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985大學雙選會現場,出現遍地被遺棄的非名牌大學生簡歷,只招985畢業生算不算歧視?

四筒爸爸


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是相對的。題主所描述的現象,我也曾遇到:特別出色的名企,無論是私企還是央企,絕大多數在招聘時要求本科出身985院校,不是985院校畢業即使是碩士研究生更有甚者博士生免談,簡歷根本不接受。有的抱怨就業歧視,有的表示支持下面我談談我親身經歷的兩所院校學習氛圍:

A校是省重點大學,雙非院校,平時自習室學生寥寥無幾,大多數學生業餘時間泡在寢室玩遊戲、逛街、聚餐……;上課時踩著鈴聲進入教室,部分學生想法設法逃課,快到期末考試時才知道著急,自習室爆滿,臨時抱佛腳,挑燈夜戰幾晚,“60分合格萬歲,多一分浪費”的思想非常盛行!

B校是名牌中等985院校,感受最深刻的是周圍同學濃厚的學習氛圍,走路時,吃飯時,甚至在澡堂,聽到大家談論的大多是“xxx國際數模大賽啥時候開始,準備的怎麼樣了”、“今天xxx教授的觀點很新穎!”等學術科研方面的談話,自習室每天都滿滿的,需要佔座

。另外一點,他們每天精力充沛,即使晚上做實驗到半夜也感覺不到絲毫的疲憊。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對科學研究的探取精神是其他普通院校學生無法比較的。

因此,兩所院校氛圍不同,經過四年培養畢業的學生必然有所不同,不是說普通院校的學生都不優秀,名牌大學的學生都優秀,從概率上講985畢業生要比普通院校畢業生優秀,那麼,企業為何青睞985大學生就可想而知了!



清爽自然考研與高考


很簡單,本科是通過高考錄取進來的,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考試。通過高考,有的人進入985211,有的人普通本科,有的人專科。國家既然強制性劃分了985211本科專科,就已經強制性把學生劃分成三六九等,不同檔次的學校對應不同檔次的學生。

985211和普通本科區別是什麼?第一,普通本科學的東西比985211要淺顯,要求也低,甚至期末考試突擊都可以輕鬆過80甚至90,所以單看成績沒有任何意義。第二,大學最重要不是知識學習,而且靈魂塑造性格養成習慣培養。聽著好像是鏡花水月的東西,其實大學的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四年之後,985211和普通本科的學生絕對不一樣。大學只是把高中的那些差別給無限放大了而已。

有人說專科也有努力的,985211也有學渣。但是,大部分人終究是大部分人,專科的學霸滄海一粟,而985211的學渣也是寥寥無幾。同樣面對985211和普通本科的簡歷,企業不是傻子,金裡淘金和沙裡淘金哪個容易,誰都知道,企業沒有時間在眾多普通本科簡歷中選出一個學霸。還是那句話,大多數人終究是大多數人,985211絕大多數比普通本科混的好。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捍衛高考的尊嚴。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考試,大學裡很多評獎評優什麼的,大學考試,很多存在貓膩。而簡歷可以寫的很高大上,言談舉止也是可以偽裝,能力不可能在幾個小時面試體現。而高考帶來的大學確實真真切切的。

所以,企業優先選擇985211恰恰是一種公平。

我是16年山東高考,剛過600分。剛開始也抱怨高考不公平,但是隨著大學經歷和社會閱歷的豐富,逐漸從另外的角度看高考。

高考的公平之處在於不看臉不拼爹不論出身的競爭,遊戲規則很簡單,誰分高誰上。比起大學的評獎評優和社會一些所謂的人際關係,沒有潛規則,只是看分數一個指標。分數不夠,花多少錢找關係都沒有用。

很多人說的地域問題,中國是一個大國,各省市的情況差別非常大,經濟水平,教育水平差別太大了,如果想統一試卷統一分數,那麼先把這些差距消除,可能嗎?西部的很多省份比較貧窮,國家為了鼓勵讀書,必須給他們多點名額,否則他們更沒希望了。至於京津滬和高考大省 ,高考就相當於一個蛋糕,70萬人分一個大蛋糕和5萬人分小蛋糕,還是5萬人平均每個人分的多。人多情況就複雜,什麼樣的牛鬼蛇神都有,想要解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說到底,高考至少在一個省是公平的,希望高中的學生可以做輸贏的強者,而非祈求公平的弱者,行在當下。


