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沙冲锋枪和AK47各有优点,为什么波波沙冲锋枪会被AK47突击步枪取代?

无聊饼


主要原因在于两者不同的定位,总的来说在二战之后的冷战,突击步枪等自动步枪迅速发展,冲锋枪的地位迅速下降,因此被AK47这种突击步枪所取代。

波波沙冲锋枪使用的是7.62毫米手枪弹,是二战中经典的冲锋枪型号,该枪的优点就是射速极快,在近距离的威力极大。同时,该枪的弹容量大,高达71发的弹容量具有很强的火力持续性,因此波波沙冲锋枪综合性能远比德军的MP40冲锋枪强,而且装备量远比德军的MP40多,二战中很多德军士兵甚至捡起了苏军的波波沙冲锋枪,德军甚至给一些波波沙冲锋枪进行了改膛工作,用于使用自己的弹药。

而AK47使用的则是7.62毫米的短步枪弹,在威力和射程等方面的性能数据上占据全面的优势,而且也具有自动发射的的能力,因此完全是可以取代波波沙冲锋枪的,所以在AK47诞生后,苏军中的SKS半自动步枪,波波沙冲锋枪等装备迅速换装成了AK47突击步枪,成了苏军的主力装备。

而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由于威力不足,而且射程有限等问题,表现完全不如战后崛起的突击步枪,因此很快被停止发展,逐渐淡出了主流军队的装备序列。


前沿阵地


简单聊聊,不对的地方,各位老少爷们儿指正:

波波沙属于典型的战争产物,虽然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红军就装备了早期的波波德冲锋枪,但一来造价太贵,不符合苏军装备思想,二来则是故障率太高,最主要的呢,其实还是苏军当时对冲锋枪的认识并不深,事实上,即便是德军,也是在入侵西欧的过程中才逐渐认识到火力猛烈的冲锋枪的好处。

苏德战争中,前线对冲锋枪的迫切需求催生了波波沙,波波沙的好处,除了坚固可靠之外,就是可以大量生产,其大量使用冲压件而不是传统的铸造件,事实上,二战中,除了财大气粗的美军继续使用汤姆逊,其他国家的冲锋枪,尤其是那些改进型号,都已经开始使用冲压技术了。

不过,波波沙跟英国人的司登比,绝对算不上廉价,主要是其使用了实木枪托和那个复杂的枪管护套等缘故导致。波波沙火力猛烈,弹鼓容弹量71发,持续性强,但这导致其全重过大,影响了机动性,后续的波波斯就只使用35发弹匣了,此外,射程也太近,标准射程仅为200米,还不能保证足够的精度,在战争后期遇到德军新锐的STG44,那就抓瞎了。

关于STG-44和AK-47的关系,是否借鉴了前者,一直没有掰扯清楚,苏联人称,AK-47使用的7.62X39毫米步枪弹,在1943年就开发出来了,如果是真的的话,那就说明苏联人当时也意识到了中间威力子弹的好处,但这里又产生一个疑问,开发出来了子弹,怎么没继续设计出可用的枪械呢?这一点勉强可以用继续生产现有型号冲锋枪,保证产量来作为借口。

AK-47真正取代波波沙,也是苏军战术思想的巨大进步,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AK-47,取代二战时代的波波沙是必然,至于淘汰下来的波波沙,除了回炉炼钢,大多还是送到了苏联的仆从国手中。


鹰眼防务观察


波波沙和AK47都是苏军标志性的步兵武器,这两种枪是属于两个时代的产物。

波波沙冲锋枪应该算是一种一代半的冲锋枪,全枪结构简单,大量使用冲压件,生产工艺用点焊铆焊为主,我记得全枪只有65个零件,全枪最为高级的工艺就是枪管镀铬,而且它的枪管还是可以用一个莫辛纳干的枪管锯成2根,生产简化到了极点,以至于成为了世界上有史以来生产量最大的冲锋枪。但是它的全尺寸木质枪托,大弹鼓又是第一代冲锋枪的特征。

在二战中期前,各国的步兵班基本上都是正副班长使用冲锋枪,班用机枪作为步兵班的火力骨干,其他成员使用手动步枪,这样在作战中班用机枪和冲锋枪之间有一个火力空白区,冲锋枪的有效射程只有200米,班用机枪的有效射程是600到800米,中间的距离手动步枪的火力密度太低,这样子就需要有一种有效射程在400米左右的自动武器。美军英军的情况稍好一些,美军在步枪是半自动,英军的手动步枪射速也可以达到半自动的射速,但是苏德两军的毛瑟和莫辛纳干都是每分钟只有15发左右的射速,火力密度就差点了。

