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楊過滒


作为80后,从我们的孩子还未出生开始,我们就接触了很多的育儿理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母乳喂养。

我也不例外,从怀孕伊始,就抱着母乳喂养的想法,但是,我却被现实打败了。

大宝出生后,由于是剖腹产,麻药未过的时候,是不能母乳喂养的,加上那时的我们经验不足,于是大宝出生的时候第一口奶并不是母乳,而是奶粉。这一步,从理论上来说,给刚出生的婴儿造成了乳头混淆,为之后的母乳喂养形成了第一道困难。

由于没有经验,在孕期也没有注意乳头护理,在刚刚抱着大宝准备母乳喂养的时候,由于乳头塌陷,大宝怎么也含不住乳头,大宝的哭闹让我非常着急,一旁的老公害怕饿着孩子,于是给大宝再次给予了奶粉喂养;

由于没有孩子的吮吸,乳腺堵塞,导致乳房肿大,胀痛,于是不得已找了催乳师,在神奇的按摩下,应该给宝宝吃的初乳浪费了,没有给宝宝足够的保护屏障;

后来,乳腺通了,却由于乳房塌陷的问题,宝宝始终无法含住乳头,最终不得不放弃亲自母乳喂养,转而使用吸奶器,每天宝宝睡着的时候,就是我拿着吸奶器工作的时候。那段时间,为了能保证母乳喂养,每天晚上凌晨都要爬起来。

就这样坚持了9个月,直到上班后,由于工作的压力,慢慢给大宝断了母乳。


【我是"成长为自己",今日头条育儿专栏作者,希望通过身边的故事影响你我他,让我们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及评论】


成长为自己


刚成为妈妈那会,可能每个妈妈都会信心倍儿足地对自己这样说道,“一定要把母乳喂养坚持到底”。

未料,母乳喂养这条路,不对自己狠点,真的走不下去。像“乳腺炎”这个拦路虎没点较强的战斗力怎么才能击败他。一心坚持母乳喂养的宝妈妈们,这可怎么办?怎么可以让宝宝的“粮仓”出现问题呢?妈妈们别急,产后母乳喂养有招可施。

保持乳腺通畅是母乳喂养的重要法则。我们可以通过对乳房进行按摩来保持乳腺通畅。

>>> 乳房按摩

在产前产后对乳房进行按摩的重要程度好比人每天需要汲取水一样,缺水需要补水。同样地,每天对乳房进行适当的按摩可以在母乳喂养这条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来可以让乳腺保持通畅,二来预防了乳房胀痛以及涨奶等问题。

而这按摩手法可是有讲究的呢。以下有两种手法。

>>> 基本手法

第一步:用拇指、食指、中指的指腹面顺乳腺管走行进行纵向来回按摩(见图1);促进乳腺管通畅。

 

第二步:用拇指、食指、中指在乳晕部四周进行360度旋转按摩,手可以不断地变换方向。因为乳晕部的乳窦较硬,所以按摩时间可以长一点(见图2);使得乳晕、乳窦变柔软。

  

第三步:用拇指、食指、中指从乳晕部向乳头方向挤压,挤压时产妇可以想象婴儿吸奶的方法,将按摩的三指想象成婴儿吸奶的小嘴巴(见图3)。加强泌乳反射。

  

>>> 特殊手法

第一步:左手呈“C”字形支托住乳房,并微微振动乳房,逐渐加大振动幅度;右手三指从乳晕部向乳头方向按摩(见图4)。从而达到缓解乳汁淤积。

  

第二步:左手在乳晕外测,拇指和食指垂直按压,右手根据乳腺管走行,通过用挤奶的方法进行按摩,使得乳晕渐渐变软(见图5);可以消退乳晕及周围组织硬结。

  

第三步:进行乳头部的按、捏,同时对乳晕及乳管部进行按摩(见图6)。这一步对于乳头短、平、凹陷者有改善作用。

 

另外,及时排空乳房也是保持乳腺通畅的准则,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吸奶器将乳房排空,同时也避免了溢奶的尴尬以及涨奶的苦楚。

在选用吸奶器的时候,第一,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吸奶器,可以根据我们使用吸奶器的频率以及使用时长去作决定的哦。如果妈妈们经常需要吸奶,奔赴在职场以及家庭之间的,可以果断选择电动吸奶器;如果,只是在涨奶时排空下乳房的,也可以选择手动吸奶器的哦。