布雷爾塞爾特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我想,這相似的“花”就是985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總是讓用人單位青睞不已;這不同的“人”就是普通院校的畢業生了,換了一茬又一茬,好像還是不被大牌企業待見。你可以說這是一種歧視,但是現實就是如此。


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企業招聘大學生,是要講求效率和效果的。不可否認,我們的普通院校裡是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但是用人單位招人是以效率為先的,企業不可能為了獲得普通院校的優秀人才,從成百上千的簡歷中一份一份去仔細查看、一份一份去核實你優秀不優秀,這樣浪費過多的時間成本,不經濟。


所以,選擇985等名牌院校的畢業生無疑是一個最簡單、最直接的途徑,畢竟,能考入985院校的學生,再怎麼差,也差不到哪裡去,至少智商不會低吧、至少學習理解的能力不會差吧!況且,大學畢業生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工作經驗,所學的知識與實際應用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所以,只要基本的素質在,基本的能力在,通過企業的培養和鍛鍊,就一定可以成長為公司需要的人才。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面對大牌企業招聘時,普通院校的畢業生確實是吃虧的,也確實是被歧視的。畢業證書就是你求職的臉面,這張臉面越好看,青睞你的人就越多,以貌取人,雖然不對,但也是人之常情。


面對這樣的歧視,我們普通院校的畢業生,可以感慨、可以嘆息,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自信和自強。世界之大,並不是幾個所謂的牛逼企業就可以代表的,不進你這個企業的門,就不代表自己沒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前景。


正如前面所言,大學畢業生沒有什麼工作經驗,一旦進入職場,比拼的還是自己的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如何在職場上掌握先機,如何在職場上搶的頭籌,這些大學的課本里都沒有教授的。


馬雲該牛吧,他不過是杭州師範學院畢業的,馬化騰該牛吧,他也不過是深圳大學畢業的,這兩所大學至今既不是985也不是211。所以,我們普通院校的畢業生一定不要因為沒有進入世界500強就把自己看輕,只要我們努力,成功離我們也正就是一步之遙。


這個時代其實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互聯網和網絡給了我們太多的機會,只要我們年輕的畢業生找準發展的方向,努力拼搏,這個蓬勃發展的新時代一定會給予你辛苦努力的回報!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雪天驚雷,一個“知職場、愛寫作、有觀點”的職場老鳥。歡迎您與我交流職場故事和感悟,謝謝您的關注與互動!


雪天驚雷


大家好,我是指南針,從事就業服務,是一名職業指導師。我的工作是聯繫求職者和用人單位,作為雙方的紐帶,所以能夠了解兩個群體不用的立場和想法。

首先說說題主提到的現象,確實存在,我們每個月的11號和25號都舉辦現場招聘會,在3月和9月還要舉報大型的綜合性招聘會。每次招聘會結束,保潔都會搖頭抱怨,為什麼垃圾桶裡這麼多簡歷。這兩年跑現場招聘會的比以前少了,更多的求職者在網上投遞簡歷。據我瞭解,簡歷被遺棄還是存在,只不過由有型的垃圾桶變成電腦桌面的回收站。

對於求職者來說,HR的這種行為是不合適的,至少沒有尊重求職者;對於HR而言,也是有難言之隱的,因為在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之下,招到合適的員工是有難度的,而企業又在不斷給人力資源施壓,所以HR只能採取更有效率的方式,通過學歷學校來做一個初步篩選。

如果是現場招聘會,那麼求職者還有自我展示的機會,如果是網絡求職,那麼HR只能通過你的學校和工作經歷來判斷是否給你面試機會。所以我建議,非985,211畢業生要重視現場招聘會。

那麼,如果是非985,211大學畢業生,該如何逆襲,獲得一個面試機會呢!我想要從簡歷簡歷入手,如果教育經歷不佔優勢,那麼就從工作經歷或者實習經歷入手,將工作能力展示出來。


在這裡我給畢業生們介紹一個寫工作經歷的方法。

第一、使用PAR結構寫工作經歷。P是指工作內容,A是指採取的行動,R是指工作成果。

第二、多用動詞副詞,少用名詞。

第三、用數字來說明工作成果。

圖片源自網絡


指南針zyzd


“公平”這個詞從來都不是絕對的,只能是相對的,就像985大學雙選會現場那些遍地被遺棄的非名牌大學生簡歷,讓人看著不免有些憤憤不平。但985大學雙選會的做法真的算是歧視、真的代表著不公平嗎?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雙方各執一詞罷了。985大學雙選會只招985畢業生算不算歧視,似乎已成楚河漢界之勢。

