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财神

财神是东亚地区信奉的掌管金钱与财富的神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都会信奉不同的财神。现代的人们常赞美手握大笔金钱的人为“财神爷”,包括构思财政预算案的财务主管、计算薪金的会计、及慷慨解囊的富翁。

民间崇奉的财神与异说

道教神仙—财神

各种财神,摄于泰山

道教神仙—财神

香港款式的土地财神之神位

道教神仙—财神

真人扮演财神的庆祝活动

不同的地方、行业供奉的财神均不一定。通常分为“文财神”与“武财神”两类,公务员、文职人员、内勤工作者信奉的多是文财神;军、警、贸易、中介、业务工作者,通常信仰武财神。守财真君、增福真君等文官造像者为文财神,玄坛真君、关圣帝君戎装威武者为武财神。

仅列数说如下。

名册

  • 五路财神:陕西终南山的玄坛真君赵公明(武财神),与四名掌管财富的神灵:招宝天尊、纳珍天尊、利市仙官、招财使者等主掌招财纳福属神之合称,这也是最广泛的说法,而在中路财神玄坛真君赵公明圣诞之日,也就是民间俗称的求财日,在台湾中部将举办财神文化祭,与全民一同迎中财神。

  • 守财真君:《封神演义》中比干为商朝忠臣,被纣王剖心而死,武王伐纣后,姜太公封比干为文曲星君,道教尊其为守财真君,民间认为其无心而不偏私,故尊为“财神”,又因为比干是一位文臣,所以也被称为文财神。

  • 增福真君:北魏孝文帝时的官员李诡祖爱民如子,常以俸禄布施贫民,民以为德。殁后被奉为财神。

  • 关圣帝君:传说关圣帝君(关羽)从军之前,擅长簿记方法,能保护商业利益。这在台湾、港澳、南洋地区较为普遍。又因为关羽有武圣之称,所以也被称为“武财神”。

  • 天官大帝:道教中,三官大帝分司降福、赦罪、消灾,其中天官专能降福,华人有“天官赐福”之说。

  • 土地神:大部分台湾人认为,土地神可以为人民带来财富。香港也有供奉土地财神的习俗。

  • 布袋和尚:传说弥勒佛化身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的笑容与布袋,也常被认为象征欢喜、招财,而视同财神。

  • 福禄寿三仙:又称三星,中国著名的三位神明:福星、禄星、寿星,代表吉利。

  • 白圭:战国的知名富商,非常精通贸易之法,号称“商祖”,对水利也有研究。

  • 端木赐:就是孔子弟子孔门十哲的“子贡”,善于言语,以经商闻名,富至千金。

  • 范蠡:为越国政治家,后来弃官经商致富,号称“陶朱公”。

  • 吴王濞:汉朝藩王,以铸钱煮盐为天下钜富,因儿子被汉景帝误杀,而发动七国之乱,最后阵亡。

  • 韩信:传说汉朝淮阴侯韩信发明许多赌博用具,供士兵玩乐。有些赌徒会供奉之,称其“偏财神”。

  • 和合二圣:又称“和合二仙”。寒山、拾得两人为唐太宗时期的高僧,相传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化身,两人情感融洽,象征和睦与“和气生财”。很多年画以此为主题。

  • 锺离权祖师、吕纯阳祖师:又称“锺吕二仙”。有一些金矿工人或商人,因相传锺离权真人、吕纯阳真人师徒二人能“点石成金”(将石头变为黄金),故奉二仙为保护神、财神。

  • 刘海蟾:民间称之为刘海,五代十国时期燕王刘守光的宰相。后弃官修道(相传为锺离权点化,吕纯阳授法),道号海蟾子,为道教全真道海蟾派祖师。民间相传“刘海戏金蟾,一步一吐钱”,金蟾蜍被视为能赐财的神兽、代表金钱源源而来的象征,而掌管金蟾的刘海(刘海蟾)为财神的象征。元世祖忽必烈封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帝君。

    • 沈万三:民间传说明朝商人沈万三致富的原因是因为“聚宝盆”,说沈氏获得了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复制成数倍,故沈因而富甲天下。

    • 何五路:民间传说元朝时有一名义士“何五路”,为了抵御匪寇而死,死后托梦助人得财,故被奉为财神。由于其生前没有功名,死后没有封爵,故民众将其奉祀于路边草庵,称之“五路神君”,有时称其为“五路财神”,与玄坛真君等五神混同。

