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果汁企業:可口可樂曾179億收購未果,如今負債114億!

中國最大的果汁企業,匯源果汁正面臨嚴峻的問題,截止2017年底,公司負債總額已高達114.02億。公司市值也跌落到53.97億港元(約合46億元)。2014年底,匯源果汁的員工數高達1.77萬,而到2017年6月底,這一數字僅為3963人,員工數減少了1.38萬人,降幅高達78%。

員工數的劇烈減少,高額的負債,曾經風光無限的中國第一大果汁企業到底怎麼了?

仕途坦蕩的村幹部

匯源果汁由朱新禮一手創立,朱新禮1952年出生在山東沂源縣,這裡是革命老區,相對比較落後。但是朱新禮思想卻很超前。

當村里人還在老老實實種地時,朱新禮就通過跑運輸成了“萬元戶”。之後,他當上了村黨支部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在1986年,全村農工商13個企業蓬勃興旺,總產值達1060萬元,人均收入由84年的270元增加到900元。集體固定資產400萬元。

中國最大的果汁企業:可口可樂曾179億收購未果,如今負債114億!

由此,朱新禮當選為山東農業勞動模範,1987年,大眾日報還專門對朱新禮的事件進行了報道。風風火火的朱新禮仕途可謂一片光明。

丟掉鐵飯碗,創辦匯源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猶如一股春風吹遍祖國大地,許多幹部紛紛下海經商,想開創一片天地。此時,已官至縣外經委副主任,並是副縣長熱門人選的朱新禮,也深受鼓舞。他毅然扔掉了令人羨慕的“鐵飯碗”,決心為廣大果農闖出一條致富之路。

於是,就在當年,朱新禮接手了一個負債千萬元、停產三年、已經倒閉的縣辦罐頭廠。在此基礎上創立了山東淄博彙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

中國最大的果汁企業:可口可樂曾179億收購未果,如今負債114億!

匯源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忙解決果農賣果難的問題,當然,朱新禮並沒有直接以賣水果的方式來經營,而是想到了做成果汁。為此,他還花重金請了一位德國食品行業的工程師,專門把關工藝,當時這位工程師一個月的薪水,相當於全廠員工一年的收入。朱新禮可謂是下了大血本。

挖到第一桶金

93年,第一批濃縮蘋果汁生產出來了,但是,當時的中國人還不知道喝果汁。

於是,朱新禮隻身一人帶著樣品,揹著煎餅去參加德國慕尼黑舉辦國際食品博覽會。在展會的最後一天,一籌莫展的朱新禮遇到了生意上第一個大買主——瑞士一家貿易公司看中了匯源的濃縮蘋果汁,憑著過硬的質量,雙方最終簽約。

就這樣,價值500萬美元的訂單成了匯源果汁的第一桶金,許多人仍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進京發展,一飛沖天

為了讓匯源獲得更好的發展,1994年,朱新禮帶領不到30人的隊伍來到北京順義安營紮寨,創立北京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

進軍北京不到三年,匯源就站穩了腳跟。除了順義的基地外,還先後在北京懷柔等地建立了純淨水廠、康樂紙箱廠,並且斥巨資引進了15條國際領先的果汁飲料灌裝線,2條瓶裝純淨水灌裝線,1條桶裝水灌裝線,1.5L、2L康美包無菌冷灌裝生產線。

中國最大的果汁企業:可口可樂曾179億收購未果,如今負債114億!

1996年,匯源集團更是以7000萬元的價格,中標1997年央視新聞聯播5秒標版廣告權。這支天價廣告播出後,迅速給匯源打開了知名度,全國消費者都記住了這句廣告語:“喝匯源果汁,走健康之路。”

之後,匯源果汁更是發展的順風順水,一舉成為中國的果汁大王。

2007年2月,匯源果汁登陸港交所,籌集資金24億,創造了該年港交所最大規模的IPO。

可口可樂收購未果,匯源跌落低谷

朱新禮有一個著名理論,那就是“企業要當兒子養,當豬賣”。2008年,國際飲料巨頭可口可樂看上了匯源這隻已養肥的豬,欲花179.2億港元全資收購匯源果汁,朱新禮本人也非常想和可口可樂達成合作,儘快賣掉。

沒想到的事,此收購案遭到了八成網友的反對,最終,商務部交易雙方的收購事項。

中國最大的果汁企業:可口可樂曾179億收購未果,如今負債114億!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計劃流產,讓朱新禮措手不及,因為他一直堅信審批可以通過。因此,匯源很早就開始做了準備。於是,匯源果汁開始大幅削減銷售人員。據財報,2007年底,匯源的銷售人員總數為3926人,到2008年底僅剩1160人,匯源在一年時間裡,削減了超過65%的銷售人員。同時,還計劃投資20億元建設果汁上游基地項目。

一紙否決批文,匯源龐大的產能就此閒置。近兩年,匯源的五六十家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僅有30%。2008年,匯源果汁的業績也出現了大幅下跌,公司淨利潤跌幅超過86%。

沒成想,自己養大的兒子,並沒有如願的當豬賣掉。

匯源自身問題重重,危機早有徵兆

中國市場低濃度果汁與中高濃度果汁消費人群比是7:3,雖然匯源在中高濃度果汁市場佔有絕對優勢,但一直不溫不火,而在低濃度果汁市場又長期掉隊,其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5%降到2012年的2.9%。

在低濃度果汁市場的受挫,讓匯源果汁發展停滯不前。而不斷多元化,讓匯源更是陷入危機。

包括“旭日升”冰茶、“愛上小時光”植物蛋白飲料、“飛能”功能飲料、乃至果味雞尾酒也是幾經受挫,加之匯源沒有放棄做果業、農業,聯想到朱新禮”企業要當兒子養,當豬賣“的理論,業界批評其”太能折騰",甚至說他是想把豬養肥了,再賣個好價錢,屬於投機行為。

中國最大的果汁企業:可口可樂曾179億收購未果,如今負債114億!

同時,在匯源,朱新禮不但是一言堂,更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匯源70%至80%的員工和管理層都是朱新禮的山東老鄉。長期以來,朱新禮的兒子、女兒、胞兄、胞弟、女婿等諸多親屬,均在匯源出任要職。

職業經理人都是“跑龍套的”,最有名的當屬2012年入駐匯源的蘇盈福,其是李錦記前CEO,還擔任過菲利普-莫里斯菸草、卡夫食品及吉百利等國際巨頭企業,還曾擔任金寶湯亞洲區的總裁。

當時,朱新禮還退居一線,並喊話:“哪怕匯源被我新招來的人折騰死了,我也認。”沒想到不到一年時間,朱新禮宣佈迴歸,蘇盈福被“架空”,不久就離職。

就在這樣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匯源還在積極進行多元化佈局,不僅進軍上游的果樹種植,養殖,還低調涉足了白酒、葡萄酒、普洱茶、牧場等領域。造成的弊端就是母業不強,副業太多。

2018年4月中旬,匯源果汁發佈了未經審計的業績報告。該報告顯示,2017年,公司收入為53.82億,同比下降6.26%;淨利潤為1.35億,同比大漲10.35倍。

不過,公司淨利潤上漲,主要受到了銷售、營銷和行政開支減少的影響。以銷售及營銷開支為例,2017年該項支出為11.16億,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4.12億。

從風光無限的果汁到巨頭,到如此境遇,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