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头条|西安4家企业撕毁封条私自接电生产,负责人被移交警方

环保头条|西安4家企业撕毁封条私自接电生产,负责人被移交警方

环保头条|西安4家企业撕毁封条私自接电生产,负责人被移交警方

1、海南出台《排放标准》为槟榔加工念好环保“紧箍咒”

近日,海南省出台《槟榔加工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倒逼海南省槟榔产业绿色改造升级,念好槟榔加工环境治理“紧箍咒”。该《标准》明确了槟榔加工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等排放控制要求,并对各污染物的监测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作出明确规定。

解读:该《标准》推进槟榔加工行业废气废水治理技术攻关,助力海南省槟榔产业转型升级。

2、西安4家企业撕毁封条私自接电生产,负责人均被移交警方处理

从省环保厅获悉,日前,西安市环保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4家“散乱污”企业无视法律,擅自撕毁封条、私自接电,并重新投入生产,排放污染物。对此,执法人员已依法将4家企业负责人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待调查后,这4家“散乱污”企业负责人或将被拘留。

解读:整治“脏乱差”是打造健康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

3、环保企业债务违约频发,万亿级产业加速并购整合

从近日举办的2018中国环境产业高峰论坛上获悉,多位与会专家表示,环保企业高杠杆率的问题在今年集体爆发,债务违约频发。

环境企业既面临着担负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任,也面临着资本市场上一再遇冷的困境;既面临着“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有利发展机遇,也面临着PPP项目调整过程中所引发的困惑;既面临着全社会环保热情高涨的有利时机,也面临着行业国进民退的窘境。

解读:未来环保行业将通过横向并购扩大规模,纵向整合提升效率和效益,环保行业很多大的公司都有可能成为并购整合的对象。

4、京津冀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成立,推动绿色循环产业链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牵头,联合京津冀地区蓄电池生产、回收、处置、研究等相关单位,在北京发起成立了京津冀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并发布《共同构筑京津冀废蓄电池绿色循环利用产业链倡议书》,提出推动京津冀废旧蓄电池实现一体化回收、处置、再利用,推动上中下游形成绿色循环产业链。

解读:京津冀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的成立,是构建蓄电池配送及逆向物流回收体系和绿色供应链,为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5、治标更要治本,黑臭水体整治需做好岸上功夫

黑臭水体是当下不少城市环境整治中久治不愈的顽疾,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攻克的堡垒。虽然黑臭水体在河道里,但其黑臭的根源却在岸上。因此,整治黑臭水体,要在岸上下好功夫。

解读:未来的黑臭水体治理可能的方向是系统化、生态化和智慧化,即通过人类劳动的链接将黑臭水体转化为生态产品,从而实现价值增量。

6、各项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碳交易市场步入崭新阶段

自2017年底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以来,交易体系建设正在加速推进。据高层透露,目前我国正在扎实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各项工作。预计从2020年碳交易市场规模可突破1200亿元。

解读: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在未来几年搭建完成并日臻成熟,并从2020年开始发挥至关重要的减排作用。

7、2020年规模不低于2500亿,垃圾焚烧发电备受国家重视

作为当前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垃圾焚烧发电已然肩负起“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的重任。而受益于政策利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容,有望在2020年突破至2500亿元。

解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开辟了巨大的行业市场空间,但若要真正推广实施,让民众接受,让行业可持续繁荣,必须着力解决邻避效应及清洁化发展等难题。

关注我们@萧阳环保获取更多热点、新鲜、权威环保资讯

环保头条|西安4家企业撕毁封条私自接电生产,负责人被移交警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