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成爲風險投資人:虧損醫藥公司扎推港股IPO,蜜糖還是苦瓜?

股民成為風險投資人:虧損醫藥公司扎推港股IPO,蜜糖還是苦瓜?

香港的資本市場在2018年迎來了25年以來最大的改革,並且修改部分上市規則,IPO新規允許上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在新政正式實施後,2018年6月至今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先後有6家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了招股書。

當前,這6家生物醫藥企業均暫未盈利,產品仍在研發中,商業化前景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從港股IPO新政實施之後的情況來看,在生物製藥領域港股實際上已經有點“VC”化的趨勢:二級市場投資者取代傳統意義上C輪、D輪、E輪……投資者。

IPO新政之後,寬鬆的上市條件,讓港股很可能會成為全球生物製藥新興公司的聚集地。也許,生物醫藥行業未來的投資格局可能會是這樣的:天使輪—A輪、B輪—港股輪。

醫藥是能誕生大牛股的行業,但研發失敗風險也相當高。如此密集的IPO攻勢,虧損的生物醫藥研發公司是蜜糖還是毒藥?

今天做個集體素描。

六家公司都在虧損中,僅有一款獲批上市

近期公佈了招股書的六家生物科技公司,都是做臨床研發的公司,在研藥物均處於進程中。其中,最快的新藥仍處於申報過程,沒有正式上市或已經商業化的藥品,6家公司自成立至今均處於虧損狀態。以下是6家公司在聆訊資料中公佈的虧損情況:

股民成為風險投資人:虧損醫藥公司扎推港股IPO,蜜糖還是苦瓜?

上述6家公司2016年合計虧損高達12.33億美元,2017年虧損略微減少,但合計虧損仍然有10.55億美元。

其中,信達生物是近兩年虧損最多的公司,兩年合計虧損12.61億美元,虧損最少的公司是AOBiome,2016、2017年合計虧損2047.9萬美元。但根據已公佈的聆訊資料,信達生物目前的在研藥品也是6家之中最多的共計17種。

那麼我們接下來分別看一下這6家公司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目前的在研藥品。

華領醫藥:最快要到2020年才能獲批

華領醫藥是一家針對於糖尿病進行研發的臨床階段醫藥公司,主要在研產品為口服藥物Dorzagliatin(HMS5552)。公司目前在國內有兩項三期的臨床試驗,預計最快在2019年下半年發佈Dorzagliatin的三期臨床實驗結果,如果可以獲得有效的結果,公司預計最快在2020年之前取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或CDA)的批准。

以下是公司的7種在研新藥及及研發進度:

股民成為風險投資人:虧損醫藥公司扎推港股IPO,蜜糖還是苦瓜?

信達生物:最快2019年推出信迪利單抗藥

信達生物是一家抗體藥物研發公司,目前在研項目共計四大類17個藥品,其中14種為新藥,剩餘3種為生物仿製藥,藥品種類包含腫瘤、眼科、自身免疫和代謝疾病。

在所研發的抗體藥中已有4種在中國進入了後期的臨床開發階段。除了國內的開發,公司還獲得了FDA就有關信迪利單抗(IBI-208)的IND申請授出批准,並計劃在美國啟動信迪利單抗的多種新1b/2期臨床試驗。由於信迪利單抗已在中國獲批,公司預計最快2019年推出信迪利單抗藥品。

股民成為風險投資人:虧損醫藥公司扎推港股IPO,蜜糖還是苦瓜?

盟科醫藥:最快要2020年底才有產品上市

盟科醫藥是以研發多重耐藥即超級細菌感染的抗菌藥為主。公司的在研項目只有4個,其中主要產品有治療革蘭氏陽性多重耐藥菌感染的contezolid(MRX-I)以及contezolid acefosail(MRX-4)。公司研發最快的項目MRX-I預計最快2020年年底在國內上市。

股民成為風險投資人:虧損醫藥公司扎推港股IPO,蜜糖還是苦瓜?

Stealth BioTherapeutics Corp:最快也要等到2019年底

Stealth BioTherapeutics Corp(以下簡稱Stealth Bio)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臨床階段生物科技公司,主要用於研發線粒體功能失調相關疾病。公司目前的在研項目有5個,其中原發性線粒體肌病(elamipretide)的研發已進行到3期臨床試驗,預計最快於2019年年底上市。

股民成為風險投資人:虧損醫藥公司扎推港股IPO,蜜糖還是苦瓜?

AOBiome Therapeutics,Inc.:最快要等到2020年底

AOBiome Therapeutics,Inc.(以下簡稱AOBiome)同樣也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臨床階段生物科技公司。AOBiome專注於炎症、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治療的研發。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六項項目的臨床試驗,其中痤瘡的二期臨床試驗已經完成,預計2019年上半年開始進行三期臨床試驗,公司首個微生物療法最早可於2020年年底推出。

股民成為風險投資人:虧損醫藥公司扎推港股IPO,蜜糖還是苦瓜?