第二,我们得清楚地认识到,吸奶器不是吸力大就越好的,长期使用吸力过大的吸奶器会对乳房造成损伤,我们可以选用多档可调的吸奶器,这样我们通过调档来选择一个我们觉得舒适的吸力。

第三,选择最接近宝宝吮吸动作的吸奶器才是最佳的,宝宝的吮吸能够刺激妈妈分泌乳汁,从而保证了乳房正常的分泌。


好女人说


说起母乳喂养,真的是一把辛酸一把泪。曾想象得很美好:6个月内纯母乳,然后添加辅食,一直母乳到至少一周岁。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可能因为剖腹产的原因,头几天都没下奶,都说宝宝出生24小时内吸奶,会刺激分泌奶水,多吸多产。

可是,我们错过了最佳时机,而且,宝宝小小的嘴巴吸不住奶头。再有,医生护士也没有想象中负责任,只是拉开衣服瞧了一眼:还没下奶!

宝宝吃不着奶开始哭,而且,周围的妈妈们,有顺利开奶,有喂奶粉的,宝宝吃得滋滋响的。拗不过婆婆和老公,宝宝吃上了奶粉。心里懊悔至极,宝宝的第一顿不是我产的奶!二、为了下奶,拼命吃饭吃肉喝汤,结果,悲催了,半夜醒来,奶水积集,硬得像石头一样,痛得嗷嗷叫,指望宝宝吸下去,可是宝宝光焦急却使不上劲,吸奶器也形同虚设,老公都上阵了还是一筹莫展。

堵奶引起乳腺炎,发高烧了,40度了,这辈子唯一一次!去医院,医生让住院,可是我还在月子里,而且宝宝喝不上奶怎么办!拿了药,坚决回家了!

吃药,烧退了,可是,打击人的事出现了。一年半过去了的现在,我还对开药的医生恨得牙齿痒痒。药一吃,头一天还能吸出100毫升的奶,而且往越吸越多的方向走,奶基本吸不出来了。

后面,再拼命追奶,再追出了堵奶,乳腺炎,高烧,可是奶水再也上不来了,纯母乳变成泡影。三、有段时间,宝宝特别迷恋母乳,且力气大,不幸又遭遇了母乳的第三痛:乳头被吸破了一个洞!血淋淋,惨不忍睹!因为一直混合喂养,不舍得就此断奶,咬紧牙关坚持着,坚持着。

原先计划6个月戒奶,后来到一岁,一岁半马上到来,还是不舍得,想继续到2岁!


桐宝妈咪育儿阁


生完宝宝之后,又多了一个身份,成为一位新妈妈,在生理上来说,要给宝宝喂母乳,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由于没有太多照顾宝宝的经验,生活上也要学习掌握一些宝宝喂养知识,在心理上来说,身份的转变让很多新妈妈产生一种不适应的感觉,严重的就是产后抑郁症,所以,作为一个过来人,豆妈觉得,这几个方面都是新妈妈面临的挑战。

因此,豆妈想要在喂养知识和心理调节方面跟新妈妈们提个醒儿,也许你就会忽视哦。

1、不要总感觉自己的奶水不够,宝宝吃不饱

其实刚出生宝宝的胃只只有小小玻璃球那么大,妈妈有一点母乳就足够了。随后,宝宝长大了,胃像个乒乓球一样大小,宝宝通过几个月的吸吮,刺激妈妈乳房分泌乳汁,母乳一般也就足够了。

2、以为没吃饱,急于喂母乳代乳品

宝宝出生后会自己寻找妈妈的乳头,会自己吃饱。现在许多妈妈认为宝宝不会自己吃,一定要喂才行,这是一种错误观念。人类还有一种习惯就是懒惰,有省事的他决不会去做费事的事。宝宝也一样,当奶瓶很顺利的就吃饱时,他不会愿意再费力去吃母乳。宝宝吃奶是很费力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使出吃奶得劲”,因此只要给宝宝吃过奶瓶后,再喂母乳宝宝就会拒绝,使母乳喂养宣告失败。

3、一定要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充足的睡眠可以很好地调整母亲的心理状态,减少抑郁情绪,促使脑下垂体分泌泌乳素作用于乳房,产生乳汁,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新妈妈们一定要注意休息,尤其是给宝宝喂夜奶时,妈妈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轻则影响乳汁分泌,重则影响食欲和产生厌倦情绪,最终使母乳喂养失败。