只招985大學生算歧視。部分人認為,985大學雙選會對於非名牌大學生簡歷置之不理甚至遍地遺棄,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歧視。這分明就是看不起來自非名牌大學的學生,儘管他們在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同樣比不上985大學的學生。就因為他們是非名校畢業生,只這一條,就將他們一巴掌拍死,沒有絲毫情面可言。好像,“非名校畢業生”這個標籤已經將他們和985大學生區分開來,在他們之間形成了界限,也形成了障礙。

只招985大學生不算歧視。部分人卻認為,這不算歧視。好的機會總是留給有才華的人的。985大學生其實並不像表面上那樣只是比非名牌大學生學習好,同樣地,他們的閱歷也非部分非名牌大學生所能及。而且,可以這麼說,非名牌大學生可能在做事上更懂得堅持、勤奮、努力,但你不能說985大學生就比不了,他們如果在做事上和非名牌大學生一樣地堅持、勤奮、努力呢,再加上“成績優異”,豈不是輕鬆秒殺非名牌大學生?所以,相比之下,對於二者,它們更加傾向於985大學生。

智聯校園 邱嘉欣學生回答

智聯校園是智聯招聘旗下校園人才交流與大學生職業發展招聘中心,旨在幫助大學生更快更好成長,如果想加入我們結識更多優秀大學生,可以私信留言,智聯校園期待你的到來。


智聯校園


算不上歧視,只能是篩選的手段,甚至對於985的學生來說,是一種應該得到的待遇。很多人會說這樣不公平,如果985的學生和普通大學的學生享受一個待遇,那麼對於那些曾經付出更多努力考上985的學生來說是不是也不公平?



競爭是連續和線性的卻總有很多人拿出其中一段,來談公平,這是非常片面的,同樣是考大學,有的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用了更有效的方法,所以有更大概率上重點大學。同樣是找工作,有的人更早做好了準備,取得了先發優勢,那麼他就值得後續獲得更多的機會。

公平永遠是相對的,不可能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上,大家都在同一個外部條件下競爭。而且競爭也從來都是殘酷的,努力不夠,起步慢了,後續都是需要十倍百倍的付出才能彌補。


誠然普通大學有優秀的人才,重點大學也有學渣,但是對於企業,他們需要更小的人才篩選成本,重點大學,社會也需要用更多更優質的機會去回報那些起步早,更努力的群體,請大家看好是“群體”,這就難免會成就部分重點大學的學渣,誤傷部分普通大學的人才,這是個體,企業,社會,多方磨合後的最優結果,是更高層次的公平。

如果非要貼上歧視的標籤,難麼我們反過來想想,普通大學重點大學的學生一個待遇,那是不是說高考人才選拔就沒有意義?那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努力不努力也不應該有區別?那些努力過得更好的人,獲得更多社會資源,就是對那些沒那麼努力,沒那麼早起步的人的歧視?



回到這個題目上來,985重點大學的學生,他們獲得更多機會這是社會整體對他們曾經付出給與的回報,是他們應得的,哪怕是985的學渣,那也是他們應得的。不過,對於重點大學的差生來說,高考和學校給他們帶來的加分,也就蛋匙為止了,他們在大學不努力,也會在後續的人生競爭中有結果反饋的。

對於普通大學的人才,他們的落後不在大學,在高考,簡歷被忽視只是這個高考落後的結果,如果想彌補這個差距,他們需要跑的更快,努力更多,才能在人生下個階段和重點大學的學生一較高下。

最後,還要補充一下,學校也好,企業和社會認可也好,這些外部條件和行事規則都是歷經時間磨合形成的,不是個體可以輕易撼動的,與其關注是否被歧視,是否不公平,其實需要花更多時間,動更多腦筋去改變自身現狀,更早出發,更努力,以便於在人生馬拉松的跑道上,不落下,這才是重點!


省油的燈


某985大學雙選會現場,出現遍地被遺棄的非名牌大學生簡歷,只招985畢業生當然算歧視!