歌禮藥業:戈諾衛獲批,即將開始商業化

歌禮藥業是一個一體化抗病毒平臺,專注於抗HCV、HIV以及HBV同類最佳創新藥物的開發。公司目前有5項抗病毒藥物的發現可開發計劃,包括兩個已處於臨近商業化階段的丙肝在研藥物和一個已經完成二a期臨床試驗的HIV在研藥物。此外,還有一個癌症和脂肪肝在研藥品。

公司的核心產品包括戈諾衛(達諾瑞韋)、拉維達韋、ASC09以及ASC06。目前中國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於2018年6月8日授出有關戈諾衛的新藥申請批准,並在國內開始將戈諾衛進行商業化。以下是公司7個在研藥品的研發進度。

股民成為風險投資人:虧損醫藥公司扎推港股IPO,蜜糖還是苦瓜?

總體來看,6家已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的生物科技公司,其多數的項目仍處於研發初期和中期階段,進入後期階段的在研藥品較少,距離最終上市到獲得收益都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以AOBiome為例,公司自2012年成立至今,由於沒有新藥進入到商業化階段,所以暫時沒有盈利,而公司所研發的新藥最早要到2020年年底才能上市。換句話說,未來還有三年左右的時間公司仍會處於持續虧損的狀態。

那麼,除了上述公司目前的虧損狀況以及未來仍然持續的虧損狀況外,還有那些不利因素呢?

研發和商業化是否能達預期?

根據聆訊資料顯示,目前集體在港股進行IPO的這6家公司基本上都是臨床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面臨的風險也大致相同,均來自於財務狀況、額外資本需求、研發的不確定性以及審批的確定性。

首先,對於這幾家初創型的臨床試驗階段的公司來說,虧損的狀態在未來仍會繼續,而目前研發產品所投入的資金均來自於定向增發優先股募集的資金(主要是風險投資),並已將絕大部分募集資金投入到研發中。

由於候選藥物在能夠為公司提供產品銷售收入之前,還需要完成臨床開發、監管審批、大量市場推廣,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不排除需要獲得額外融資為公司的運營提供資金。

其次,臨床試驗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在很大程度上都會依賴候選藥物最終研發的成功與否和物色額外候選藥物的能力。如果公司無法物色新的候選藥物,以及在研發的過程中由於研發耗時長久、過程複雜等諸多不確定因素,會導致臨床研發的任何階段均有可能失敗。而且早期臨床實驗結果也未必可以代表未來的成果,因此未來還有可能導致不會獲得監管的批准。那麼公司的前期投入不但無法收回,還將對後續的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最後,這6家年輕的公司均沒有醫藥產品商業化的經驗,甚至沒有自己的營銷及銷售機構,一旦候選產品上市,在沒有有效的銷售、營銷及分銷機構的情況下,新產品如果不能獲得充分的市場接受度,那麼公司將無法產生收益甚至無法獲取盈利。

雖然,臨床試驗階段的生物公司都具備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其所面臨的風險也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公司的在研新藥是否能成功並獲得監管批准,最後在市場中獲得收益,將是這些新興公司面臨的首要問題。

目前,新藥研發及商業化的競爭又異常的激烈,一些我們熟知的大型製藥以及生物製藥公司比如強生以及輝瑞公司也會做類似的研究。如果競爭對手的產品對更早的開發及商業化,那麼同類型的產品可能會因此被淘汰或不具備競爭力。

短短兩個月已經有6家公司申請IPO,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面對那些已經具有強大研發優勢以及資金支持的製藥公司,這波上市潮中湧入賽道的生物醫藥公司,誰能跑出來呢?

P.S 公司在香港上市與美國上市的對比

在港交所上市新政正式實施後,扎堆IPO的生物科技公司中有兩家還是美國企業,那麼為什麼不在美國直接進行IPO呢?非要飄洋過海的跑到香港來進行IPO呢?

我們先來簡單看一下兩個市場的發行要求:

股民成為風險投資人:虧損醫藥公司扎推港股IPO,蜜糖還是苦瓜?

對比兩個市場來看,在香港上市尤其是香港創業板上市,其上市的要求相對較低,尤其是香港在修訂上市規則後,對於生物科技公司的要求放的更為寬鬆,只要公司的核心產品研發時間不少於12個月,且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進入第二期或第三期臨床試驗就可提出上市申請。此外,IPO新規還允許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從美股醫藥板塊的情況來看,一款重磅藥足以成就一家百億美元的上市公司,有幾款重磅藥在手就有可能成為巨頭候選人。但無論對於公司還是投資人而言,這都是一場豪賭。

從港股IPO新政實施之後的情況來看,在生物製藥領域港股實際上已經有點“VC”化的趨勢:二級市場投資者取代傳統意義上C輪、D輪、E輪……投資者。

IPO新政之後,寬鬆的上市條件,讓港股很可能會成為全球生物製藥新興公司的聚集地。也許,生物醫藥行業未來的投資格局可能會是這樣的:天使輪—A輪、B輪—港股輪。

股民成了風險投資人。(JW)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