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尊重」孩子嗎?

瞭解孩子成長的關鍵期,關注TOPKID早教說文 | 網絡

編輯 | 小T(TOPKID_CN)

你,真的「尊重」孩子嗎?

在很多家庭,孩子的地位一直很尷尬,可被概括為:孩子是成年人生活中的玩偶,職場上的工具,緊急時刻的人質。

許多人只懂得「規矩」,無法理解「規則」;他們很在乎「身份」,拒絕接受「平等」;他們習慣於「變通」,不能堅持「原則」。

小T再給大家舉幾個例子,不是尊重但卻是很多人生活中的常態,可能你聽過,也可能你說過:

怒火中燒的父母對著孩子喊:「你再這樣沒禮貌我就打你屁股了!」

滔滔不絕的父母對孩子說:「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很小就很懂事,你看看哪個孩子像你這樣,這麼大了還整天哭,男子漢哭什麼哭,丟不丟人?!」

焦急煩躁的父母不斷催促孩子:「快去刷牙!快去吃飯!快去睡覺!你怎麼磨磨蹭蹭的!」

所以尊重難道就意味著嚇唬?羞辱?催促?

你,真的「尊重」孩子嗎?

1

孩子無疑是家庭的希望,多子多福觀念從來沒有消失過。當孩子被關注的時候,往往會成為成年人打發無聊的玩偶。

在中國,逗孩子玩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至少小T在家就看到過很多次。

有人會說,這有什麼關係,孩子小,他(她)不懂。不懂嗎?

實際情況不盡然如此。

小孩普遍怕黑,與爺爺奶奶用黑夜有鬼嚇唬孩子有沒有關係?

父母急著上班孩子卻抱著大腿不放,與父母以前逗孩子說自己走了不回來了有沒有關係?

如果說年齡太小,那誰能保證成年人戲弄孩子的時候,邊上沒有大一點的孩子在看著。他們會怎麼想?會學到什麼?

尊重孩子,是在孩子孕育、出生、成長的每時每刻都尊重ta。

瞭解孩子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不只是孩子要吃什麼喝什麼,同樣也要關注孩子的精神發育需要。

不是孩子不懂,他們有感覺,而且很敏銳,但太多的成年人確實太無知。

你,真的「尊重」孩子嗎?

2

許多成年人不願意瞭解孩子的心理,卻清楚孩子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孩子經常是他們實現自己目的的有效工具。

「易子而食」這樣極端的例子不算,「養兒防老」可以說是將孩子視為工具的最普遍現象。很多家庭,父母溺愛孩子的同時,也沒有把孩子視為獨立個體給予尊重。

孩子上學後,很多父母不關心孩子是否樂學,但很在意孩子有沒有「上進心」。

說是為孩子將來著想,其實首先是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績獲得好名次,讓自己臉上有光。這麼說,不是怪父母。現在絕大多數為人父、為人母的,自己小的時候同樣沒有得到過足夠的尊重和理解。

他們曾經也是大人們的玩偶和工具,他們曾經也痛苦,也抱怨父母。

只不過,「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他們的孩子,依舊是玩偶和工具。這就是輪迴。

你,真的「尊重」孩子嗎?

3

中國的孩子,許多時候,還是人質。

中國式離婚的一大特徵,就是感情破裂的夫妻一方,用孩子要挾另一方,或企圖保住婚姻,或希望得到更多補償。這是把孩子當人質。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戾氣那麼重?不管是學生、家長、教師,還是物業、警察、科員……似乎大家都像是吃了槍藥,動不動就噴!噴了還不夠,還要動手,還要「絆摔」。有些執法者的街頭執法行為,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流氓偷了制服在「打、砸、搶」。

個人認為,得不到足夠的尊重,這是最直接的原因。

太多的人,心裡有太多太多的委屈。憋屈久了,個個成了「堰塞湖」,一旦有機會,壓抑已久的怨恨和憤怒就急速噴發,甚至不在乎傷害到誰。幾年前,成都的冉雲飛就說,中國已經進入互害模式。相互傷害,哪來尊重。

從小就被當成玩偶、工具和人質,不被視為獨立個體受到尊重,若不經過一番內心的掙扎,長大後又怎麼會尊重別人。

當你覺得你的孩子對你不夠「敬畏」時,先想問問自己:我,真的尊重孩子了嗎?

你,真的「尊重」孩子嗎?

你,真的「尊重」孩子嗎?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ta在不斷探索世界、認識自己、認識他人的過程,父母對ta的尊重和理解、支持和關心,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話說,你真的瞭解孩子的成長所需嗎?還是覺得,反正父母知不知道、給不給孩子引導,只要保證ta衣食無憂,孩子一樣會長大。

但是事實證明,尊重孩子成長規律,在孩子成長關鍵期給予孩他們關鍵幫助的家長,更能培養出一個全面成長、健康樂觀的孩子。

你,真的「尊重」孩子嗎?

每天真正的親子陪伴,才能讓父母在成為孩子成長同伴的過程中,慢慢走進孩子的世界,瞭解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TOPKID在線家庭早教真人直播的早教課堂,線上和線下一樣有即時的互動效果,每天25分鐘,提高親子陪伴質量,幫助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長。

你,真的「尊重」孩子嗎?

為孩子選擇一門不斷升值的早教課,是你一個小小的選擇,但卻可能帶給孩子大大的成長助力!

TOPKID早教說

在孩子成長「關鍵期」給予關鍵幫助

讓早教迴歸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