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的人品怎麼樣?

貴圈真亂呀


評價一個人很難,但稱述事實很容易,僅舉幾個事例,各由評說吧。

1、楊潔導演的回憶錄《敢問路在何方》中,提到章金萊二十多歲時,還要他六十多歲的父親用暖瓶打開水給他洗澡,楊潔覺得不可思議。

2、出演過孫悟空後,章金萊致力於抨擊對《西遊記》原著的改編,維護原著闡釋的“權威性”,但他出演的《吳承恩與西遊記》電視劇中,卻有大量戲說內容,還刻意將吳承恩塑造成從小對猴非常痴迷,致力於創作猴類角色的形象。其中還借李春芳的口說到:“承恩,你是‘美猴王’,你是孫悟空!你就是孫悟空!”吳承恩是章金萊演的,他也是這麼覺得,所以把自己扮演吳承恩的劇照印在了《六小齡童品西遊》的封面上。

3、他的《聽孫悟空說西遊》是一本面向低齡讀者的通俗讀物,將原著原文翻譯成了大白話,還加入了自己演出小故事的漫畫,以及其他演員對他的讚美,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改編。


3、章金萊說自己做公益演講,分文不取。他自稱去了一千多所高校做演講。事實是他每次都會簽名售書,不用拿演講費用,直接抽版稅就好了。為了賣書走過一千多所高校的,可能就這麼一位。

4、他有一部號稱好萊塢製作的《美猴王》電影,從2002年說到2015年,後來聲稱會在2016年上映,作為給大家的猴年禮物,後來又說因為美方的製作習慣和拍攝流程,電影延期了,一直延期到現在,十七年了。

5、他一直否認自己有替身,他說我這樣的演員不可能有替身,它不是一般的武打片,不僅動作要求統一,而且所有的打都必須有帶猴氣的東西。如果徐再繼續以我替身的名義招搖撞騙我就只能訴諸法律了。但楊潔導演的回憶錄中明確提到了他的兩個替身劉江發和徐霆雷。此外還有幾位臨時替身,跳蹦床表演石猴出世的是替身,弼馬溫趕馬得戲份也是替身。其中最有名的可能是《寶蓮燈》《西遊後傳》中的丁健。

6、1987年底,楊潔導演從作曲許鏡清處獲知新加坡方面有意邀請劇組前往商演,楊潔隨即安排劇組排練,但章金萊同馬德華、徐少華、閆懷禮四人此時熱衷走穴,因此受到導演批評,懷恨在心,與導演的矛盾逐漸升級,以至於楊潔導演拒絕帶隊出行。章金萊為了這次商演還推遲了婚禮。

7、拍攝《西遊記》續集時,楊潔直接安排丁健裝扮整齊和章金萊坐在一起,警告他隨時可以換人。


鍛彰趣義


從小看西遊記,對他扮演的孫悟空很喜歡,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對於六小齡童的一些做法不認同,首先西遊記拍攝的老少皆宜,並不是單六小齡童的功勞,論功應首推導演楊潔,然後是所有演員與後期人員,只能說六小齡童演的還不錯,有時想換個其他演員演孫悟空,應該也能成為經典,畢竟當時的電視節目少,演員也認真,但六小齡童演繹的也是不錯的,加上後期的經典配音,但很不喜歡他把自己當成西遊記的衛道士,除他之外的對西遊記的見解都是不對的,只能呵呵了,看過原著的都知道電視和書差異還是非常大的,就因為他演了孫悟空,孫悟空就是他的了?還到處詆譭別人的作品,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經典,因為每個時代都有自己對事物的不同見解,六小齡童不是在捍衛西遊記,而是在毀西遊記,不過是為了自己的私慾,中國的文化本身就是包容性的文化,所以才能把文明流傳至今,楊潔的書中也提到過他們私自商演的事,所以現在很多人都開始不喜歡六小齡童,因為感覺他太偽善,不真實,我們討厭的不是孫悟空,是現實中不真實的人,這也許是唐僧的扮演著徐少華和他們來往不多的原因吧,楊潔曾經怨過徐少華為了考大學和演出費的事半途離開攝製組,但後來兩人關係很好,但楊潔與六小齡童關係就一直不是特別好,捧紅了名不見經傳的六小齡童,卻被為了利益而合夥孤立楊潔的六小齡童傷害,可見人品,六小齡童除了孫悟空之外還真沒有什麼出色的作品了。


眉跡


人品這個問題是見仁見智的,往大了講:

1、對妻子忠貞,沒有爆出過緋聞出軌一類的負面新聞;

2、沒有吸毒、酒駕、打人之類違法的行徑;

往小了講:

1、虛榮心極強(微博上常見格式:某藝術家去世,ta曾如何鼓勵我,貼合影、劇照;某名人/神仙誕辰,我曾在某某影視劇裡演過ta,貼劇照;某演員去世,我曾和ta在某影視劇合作過,貼劇照;轉一些自媒體吹捧他的推文等等不一一列舉);

2、氣量狹隘,不允許微博上有與他不同的聲音,喜歡微博掛人;

3、食言而肥,一部西遊記電影年年在推,年年見不到上映;

當然對於藝人來說好好做藝就是最大的德,關於這點請看六爺的《吳承恩與西遊記》以及他百餘場演講中一成不變的內容和表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