低

马克沁机枪不仅单价贵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子弹,对于当时有限的大清财力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这也是李鸿章不得不考虑的事情,但是李鸿章还是有眼光的,他买了一挺马克沁回去,四年后金陵制造总局就仿制成功,初期质量不佳,后期经过不断改进优化最终还是装备了清军。

马克沁机枪水冷方式是它的致命弱点

相比加特林的多根枪管,马克沁一根枪管加上高射速极容易使枪管发热导致炸膛,马克沁创造性的在其枪管上安装了冷却水筒,在射击前需要事先装满水,如果水冷筒被打破或者无水可用,这枪基本就废了。在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战役中,被围困的张灵甫整编第74师就因为无水可用导致马克沁机枪无法使用而遭到全歼。水冷最终被气冷所取代,也是有道理的,李鸿章不买马克沁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评论关注,么么哒!


军史吐槽君


马克沁机枪是改变人类战争史的一代名枪,1884年在伦敦枪展上第一次与世人见面,李鸿章作为外务大臣,正在欧洲游历,有幸见识了这种改变人类战争史机枪,也就是说中国当时是有很大机会引进这种威力巨大杀人如割韭菜的机枪的!(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当时的中国也的确需要这种机枪,中法战争正进行的如火如荼,虽然刀枪棍棒的较量已经把法国打的屁滚尿流,如果用上这玩意,估计法国人都得吓尿了,不需要多,几挺估计就可以改变一场以冷兵器为主的战争了!

当时的马克沁机枪生产厂家,急于打开销路,也有意将这种机枪卖给李鸿章,试图在中国多灾多难的战场上证明这种枪的价值,因此在李鸿章参与的试射环节,工程师们可谓是分外用心,企图获得清政府的青睐。

如果说当时这一动议当时成真,就李鸿章的这军舰那舰艇,统统装上几挺,都不需要那种打不响的炮弹装门面,直接上这玩意,对着日本的军舰扫上两分钟,估计日本人也就跪了。

当时第一代马克沁机枪的射速是每分钟600发,连子弹加上他的威慑力,基本上足以改变一场战争的走向。

但话说回来,提这个问题的题主前提肯定是把李鸿章是卖国贼的预设添加了进去,说出了“马克沁机枪威力巨大,李鸿章不愿意买”的话,这哪是李鸿章不愿意买,而是实在是囊中羞涩,根本就买不起。

李鸿章没钱可不是他的错,他出的是公差,别想着拿自己的钱贴补国用,何况谁也没那么多钱。

虽然当时试射完,在场的李鸿章可以说对这种机枪是爱不释手,赞不绝口,可在摸摸口袋,最后编了一套完美的谎言,才算是保住了大清所剩无几的脸面,没把人丢到国外就不错了,哪有钱买枪?


历史三日谈


马克沁机枪是在1884年由美国设计师马克沁研发成功的,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以火药燃气为能源完成自动循环的自动武器。

其实早在马克沁机枪研发成功当年,当时的中国人就已经与其近距离接触。这个中国人就是李鸿章。作为洋务派领头人物在1884年时参加了当时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马克沁新枪发布会,而李鸿章在会上亲眼见证了这款划时代的速射武器到底具有如何强大的杀戮能力。

在新枪发布会上,马克沁机枪进行了速射表演,在半分钟内直接打光300发子弹,把李鸿章看懵了只喊:“太快了!太快了!”这么厉害的武器肯定是李鸿章是想买的,结果一问价钱,又喊上了,这次是“太贵了!太贵了!”不得不说那个年代,只要有钱当时的中国是可以引进最先进的枪炮武器的,只不过确实机枪武器耗弹量太大,让当时的晚清政府不敢用。最终李鸿章因为手头没有多少钱,主要是上级没给足够的拨款,只能是采购了一挺回去研究。

后来,在1888年金陵机器局仿制成功该枪,不过性能并不佳只造了30多挺就停产了。最终又过了10余年,日俄战争发生后,马克沁机枪大发神威,使得当时的中国政府认识到了马克沁机枪列装的必要性,然后在后续10年内大量列装1893年版本的成熟款马克沁机枪。