到了43年,德国人研制成功7.92短弹和MP44突击步枪并投入战场,这种使用中间型威力弹的突击步枪一下子显示出来巨大的火力优势,很好的填补了冲锋枪和机枪之间的火力空白,而且由于火力猛已经可以取代冲锋枪的位置,早期44步枪就是代替冲锋枪的,而且一开始是作为冲锋枪定型的,后来希特勒亲自命名为突击步枪。

在战场上,向敌人学习是最快的。在战场上吃了亏,苏联人的反应肯定是最快的,何况本身俄国在20世纪初就提出来自动步枪的概念,而且有了费德洛夫自动步枪。同时又发现可以用缩短弹壳长度的办法来减少发射药的,从而减低武器的后座力,来实现步枪的全自动射击。至于是不是受到了德国同行的启发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一开始苏联的中间型威力弹M43配用的是半自动步枪sks,就是56半自动的苏联原型,但是半自动步枪和突击步枪对垒的结果就不用再说了。真正最大发挥了中间型威力弹的优势的任务,就由AK47以及它各国仿制品来完成了。

AK的出现改变了步兵班的火力密度,这一点尤其是在没有使用光学瞄具的情况下,交战距离都是在400米以内时尤其重要。

而苏军在二战中就有一部分步兵班全部装备冲锋枪,作为伴随坦克的车载步兵,就是在纪录片上边坐在坦克上边那批步兵,对于步兵班内全部使用自动枪也没有反对意见,于是苏联的步兵班首先全部换装了自动步枪,班用机枪也不再是步兵班的火力骨干,而只是一种远距离的补充火力了。这种情况下,步兵班内就没有了冲锋枪的位置,所以AK取代波波沙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有痰


我是军林纵横!

对于波波沙冲锋枪和AK47突击步枪这两款二战期间的经典,小编都曾经专门撰文研究过。要知道,一款枪械会被另一款枪械所取代,不外乎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成本;二是使用便捷性;三是杀伤力大小。而这几个因素又往往是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事实上,二战后,集团式冲锋是少见的,而大量装备波波沙,对后勤补给的要求相当高,而且效果并不一定很好。而突击步枪比如AK47就大不相同了。下面我们看看这两款经典枪械!

爱看二战影片的人,一定对苏联的波波沙冲锋枪不陌生(看到下图是不是很熟悉)。有关资料显示,该枪于1941年正式装备苏军陆军步兵,突击队及摩托化部队。1942年年中开始大批量生产,到40年代末,共生产了600多万支。一款冲锋枪能做到这个地步,可谓是相当成功!

一枪在手还怕谁

二战德国兵回忆,他们手中的MP41,100米左右击中苏军钢盔,很难对苏军士兵造成伤害,但如果他们被波波莎100击中钢盔,却是能造成致命伤害。

资料显示,该枪的弹药为7.62×25托卡列夫手枪弹,弹容药量:71发弹鼓/35发弹匣,理论射速:900发/分,表尺射程:50~500米,有效射程:100~200米,射击方式:单/连。性能相当优异,放到今天也不逊色!有效射程和杀伤射成、杀伤力等方面,都大幅优于英国司登、德国MP、美国汤姆森。


抗美援朝时可是好装备

此外波波莎还具备半自动单发功能,单发有效射程可达200米,而且单发射击的精度非常高。因此说波波莎冲锋枪,近乎于现代化的全自动步枪,在二战时期,有资格配称之为最好的冲锋枪。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德军为此专门印刷和分发如何使用缴获的“波波莎”的德语手册。可以想见,对面的德军要面临怎样的“枪林弹雨”,又是怎样的无奈。事实上,这把枪不仅好用,而且生产工艺并不复杂!生产一把PPSh-41只需7.3个工时。这就是苏联枪械的特点,简单实用完全的不花哨!

人手一把枪

下面我们来看AK-47!为什么AK-47能够列入20世纪步兵武器之王?只因为这种武器可靠、结构简单、坚实耐用、使用灵活方便、价格便宜。而战场上最讲究实用性,于是……

AK-47早已是公认的世界十大名枪之一。1970年代有一句俏皮话:“美国出口的是可口可乐,日本出口的是Sony(索尼)电器,而苏联出口的是AK-47”。但根据前苏联统计,全球范围内的АК-47系列自动步枪中,真正产地是前苏联的仅有10%左右。但由此也可见该枪的优良性能!

作为苏联第一代突击步枪,该枪弹匣容量30发,全枪重4.3千克,有效射程300米,先后生产约亿支(产量无出其右),世界各地有战事的地方都可看见其影子。

发明者!满满的功勋!

