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立志重返巅峰

从武昌站、汉口站或者武汉站出来,如果你选择乘坐出租车,可能会遇到说话像打仗的出租车司机。我已经习惯了,那里闷热的夏天,造就了武汉人的火爆脾气。

我今天关注的视角不是这些,而是武汉“火气冲天”经济发展,探究这座城市成为中部“老大”的潜力有多大。

一、初露锋芒的经济实力。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6次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北京、天津、苏州、南京、武汉。武汉的得分与南京、苏州这样的沿海城市不相上下,非常了得。同样雄心勃勃的中部城市郑州排在第16位,长沙排在第18位,与武汉有明显的差距。

武汉,立志重返巅峰

武汉,立志重返巅峰

从可持续竞争力上看,武汉排到了第8位,郑州是第24位,长沙第27位,差距更大。

武汉,立志重返巅峰

武汉,立志重返巅峰

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都排到前10的武汉,是不是真的成为中部老大了呢?我们从武汉的经济总量上对比一下。2017年武汉的GDP是13410.34亿元,在中国大陆位列第9位,长沙GDP是10535.51亿元,位列第13位,郑州GDP是9310亿元,位列第17位。武汉虽然领先,但差距没有达到“霸主”的程度,特别是增速逊于长沙和郑州。真正的霸主,比如华北的北京,华东的上海,华南的广州、深圳,或者是西部的成都、重庆,与同区域城市差距比这大得多。所以说,目前看,武汉只是中部诸强中最强的城市,但不是绝对的“老大”,至少是不稳固的老大。

武汉,立志重返巅峰

二、不可比拟的发展潜力。

“我们在武汉遇到了最好的时代,这是一座机遇之城。”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荫环说。

武汉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支点城市,有两个难得的优势:交通优势和人才优势。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汉江穿城而过,水运发达,也是铁路、公路网焦点城市、区域航空枢纽城市,武汉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地理位置相当优越。武汉是真正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北离北京、东离上海、南离广深、西离成渝的距离都不是很远,也不是很近,既能接受各个经济中心的辐射,又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高铁网络建立后,武汉的交通优势更为明显。

武汉,立志重返巅峰

武汉的另一个发展优势是高校聚集带来的人才资源。武汉高校资源丰富,号称世界上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顶尖的985名校。前几年,武汉的大学毕业生虽多,但留在本地就业的学生比例很低。为了抓住这个近在眼前的丰厚资源,武汉很拼,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力争五年使百万大学生留汉。无门槛落户、八折购房、人才公寓、设定最低工资,这些为大学生准备的大餐,确实增强了武汉的吸引力,现在看,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武汉,立志重返巅峰

许多高科技公司看到了武汉的这些优势,选择在这里投资。上海知名人工智能企业、小i机器人创始人兼CEO朱频频说:“自己很关注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和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

武汉大力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创新改革、全力推动四个国家新基地建设。

武汉,立志重返巅峰

武汉的理想是做好全国性的中心城市和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极和中部地区的第一强市。长沙的小伙伴们服气吗?郑州的同意吗?

区位优势明显的武汉,留住人才后如虎添翼,必将重返巅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