实际上直到目前,这款枪械的仍然活跃在战场上。自2014年之后,乌克兰国内发生内乱,其东部地区变为战区,由于武器损耗量大增,许多库存的老旧武器被重新修复使用。其中就包括马克沁型重机枪~~只不过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改进,比如加装先进瞄准具,取消原来数十公斤重的轮式脚架,用于阵地作战效果还是不错的。


鼎盛军事


1.李鸿章不愿意购买马克沁机枪的直接原因还是军种问题,作为海军大臣实在没有理由为陆军考虑装备,在李鸿章眼中他周游欧洲的目的是为海军购买装备

众所周知,李鸿章在和左宗棠争论重点防御东南沿海还是西部新疆问题中,强调保卫海防才是保卫中国腹地的关键,因此大力支持建设海军而反对左宗棠增加陆军军费保卫新疆的要求。正因如此李鸿章访问欧洲时重点考察的是海军武器。

很明显,对于坚船利炮决定一切的海军来说任何自动机枪都是不需要的,李鸿章宁愿购买军舰和大口径要塞岸防炮也不愿意使用宝贵的军费购买马克沁机枪。

2.马克沁机枪诞生之初就像半自动步枪无法取代栓动步枪一样,太过前卫的设计很难被思想守旧的军方接受。

马克沁的创新之处就是利用了后坐力完成炮弹壳、装子弹的过程,相比较之下无论是哈气凯斯还是加特林机枪,都是用手动揺柄机械构造完成上述射击过程,这就增加了卡壳等机械故障的风险看过《最后的武士》肯定都记得,美国军官在介绍天皇购买的机关炮时(加特林机枪早期称呼)强调新设计减小了卡壳的概率。

使用多枪管又缺乏冷却措施的哈气凯斯加特林很容易因为枪管过热变形而卡壳,但是使用一根枪管的马克沁有专用的水冷设备,再加上没有过多的手动活动部件,从而大大增加了可靠性。平心而论马克沁这种历史性设计就像半自动步枪一样,足以颠覆多管自动武器的传统。后来的多管机枪纷纷模仿马克沁采用一根枪管和直立弹匣以及利用后坐力装弹的原理,常见的捷克式轻机枪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是,就像STG44突击步枪不被希特勒接受一样,太过新鲜的设计立即遭到军方的拒绝。在现代化装备领域尚且属于学生身份的李鸿章自然不可能跳出这个圈,拒绝购买马克沁机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兵器世界


这个问题本身有很大的毛病。首先:马克沁机枪的威力巨大是20世纪后的事情;其次,根本没有什么李鸿章不愿采购马克沁机枪的事情,也不存在马克沁公司向李鸿章推销机枪的事,更不存在李鸿章去参观马克沁试射的事情。

这种大的误会,可能都来自于下面这幅照片:

现代,很多人(包括很多回答本问题的人)对这张照片的解读,都是说李鸿章参观马克沁的射击试验,看着一颗被打断的树感慨。

但是,如果对李鸿章有所了解的话,都应该知道李鸿章有个外号,叫“李大个子”,纵是在洋人堆里,也不显得特别矮小。而这张照片上那位扶着树、被很多人认为是“李鸿章”的人,看起来只是个小老头。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鸿章和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合影,从这张照片就能看出“李大个子”的个头)

原因很简单,这张照片上那位中国官员根本不是李鸿章。照片上扶着断树的官员,实际是中国驻英公使龚照瑗。龚照瑗是1894年8月3日到达伦敦就职,1897年4月17日卸任,这张照片实际是龚照瑗在任内去参观马克沁机枪射击试验时所摄。

所谓的李鸿章和马克沁的段子,都是由这个历史所引出来的无聊讹传。


言归正传。

马克沁机枪虽然后世声名赫赫,但是刚刚发明时并不显眼,尽管射速快,但是存在着威力小、可靠性差以及弹药耗费太大等诸多问题,与当时世界上主流的多管速射武器(当时还没有机枪这种概念,马克沁也被当作一种机关炮来看待),诸如加特林炮、哈乞开司多管炮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有说服力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19世纪80年代中国没有看中这种武器的原因所在。