    《封神演义》一书的说法[

    依著名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所载,名叫赵公明,也称赵公元帅。赵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武王克殷时,因效忠商朝而阵亡,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简称“玄坛真君”,被民间认为有带来财富的能力。

    “玄坛真君”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掌管财富的神祇,合称“五路财神”。传说旧历正月初五,是玄坛真君下凡视察人间之日,故商家常在此日开始营业,结束春节的假期。旧历三月十五日为真君生日,七月二十二日财神节则为真君得道日。

    在台湾民间信仰,玄坛真君被尊称为“玄坛爷”(hân-tan-iâ)[4](白字俗写寒单爷或寒丹爷),相传“寒单爷”惧冷。每年正月台湾有些庙宇就会举办“炸寒单”的活动:请人赤裸半身,手持树枝,扮演寒单爷的模样。而信众即以鞭炮向他丢掷,以让“寒单爷”感到温暖一些,并祈求寒单爷的保佑。中国大陆民众相传玄坛真君为回回人,不食猪肉。故以烧酒、牛肉祭祀,称作“斋玄坛”。

    另外,《封神演义》中,效忠商朝,却惨遭妲己奸谋所害而剖心的比干,也被民众,尊为守财真君,且有“此圣无心,故不偏心”的说法。

    佛教中的财神

    佛教对财神护法的需求

    佛教要求信徒去除贪欲,甚至鼓励抛弃所有世俗财富过着简朴的出家生活。从教义上来看,佛教教导人们离苦得乐,财富或许能解决人们一些物质上的苦,但只有智慧才能引导人们真正脱离各种痛苦。因此教义上,智慧被视为最高的财富。如《瑜伽师地论》以信佛、持戒、惭、愧、闻法、布施、慧为七圣财,四种资具为非圣财。[5]

    然而,佛教虽然教导人们过简朴和清净的生活,但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力量的认同与支持,因此权贵者与富人的护持是非常重要的。释迦牟尼刚成道的时候因为得到舍卫城给孤独长者(Sudatta)供养的祇园精舍,才得以建立僧院,后来佛教能传播到印度和世界各地,也受到各国国王或大施主的支持。同样的,佛弟子不管是出家僧团或个人修行,也都需要金钱的护持。如闭关、读佛学院、翻译经典、建立修行道场等等。所需的金钱,除了在家众部分自己经营所得外,更多的是要靠他人的支持,尤其是出家僧团更是全部依于施主的护持。

    因此,佛教(特别是密教)中,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种类的财神护法,甚至很多本尊也都具有增益财富的功德。

    佛教常见的财神

    佛菩萨

    • 药师如来:《药师经》中载药师如来所发十二大愿中,第三愿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众生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第十二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食,蚊虫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故修持药师法门有满足用物、衣具不缺,资具丰足之功德。

    • 多宝如来:《妙法莲华经》中增益法的本尊,能使众生具足一切世间、出世间的财富。

    • 金刚海音如来、持世菩萨:出自《雨宝陀罗尼经》,修持此如来之“雨宝陀罗尼”能得财宝谷物。

    • 如意轮观音:《如意轮陀罗尼经》云:“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是秘密如意轮陀罗尼。复有二法。一在世间。二出世间。言世间者。所谓诵念课法胜愿成就。摄化有情富贵资财”、“世尊此如意轮陀罗尼明。无量功德逾海无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能依斯法不生疑惑。书写读诵常受持者。心有忆持一切事业。皆尽如意得大威德。时诸四部信男信女皆悉爱敬。持明仙王与诸仙众冥密守护。加祐福事自然成办。得大尊贵恭敬供养。一切财宝真珠摩尼。金银琉璃珂贝璧玉。衣服乐具而皆丰足。”

    • 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经》云:“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若有众生贫穷困苦欲求大富。…欲愿多财得已能用。”

    护法

    以财神护法来说,比较重要且常见的有如下数尊:

    • 财宝天王:即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闻天王,又称为毘沙门天。汉传佛教的多闻天王是战神形像,被唐朝军队奉为战神独立供奉。藏传佛教的多闻天王则具有战神和财神两种属性,有多种形像,一般常见的是身黄色,坐在白色狮子上,身穿战袍,右手持幢旛,左手持吐宝鼠。他有八位随从,都是骑马、身穿战袍、手持吐宝鼠,称为八路财神。