4、新生宝宝按需喂养,不用按时喂养

按需的意思是当宝宝哭了,寻找乳头时,就应该喂奶,当妈妈的乳房胀了,就应该喂宝宝。这样能够保证宝宝发育的需要,宝宝频繁有力的吸吮可以刺激妈妈泌乳素的分泌,加速产后子宫的恢复,预防奶胀。

5、保持心情愉快,放松下来,相信自己一定能解决一系列育儿问题

有很多妈妈在微信公众号跟豆妈留言说,自己是新手妈妈很害怕,没有经验,担心照顾不好宝宝,但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没有人天生就懂育儿知识,经验都是摸索出来的,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爱宝宝的妈妈一定都很优秀,而且经常心情不好,也影响乳汁的分泌和质量,“气奶”会变“毒奶”的,对妈妈和宝宝的身体都不好。

新妈妈们如果有育儿问题,都可以前来询问豆妈哦。

豆宝娘亲,复旦大学医学博士,萌宝小豆豆的妈妈,今日头条、搜狐母婴、企鹅媒体、一点资讯等各大自媒体平台原创作者。

欢迎宝妈们关注豆妈开设的微信公众号【豆宝娘亲】,宝宝护理喂养、生长发育、智力启蒙等育儿问题免费解答,传播分享千万妈妈的育儿经验~豆妈还建立了多个宝妈交流群,也欢迎大家参与进来哦~


豆宝娘亲


我母乳喂养了2年。基本上除了乳腺炎,大家遇到的问题,我都遇到过。

困扰我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乳头皲裂,二是奶量不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解决方法。

1.乳头皲裂

乳头皲裂差不多是每位妈妈都会遇到的一头拦路虎。因为这个部分的皮肤娇嫩,正常情况下很少受力。所以第一次当妈妈,每天长时间、高频率地喂奶,乳头的皮肤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尤其是当宝宝喝奶的姿势不对,小嘴没有包裹住整个乳晕时,疼痛就更严重了。

忍着疼,还要喂,一度让我有了不小的心理阴影。不过怎么办呢,又不能饿着孩子。想着疼过这一次,以后就不会疼了吧,这么安慰自己,等伤口慢慢长好。

当然,除了忍耐,也用了别的办法加速痊愈,一是每次喂完奶后,在乳头上涂些乳汁,保持湿润;另一个更有效的办法,是选一支有效的乳头皲裂膏。


涂了乳头皲裂膏后,伤口没几天就长好了。不过以为只会疼这一次的我真的是天真了。后来小样长牙后,乳头又破了几次。不过因为母乳喂养的决心比较大,所以都坚持下来了。

2.奶量不够

另一个挑战是奶量不够。小样刚出生的时候,我就知道多喂的重要性。一开始只有频繁地喂奶,把宝宝对母乳的需求传达到大脑,乳汁才会分泌的更多,直到达到供需平衡。

原本我的奶量足够喂小样了。上班后,我开始了背奶妈妈的生活。每天在公司只能挤两次奶,奶量渐渐少了下去。因为知道多挤就能多产奶,所以我奶少的时候,会增加到白天挤3次。晚上回到家,也会多亲喂,多挤奶。

母乳妈妈们要对自己有信心,越是在宝宝小的时候,奶越容易追回来,不要轻易加奶粉。宝宝喝饱奶粉,喝母乳的次数就会减少,妈妈的奶量也会跟着减少。

另外宝宝小的时候,晚上也要坚持哺乳哦。因为晚上是泌乳的高峰。

我一直到20个月左右,实在没办法提高奶量,才给小样加了奶粉,混合喂养到2周岁。因为母乳喂养的关系,小样的免疫力一直很好,算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母乳喂养虽然辛苦,但也有它的优势所在。比如寒冷的冬天,不用半夜起来给宝宝泡奶粉,直接在被窝里喂奶就行,是不是很赞?

更重要的是,这是妈妈和宝宝只此一次的亲密时光,是宝宝出生后和妈妈的第二次亲密联结。不管多辛苦,将来回想起来,你都会感谢这段甜蜜的时光。


妈妈没时间


是在人员秘籍处母乳喂养的不便


您和宝宝渴望走到室外,这就意味着您需要找到一些适合看护他的地方。这些小贴士能指导您如何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增进您与宝宝之间依恋关系的最佳方式,所以妈妈们想要在私密的环境下坐着安静喂奶的想法可以理解。尽管事实并不总是如此,但是这些小贴士还是有助于您在忙碌状态下的喂奶,让您不再为此担心。