無論是211過程還是985計劃的初衷都是集中國家的財力物力來建設一批世界知名的大學或學科。但是,和共同富裕一樣,先富必須帶動後富。如果佔有了國家大量資源的985大學,又來獨佔就業資源。那麼,必然造成馬太效應式的結果,即985發展愈來愈好,而普通學校愈來愈差。這顯然不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目的。

而唯985馬首是瞻的企業是不是一定就有好的結果呢?顯然也不是!比如前幾天我就回答過一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中,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求職者,由於通過造假,提供了清華大學的學歷證明,不僅順利拿到了職位,而且還拿到了高達7萬元的月薪。最終東窗事發以後,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可見,簡單以985來篩選人才,不僅不會減輕人力資源的負擔,甚至可能造成真正人才的埋沒,而使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地震博士


我聽說的一家企業在對待求職者的學校背景方面有些與眾不同,這比較少見。

由於這家企業可以解決北京戶口,每年應聘者很多,其中包括一些清華北大海歸的。一次,在面試環節,一位某985大學畢業的學生在近10位面試官前,表現出些許傲慢的態度,站姿微晃,眼神有點飄搖。還有一位某985大學的學生會幹部,無論長相,還是口才,絕對出眾。結果,這兩位應聘者都沒被錄用,原因不太清楚。

再看看收到這家企業office的求職者的學歷結構:本科生最多,碩士研究生次之,專科生少數。總體而言,來自985、211的學生不算多。

偶爾聽別人說起過,這家企業之所以對985、211不太感冒,就是覺得總體上這些學生有種優越感,工作上未必都會踏實,他們中的不少人是想以這家企業為跳板,拿到北京戶口後立馬跳槽走人,去更好的企業。

當然,一些來自985、211的求職者會認為,自己的優勢反而成劣勢,同樣是一種歧視行為,自己入職後未必會不好好工作。但是,企業出於自身長遠利益考慮,它更需要的是既忠實長久又踏實肯幹的員工,這也是從實際情況中得來的教訓。


音樂蟲子在飛


我的兒子第一年高考,上了濟南一個二本,花錢找關係,算是定向委培的那種,他上了一年,掛了三科,他天天不學習。學校說以後三年,只要他再掛一科就沒有工作了。我去過他們學校,孩子們天天都特開心,搞對象的,玩遊戲的,就如歌詞唱的"我們的生活比呀比蜜甜"😂我們一怒之下,讓他退學重新高考。

老天有眼,他補習一年,非常玩命。他總是問我,"我是不是真的不用當工人了。"我回答,“是的,只要你能考上好學校。”這傢伙也是挺神的,一玩命他考上了全國排名45名的211。

他現在大二了,去過他們學校,學校裡基本上看不到搞對象的,學生們都很安靜,都很有禮貌,總之學習氣氛特別濃,還有很多老外留學生,學校裡面科研所據說有幾十所,很多軍工的無人機,不讓拍照。

他入學成績比較墊底,他現在掙扎到了中油,他的目標是拿獎學金,他要摘“後進的帽子”,不過很難,據說他們班全是學霸。他已經自學了他們行業的所有操作軟件。總之,一個曾經特別懶得人,現在被環境薰陶的,說是要拿獎學金。不比較不知道,學校裡的氛圍不一樣。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一次校展上,拿了一次小獎。 😂可笑吧,一個二本掛科的傢伙。不過,我只著急他還沒有女朋友。

努力吧,學了東西都是自己的,


挎富追神


首先雙選會找工作本就比較難,我們學校九月份開始秋招,十一月份開始雙選會,班裡基本都就業完了,現在還在找工作的肯定是要換offer和學習太差不好找工作的人。


首先,如果是應屆本科畢業生雙選會,很多大企業都是待遇較差所以沒招到足夠的人,這個時候他們才是大爺,因為沒招夠人還可以春招再說,學生可不敢等到春招。本來秋招校園招聘時要求一本+四級的應聘要求,到雙選會可能就是211+六級了。所以雙選會代表不了企業正常的招聘準則,要知道重點大學在雙選會找工作的人很少。


第二點,你說普通大學也有人才,人家也不是不給你機會呀!你先想想怎麼證明自己是個人才呀!你的績點、英語水平、實習經驗能不能證明你是人才?就以我交通運輸就業經歷為例企業定義是211+六級+績點30%+車企的實習經歷+強相關專業。


如果你不是211呢?那就應該大二大三多找實習,多瞭解行業發展,把該學的軟件都學了(當然不是指office,工科就是catia、有限元、matlab),學習搞上去業餘時間參加大型比賽,你在學歷上吃的虧要補回來只能在其他地方加倍努力。


重點大學的學生也是努力四年找的工作,你只有做到比大多數人優秀才能和重點大學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宇通老闆是我校校友,人家就說過會用有限元的學生我們有一個要一個,如果你是二本學生,會有限元就有可能進宇通的設計部門呢,不會就可能主機廠鍛鍊很多年,甚至拒收你的簡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