从1949年开始,AK-47正式大规模装备苏军。到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开始向华约盟国和第三世界国家提供这种便宜的枪械。许多国家对AK47自动步枪进行了大量的仿制。可以这样说,AK47自动步枪是原社会主义阵营众多国家的枪械鼻祖。

AK-47突击步枪

AK-47突击步枪虽然被公认为是一把好枪,但其缺点也颇多,比如300米以外无法保证准确射击,连发射击精度更低,而且AK-47抛壳抛得很远,将近2米,在实战中容易暴露射手位置!

事实上,AK47取代波波沙是战争形态演变的必然,但其在现代战争中逐步也显得过于落后,前苏联在1974年以后大规模撤装AK-47换装AK-74。尽管对AK-47有褒有贬,但其在轻武器中类似“里程碑”式的地位作用是不容撼动的!


军林纵横


从严格意义上讲,首先AK47并没有彻底替换所有的的波波沙冲锋枪;其次AK47取代的也不仅仅是大部分的波波沙冲锋枪,还包括了大部分的莫干那辛栓动步枪和托卡列夫半自动步枪。剩下的波波沙冲锋枪基本上只在应付极近距离作战任务时使用,而剩下的莫干那辛和托卡列夫也基本上作为狙击步枪使用了。

(AKM突击步枪)

实际上,这一大规模替换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这几种武器的细节特性差异,而是在于当时陆军单兵武器思路的巨大变革。二战中的大量实战案例表明,在巷战和工事内的争夺战时,火力密度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精度;而即使是在传统栓动和半自动步枪擅长的野战中,可以全自动/半自动自由切换的突击步枪也能轻松应付各种接战距离的敌方步兵。同时AK47突击步枪使用的7.62X39r中间威力步枪弹在威力,、射程和后坐力控制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步兵在正常交战距离(300米以内)使用AK47单点射击时能取得远胜于波波沙而接近于莫干那辛和托卡列夫的精度和穿透力。而在全自动状态下,AK47也不会有类似于机枪那样必须用枪架才能压住的后坐力,对近距离目标同样有着极好的压制效果。

(波波沙冲锋枪)

AK47的意义实质上就是将之前大部分波波沙和托卡列夫与莫干那辛的功能集成化了,使得一个步兵不需切换武器就能轻松应对不同的作战需求。同时在后勤上也不需海量供应两种互不通用的弹药,有利于统筹协调,在基层作战单位也不会出现一个班里还不能互换弹药的尴尬情况。

(stg44突击步枪,明显带受MP家族的冲锋枪影响)

实际上,德军在二战末期使用的stg44突击步枪就曾经极大震撼了参战的盟军部队,不过由于接触较少且纳粹德国的很快投降,西方陆军很晚才意识到突击步枪的革命性作用,这才有了美军在越南丛林中被游击队的AK47“教做人”的种种笑话。


军情解析


波波沙冲锋枪冲锋枪主要遵循可靠耐用和易于批量生产,其枪身零件大量用钢板冲压而成,有效射程:100~200m。使用的弹药是7.62×25托卡列夫手枪弹。在近距离的作战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但是在二战之后各种武器的为例都已经极大的加强,近距离的作战已经不是主流。使用的手枪弹的威力因为不是很大,无法在较远的距离上开火命中目标,总不能每次都要贴着敌人作战,敌人也不是傻瓜。



AK47突击步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步枪冲锋枪相比,枪身短小、射程够用,适合中近距离的战斗。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

导气管

位于枪管上方,通过

活塞

推动枪机动作,回转式闭锁枪机。发7.62x39毫米M43

中间型威力枪弹

,由容量为30发子弹的弧形弹匣供弹,保险/快慢机柄在机匣右侧,可以选择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的发射方式,拉机柄位于机匣右侧。AK-47的枪机动作可靠,即使在连续射击时或有灰尘等异物进入枪内时,它的机械结构仍能保证继续正常运作,并可以在沙漠、热带雨林、严寒等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相当好的效能,而且它的结构简单,分解容易、易于清洁和维修、操作简便。AK47突击步