    • 五姓财神:黄、白、黑、红、绿五种颜色的五尊财神,形像类似,都是身形矮胖,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左手持吐宝鼠,所以常被一起合称。一般称为瞻巴拉,汉译为布禄金刚,五尊分别以颜色称呼为黄财神、白财神、黑财神、红财神、绿财神。其中尤其以黄财神流传最久也最广为人知。

    • 象头财神:又名象鼻天、部众主,原为印度的智慧神,后来被视为财神。此尊慈悲心特重,凡来求者,皆满其愿。

    • 白色六臂大黑天:为萨迦派和香巴噶举所特别崇奉。

    • 财续母:最主要的女性财神,别名很多,如宝源度母、持世天女等,与汉传佛教持世菩萨实为同一尊。

    佛教财神法的意义

    一般人常以为供供财神、念念财神咒,就可以获得财富,这是极其错误的观念。佛教的财神,都是诸佛菩萨以大菩提心广度众生,而化现为护法形像。所以要想依靠财神护法而获得财富,必须和财神护法相应;而要想和财神护法相应,就必须先发菩提心。也就是说,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求,不管你供了多少供品、念了多少财神咒、乃至修了多久的财神法,都没有用,因为与诸佛菩萨、财神护法的心不相应。唯有舍弃自己的贪心,普为众生求财,为利益众生而求财,为护持三宝、广行佛事而求财,且如实去做利生佛事,才能和财神护法相应,而获得财神护法的护持。修行者真发菩提心而修财神法,则饮食衣服等资生之具不虞阙乏,但如果想靠财神法来积累钱财,那是不可能的。

    又有人认为如果过去世没有种下福报的因,修财神法也不能成就。这是对佛法没有根本的认知。佛教是因果论,不是宿命论。如果认为今生的一切都必须依靠过去世所做的业而决定,那是宿命论,不是因果论。即使过去世没有种植任何福报的因,但今生你发了菩提心来修财神法,这个菩提心比供养诸佛的功德都大,难道不是福德的因吗?现在种下福德的因,加上财神护法的护持,难道不能结成现前衣食受用的这一点小小的果吗?如果不发菩提心,单靠供供财神、念念财神咒而想发财,那才是不合因果。

    张家界五雷山有一所财神殿,供财神玄坛真君神像一座。殿中有一副对联:“生财有道务必见利思义,云神无私定然佑善惩奸”,意思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决不可取;神明也只会庇佑善良人士。其余各地庙宇的有趣对联,大多是讽刺人求财的贪念,摘录如下:

    • 我非爱财,骑虎不能下背;

    • 人如求富,执鞭亦所甘心。——吴恭亨

    • 铜山有尽,邓通岂怨他汉文帝?

    • 贪海无涯,谁人不怪我赵真君!

    • 站着总来烧香化纸,卿定没有他意。

    • 跪下就要赐金给银,我又不是你爹!

    • 钱不从天上来,求钱岂是频频跪拜?

    • 金总在土中掘,缺金先去好好耕耘。

    • 我只有几文钱,女也求,男也求,给谁是好?

    • 你不作半点事,朝亦拜,夕亦拜,让人为难。

    • 叩首不能获利,问我索钱,岂要人典当黑虎?

    • 空手亦可起家,向你忠告,莫怪吾棒喝铁鞭!

    • 烧几张色纸给我,就要我赐金银,什么交易?

    • 道一句忠言与君,不必君杀羊豕,快些作工。

    • 你四万万人不事生产,都来求财,打算要几块铜板?

    • 我百千千劫历经修炼,只在静思,计较这两枚纸钱?

    • 财原注定不可强求,彼四方人相率前来,剪纸化钱难应付;

    • 神在幽冥焉能赐与,你一件事都不去做,烧香点烛也徒劳。

    • 交些猪朋狗友,嫖赌饮样样都来;如何攒聚金银?求我无用!

    • 娶个良母贤妻,勤俭朴面面俱到;好生累积产业,祝君成功。

    • 不在民俗供奉的范围,却是一种对当代人物的美誉:

    • 胡雪岩:晚清时期的红顶商人,胡庆馀堂的创办者。他的生平故事被民间流传,也被当代研究学者誉为“中国经营之神”(甚至有人视其为“中国财神”)。现存诸多以胡雪岩为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或非文学文献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