在当时,由于陆军作战形式所决定,欧洲主流陆军的火力加强方式,仍然是依靠行营火炮(即野炮、山炮)以及攻城炮。而在亚洲,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也都是以60、75、80毫米口径的行营炮作为陆军的主流重火器。甚至于连哈乞开司、加特林等多管机关炮都并不被陆军看重,而主要是作为舰艇装备,更不用说是马克沁机枪之类的新生儿了。

(北洋海军美籍洋员马吉芬拍摄的照片,“镇远”号铁甲舰上的一门47毫米口径马克沁机关炮。)

作为题外话,李鸿章倒也不是没有购买过马克沁的产品,但是李鸿章看中的是马克沁生产的机关炮,北洋海军“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上就装备有马克沁公司生产的47毫米口径的单管机关炮。


海研会


第一当然是贵,全自动武器别说在近代晚清,哪怕在二战之后,人民解放军大规模换装那会,都不敢不规模列装全自动步枪,取而代之56半自动步枪。满清政府镇压洪杨,赔偿外国,财力十分有限,当然是能省则省。

第二点,马克沁成名之役,是在非洲。但打出mvp,当然是一战的索姆河战役,英法协约国在马克沁枪口下阵亡六十余万,可谓惨烈至极。如果算上德军当在百万以上。但是离晚清太遥远了,要花有限的资金购买一款当时看来不成熟的武器,实在也说不过去。

第三,满清王朝崇尚弓马娴熟,搞得是精神第一,虽然李鸿章不是满人八旗,但不能说这个思想根子就断了。再者同样是亚洲国家的日本就有句名言,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不如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东方的传统思维让李中堂一个翰林入仕的人还是倾向用传统的一枪一单的战术,这种保守的战术也在他之后甲午战争保舰制敌的战役规划中体现。大概齐就这三点。


布雷桑秀策酱


主要基于几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马克沁机枪射速太高,几百发子弹十几秒就消耗殆尽,高达30英镑金钱就在一瞬间消耗掉让李鸿章有些不能接受。

其次,就是大清那个时期国力衰弱,历次的战争消耗及赔款让大清无力承担马克沁这样的子弹消耗品。

第三,价格过于昂贵,当时一挺马克沁的价格就可以装备近二十名清军士兵,这样的价格让还处于冷兵器为主注重兵力优势的时代的清军,万万不能接受的。

第四,马克沁作为新机枪李鸿章观看其首次亮相,马克沁本人本想秘密实验,结果走漏了消息,引来了众人观看,作为新机枪其性能和稳定性是否合格还是未知数。

最后,就是那个时期,清军刚刚装备了一批加特林机枪,并在此后的平壤战役中有所实践,因此综合考量李鸿章也不会采购新生产的马克沁机枪。


东河


都是马克沁机枪太贵了,一是没有多少回扣可拿,二是买武器实质,不是拿来敢打列强的,除了镇压国内暴乱势力,有步枪就足够了,因为列强李鸿章是不敢碰,也是心里很畏惧,军队既然不敢对外征战,庞大陆军只有巩固大清王朝对内实行镇压起义的暴动,也不是子弹消耗太大之说,因为当时的英、法、俄、德、美、奥匈、没有那国是大清敢打的,中国除了朝鲜外,列强已经瓜分完了。当时李鸿章根本看不上日本有这个能力,敢来入侵大清王朝。大清搞军备不外乎装门面,李鸿章怕自己淮军被湘军及其它军队取代,挺自私自利,所以甲午战争中,其它各军都不帮忙增援,八国联军进北京,东南各省也是坐山观虎斗。


随雨飘渺


李鸿章不买马克沁,不是买不起,而是他认为这东西供不起,弹药消耗太快了。说到底是为眼光所限。实际上当时各国大多没看到未来战场会出现什么局面,不看好马克沁的不止李鸿章一个人。

李鸿章自己说过: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不要说一战二战,连日俄战争的阵势他都没见识过。想象不出是正常的。一百多年以后的人来嘲笑他没眼力,正好暴露的是自己不懂得用历史眼光看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