是世界上数量最多、最有效的突击武器。



波波沙冲锋枪和AK47突击步枪的作战用途不同,冲锋枪的作用单一,性能也是与AK47无法媲美的。


历史SHOW


一战中,步兵主要装备步枪和重机枪马克沁机枪,当时主要是战壕战,步枪负责点打击,重机枪负责面打击,步枪一般交战距离在600到800米左右,重机枪在800到1000米左右。但虽着进攻性武器的发展,如坦克,装甲车的出现,双方交战距离拉近,步枪的弊端就曝漏出来,就是射速慢。轻型机枪便产生,不过美军只认为弹链的才是机枪,弹夹式的为自动步枪,现在任然沿用这一概念。西班牙内战中,城市作战的特点显露出来,德国M18冲锋枪大放异彩,国内为花管机关枪。各国开始争先研制装备冲锋枪。二战前期,德军的闪电战,迅速攻占对方城市和要塞,双方交战距离进一步缩小,M38,40冲锋枪的威力和连续性得到肯定,重要性被无限放大,盟军双方竞相研制和装备冲锋枪,使冲锋枪到达顶峰。二战后期,火炮等重型武器的发展,城市作战减少,城市外防御战增多,冲锋枪的神话破灭,射程短,威力小暴露出来,步枪射速低,机枪太沉又不宜大规模装备,等因素,德国率先装备了44式步枪,使用介与步枪和手枪弹之间的中间弹,30发弹夹,保障了连续射击,重量又轻,适合单兵作战,希特勒亲自名命为突击步枪。该枪使盟军受到沉重打击,据说一个装备突击步枪的班可抵抗一个美军连级的冲锋。无奈德国已如夕阳,败局已定。二战后,军事专家认定步兵的交战距离应在200到400米之间,冲锋枪威力不够,步枪射程太慢,因此单兵武器苏军选用了中间弹的AK47,美军选用了重弹的M14,越战后改用小口径步枪。冲锋枪一般特种部队少量装备,大部分有警察部队使用。现在随着短突击步枪的成熟和装备,冲锋枪也渐渐离开了特种部队。


东周列国8


波波沙比AK-47重了0.5公斤,射速高达800发每分钟,精度非常的差,只适合在短距离战斗时扫射,而手枪弹的威力也远逊于AK-47所使用的M43中口径步枪弹,不适合当时苏联要求,很快便被淘汰下来。

波波沙的研发主要来源于芬兰所带来的压力,苏芬战争中使用栓动步枪和半主动步枪的苏联人经常被芬兰的M1931式索米冲锋枪打的抬不起头。苏联在苏芬战争中伤亡了近8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伤亡是M1931冲锋枪导致的。苏联高层对索米冲锋枪的火力深感忧虑,1939年12月,斯大林签署命令要求加快新式冲锋枪的研制。不过鉴于索米冲锋枪和PPD冲锋枪制造工艺过于复杂,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苏联需要一款既要性能接近索米冲锋枪,又要便于生产的枪,这个严苛的任务交到了苏联枪械设计师乔治·斯帕金手中,他在PPD冲锋枪的基础上经过了大量的改进后研发出了波波沙冲锋枪。波波沙是苏联卫国战争到二战结束一直使用的冲锋枪,但是其性能早已不能满足苏联的需求,在二战后迅速遭到了淘汰。

在1949年苏联就用AK47替代了大部分波波沙,AK47不仅战斗重量比波波沙轻,而且射程达到了400米。要知道在二战中的冲锋枪大部分射程都比较近,不适合中距离战斗。AK-47的枪身紧凑而且可靠性高、维护方便,使用的M43中间型威力枪弹弹药也非常适合中近距离战斗,杀伤力比波波沙的手枪弹高出很多。当时设计的AK47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单兵枪械,比起传统的栓式步枪和半自动步枪射速高出几个档次。AK-47比波波沙冲锋枪耐用、易维护、杀伤力更大、紧凑、射速适中,替代波波沙是必然的。


金甲盾牌


一个是用手枪弹短距离的冲锋枪,一个是用步枪弹长距离的自动步枪。二战时德军的MP44一出场就碾压苏军的波波沙。距离上他打的着你,你打不着他,而且都是自动武器,制止力上挨手枪子弹和挨步枪子弹不是一回事。


xiaowu4240


这两款枪,事实上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枪支,冲锋枪和突击步枪,而且挺有意思的一点,曾经冲锋枪的地位基本被突击步枪取代了(当然老式栓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被取代得更彻底)。波波沙冲锋枪优点有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制造工艺简单,制造工时短,携弹量超大(弹鼓是71发)除此之外就满满的缺陷,比如射程短(有效100米,幸好作为冲锋枪够用)重量大,而且容易走火。突击步枪相对于老式冲锋枪确实都有压倒性的优势除了携弹量少一些(30发)。冲锋枪子弹实际就是手枪子弹,AK47子弹是中威力子弹,射程远(有效射程300米,实际1000米外也能要人命)杀伤力更强,而且作为步枪,射击精读也是老式冲锋枪无法比拟的。有西方人做过研究,超过30米,冲锋枪就无法对抗突击步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