寻找合适的地点

许多公共地点正变成更适合妈妈喂奶的地方。有些场所还会专门设置“妈妈房”,其它场所还会在相对隐蔽的区域设置长沙发或者等候区。

如果产后能外出走动的话,还有一种方案是看看附近是否有公园。外面应当有许多地方可以坐下来远离人群。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您可以停车,进入后排座椅,为自己腾出一小块地方来给宝宝喂奶。

要带什么东西

在必要时,小毯子可用作哺乳巾遮挡您喂奶的动作,但是要确保空间足够宽松,便于空气流通,不能影响到宝宝吃奶。还有各种专门为喂奶设计的披肩、围巾和丝巾,比毛毯更好些,因为宝宝可能趁您不注意扯下毛毯。

将它们放进尿布包或者车里面,这样,当宝宝饿了的时候,您可以随时做好准备。

预先吸奶

有些妈妈喜欢存些母乳,将它们放在冰箱或冰柜里。儿科协会建议将挤出的母乳放入螺帽瓶,带有绷紧帽的硬塑料杯或者专用袋里面。根据儿科协会的经验,母乳在冰箱内最多可保鲜四天,在冰柜内最多可保鲜一个月。当您忙碌时,这是很棒的选择。

所以,如果您要出门,而且在宝宝下次喂奶时不能及时赶回家的话,可以将冰冻的母乳放入冷藏袋内(出门时,不用融化它),然后带上空瓶。需要喂奶时在装有温水的碗内解冻,然后倒入全新的、干净的奶瓶来给宝宝喂奶。


城市管家家政


我遇到的最大挑战不是来自孩子或自身,而是来自外界。

因为奶水不似别家妈妈那般“彪悍”,所以一直被自己妈妈认为是贫乳,没奶,喂不饱孩子。所以在我对母乳喂养的坚持之下,她可没少做让我添堵的事。

先是天天在耳边念叨,孩子吃不饱,奶水不好没营养。后来见我态度强硬就开始偷摸乘我出门偷为孩子奶粉,被我发现后直接禁止她碰孩子一段时间才没再犯。再后来就是组亲友团来挖苦讽刺我规劝我.....

直到孩子四个多月,肉长起来,成了结实的小胖子的时候,这种这折磨才有所缓解。

现在孩子大了,每每想起曾经,最深刻不是顺产孩子的疼痛,也不是奶堵时被揉奶师揉的像二次生产的痛,更不是孩子黄疸时各种折腾的焦心,而是自己躺在床上,耳边那些各种令人忍无可忍的絮叨。真不敢相信那时候的自己竟然坚持下来了,在几乎孤立无援的境地……

不过因为我坚持喂孩子到两岁,所以在孩子十个月的时候又开始遭受新一轮断奶规劝,从亲朋好友到路边的陌生人....真不明白,我养自己的孩子,别人怎么那么喜欢参活.....


作为“贫乳”妈妈,我坚信每个母亲都能靠自己喂饱自己的孩子。不是奶水直飚的那种才叫有奶,还有一种奶水叫细水长流,看似不显,但一样能喂饱孩子。

个人认为这种奶水才是最好的,看过很多奶水充裕的妈妈遭的那份罪,自己极少遇到。堵奶管也只是在开奶的时候,更不会每隔两小时就得挤一次奶,也不会在出行时漏奶漏的一塌糊涂……除了要面对那些糟心言论的袭击......


阿卡神灯


母乳是新妈妈生产完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你不再是一个人,你的孩子从此跟你亲密相依。

母乳的时长、方式、多少,都直接影响着宝宝的身心健康。这对新妈妈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挑战,也是精神上的挑战。

按需喂养非常累。刚出生的宝宝2-3小时就需要吃奶,宝宝饿了,就得尽快喂宝宝吃奶;这对妈妈的身体和母乳的量都是一次考验;刚生完宝宝,新妈妈头几天奶比较少,难免会着急,会担心宝宝吃不饱;如果宝宝隔一会就哭闹,更会让新妈妈的压力变大,会不会是奶不够营养,不够饱肚子呢?妈妈24小时全天候命,晚上也不能睡整觉,很容易疲惫不堪,何况是需要好好休养的月子期间。

所以,新妈妈在月子的母乳期间,尽量多休息。

娃睡你就睡,娃醒就喂养娃,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自己的劳累程度,早日顺利度过月子期。


家有熊娃娃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口粮,妈妈们为了宝宝吃得更有营养、更放心,自然是首选母乳喂养的。然而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过来人来谈谈感想~


1.生理性涨奶

宝宝出生后的第3-5天,必定会经历一次生理性涨奶,两侧乳房同时肿胀、疼痛、就像两个铅球一样,严重时一触即痛,衣服都不能贴着皮肤。

遭遇生理性乳涨该怎么办?

最管用的方法就是让宝宝多吸,但是出生没几天的婴儿胃容量很小,所以有必要外敷卷心菜,注意避开乳头和乳晕敷,气味就不会存留影响宝宝的食欲了。土豆片也是同样功效,外敷到变色了换掉。


2.乳腺炎

有充沛的奶水是羡慕不来的事情,但其实,奶牛妈妈也有苦不堪言的时候。稍微一个疏忽,乳腺炎就会不期而至,局部的红肿、胀痛,加上38.5度以上的发烧,整个人都败下阵来。

有没有办法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呢?

勤按摩胸部,保证乳腺通畅,每次亲喂后宝宝吃不完的部分,及时用吸奶器吸出来保存(冷藏或冷冻)。遇上硬块严重无法消除的,请专业的按摩师进行按摩。



3. 外出哺乳

这算是让人心累的一个问题了,国内母婴室的普及率还不是太高,而不少人仍然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妈妈们户外哺乳。

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宝宝饿了哭闹怎么办?

准备一条哺乳巾在包包里,选择透气性好的哺乳巾,夏季使用也不怕闷着宝宝。通过按扣开合,可以挂在脖子上,不会轻易掉落,在外哺乳也不怕暴露了。


瑜儿88


以我个人经历来讲,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乳腺炎了。但是我的经历似乎又一点不同,别人遇到这个病都是满面愁容,我却欣喜若狂。

乳腺炎发病出现端倪

犹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时候乳房出现了一个肿块,以为是奶结,那时候,没什么经验,自己胡乱按摩,结果发现乳房的肿块越来越大,附近的皮肤也越来越红,这才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想着一定是出现了哺乳期最常见的乳腺炎了。于是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从低谷到云端

乳房肿块进行检查之后,医生认为我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加之腋下淋巴节肿大,病情可能比较严重,或许要住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不过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

我当时想着自己最坏也就乳腺炎,怎么突然就谁我可能罹患乳腺癌呢?当时十分茫然,感觉周围的一切离我远去,想着嗷嗷待哺的女儿心生不甘。

等待的日子是最漫长的,大概有一周左右,我终于收到了医院的病理报告通知,上面写着:

“右乳头凹陷,乳头孔内有少量粉渣样分泌物,右乳内侧肿块约3cm×4cm,质地硬,表面不光整,边界欠清,上有一破溃口,有脓血水流出,皮肤色暗红,呈橘皮样改变。右腋下淋巴结肿大,有触痛。初步判定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当我看到诊断结果不是乳腺癌的时候,我终于笑了,从来没觉得乳腺炎是这么一个亲切的疾病代名词。

我患上的这种乳腺炎是所有乳腺炎张最为严重的一种,说一句题外话,这种乳腺炎的发病症状和乳腺癌十分相似,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医生怀疑我可能罹患乳腺癌的原因。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醒各位妈妈,在发现自己乳房情况不对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引起重视,不要胡乱进行治疗,延误病情的治疗最佳时机或者因为自己的错误手法造成病情加重。

后来治疗的时候,我的这种乳腺炎反复发作,导致我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治疗。医生反复叮嘱我细心呵护自己的乳房。除了正规的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之外,我每天坚持使用乳房天使乳腺红光检查治疗仪,通过红光来加强乳房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细胞合成,来消除炎症和肿痛。

尽管浆细胞性乳腺炎难以彻底治愈,但是经过我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复发的频率已经降低很多。

我的经验总结

1.怀孕前进行乳头矫正手术

2.保持乳房的清洁

3.养成正确的哺乳姿势

4.排除剩余的乳汁

本文是患者的真是经历,希望能引起更多女性对乳腺炎的关注。更多乳腺相关问题可在下方留言评论,分享乳腺知识,关爱乳房健康。本文由乳房天使乳腺红光检查/治疗仪研发团队整理发布, 欢迎转载和评论,转载请注明出处。获取更多您感兴趣的话题,如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结节和乳腺癌等相关乳腺知识,也可在文章下方留言,我们会定期更新相关文章,为您答疑解惑,或者将您的患病经历私信或留言给我们,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抗乳腺疾病的队伍中,呼吁更多人关注乳腺健康!也可以关注乳房天使官方微信:breastangel健康管家”或Breastangel。在后台或文章下方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答疑解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